党参的栽培与管理主要措施
王小霞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的山西、甘肃、四川等省都有分布。这其中山西上党最为出名。党参味甘性平,在中医的理论中具有归脾、肺经、益气、生津、养血的功效,药用价值极高。而且党参含有皂贰和多种人体必需无机元素、氨基酸等,养生作用显著。当然随着国民对身体健康重视程度提升,其用量剧增,所以采用人工方式栽培党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 分布与栽培状况
党参在我国的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宁夏、青海都有分布,这其中最有栽培历史的是甘肃陇南、天水两地。
2 植物形态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皮黄褐,长 30 cm左右。多是缠绕茎,多分枝。叶卵形,花多是单生于顶部,冠钟形,多是黄绿色,花期多在 8—9 月,种子小,褐色,有一定的光泽。
3 生态习性
党参喜凉爽湿润气候,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土最优。不耐高温,但是耐寒,幼苗需遮阴,但是其成株多喜光,同时又俱阳光直射。
4 栽培方法
4. 1 选地整地
4. 1. 1 育苗地的选择与整理
党参的种植户要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为宜。可以施基肥或堆肥以及适量的草木灰改善土质,并且在种植前要施农药驱虫,畦间距 30 cm,1 ~ 1. 2 m 宽的平畦即可种植党参。
4. 1. 2 移栽地或直播地的选择与整理
选排水良好、坡度在15°左右的向阳山地种植党参,像盐碱、涝洼地不适宜种植。施入完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翻耕之后耙细整平即可。
4. 2 繁殖方法
党参的种植需要确定播种期。我国 4 月、10 月中下旬适宜播种种植,甘肃地区多采用春播。播前需要提前浇水湿润土壤后再播。通常是行距 9 ~12 cm,深 1 cm,还需要覆土 0. 5 cm。每亩需要种子 7. 5 kg。尽可能的使用条播,以便于田间管理,同时用种量还更少。苗期要避免强光暴晒,可加盖玉米秆,苗超过 15 cm 时即可撤除,雨水较多时及时排水,苗间距在3 cm 左右,苗期不追肥,1 年后可移栽。起苗多在晴天进行,雨天禁忌起苗,防伤根,分级剔除伤损、断根、病虫害的种苗。种植时沟深可以根据苗长短而定,行距 20 cm 左右,株距 11 cm 左右,多斜栽,覆土3 cm即可。
5 田间管理
5. 1 补苗除草
对于移栽未成活种苗要及时补苗,苗长 6 cm 时除草,每年 2 ~3 次即可,追肥时可适当除草[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
5. 2 追肥
若基肥较足可不必追肥。若基肥少,又或者是党参茎叶生长不旺,就需要及时施加有机肥,也可施用适量的硫酸铵、硫酸钙。
5. 3 搭架
当党参苗长到 30 cm 时就要搭架,以提升其产量。树枝插入其根旁就会自行缠绕。
5. 4 排灌水
当土壤干到 10 cm 深时就要小水浇灌,以维持其土壤湿润。夏秋多雨时及时排水,防止烂根。
5. 5 病虫害防治
5. 5. 1 根腐病
由半知菌引起,主危害参根,雨季多发。所以种植户在多雨季节,就要及时的排积水,同时还要及时的清除杂草减少根腐,病株集中烧毁,忌连作,病穴撒生石灰以杀灭病菌,也可施用 50%的多菌灵以及托布津配成 1000 倍液浇灌。
5. 5. 2 叶锈病
由担子菌引起,对于参叶伤害较大,6—7 月份高发。种植户多是将病株拔除烧毁,以彻底的消灭病源,党参在患病的初期可用石硫合剂救治,在爆发期种植户可以使用稀释 400 倍的敌锈钠喷洒。
5. 5. 3 虫害
党参的虫害主要有蚜虫、地老虎、红蜘蛛等,这些虫害都会造成党参产量的下降,所以种植户必须做好它们的防治工作。这其中蚜虫对嫩芽、嫩叶伤害较大,可用乐果乳油、敌敌畏喷杀防治。而地老虎在苗期危害较大,炒香的麦鼓加氯丹乳油可做毒饵毒杀它们。红蜘蛛多危害幼苗以及叶片,种植户可以使用杀螟松喷杀 。
6 收获加工
党参在管理到位情况下在当年白露时采收,挖出时禁忌伤根或挖断。清洗干净分级后即可售卖。而将参根放在太阳下晒,48 ~72 h 即可晒干,党参 9 成干时即可打捆。炕干法多在 60 ℃炕燥,通常情况下,1000 ~ 1500 g的鲜参可产500 g 干参。种植户在收获根部前要先收获种子,清洁干燥后来年备用。
通过详细的讲解党参的分布习性,介绍了党参的栽培和管理措施,从其选地、播种、繁殖、育苗、移苗、栽培、管理、收获等方面入手,讲解了党参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希望本文的论述可以为我国党参的种植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