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快到了,又到了母猪产褥热多发的季节,该病导致机体抗热、抗寒能力减弱,此时只要温度略有变化就容易出现发病,且还容易出现习惯性发病。由于母猪患病会导致仔猪发生腹泻,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养殖户必须需要了解母猪产褥热的症状,母猪产褥热怎么治。
发病原因
环境因素:圈舍采光、通风条件较差,全部用具没有经过严格消毒,或者气候过于炎热等,都会导致母猪产后非常容易感染病原体,还会继发引起其他炎症。
母猪体质因素:在中兽医中,认为母猪分娩后损耗过多的中气和血液,缺乏正气,非常容易感染六淫,如盛夏燥热之邪就会趁机侵入体内,导致体温明显升高,体表温度不均,气血虚弱;机体积聚过多的热毒,导致脾胃发生损伤,接着引起出血,缺乏津液,如果口鼻干燥则说明阴亏,从而导致停止采食,无法正常排泄粪尿;如果郁结热毒,就会导致乳络气机不畅,从而造成乳房热痛、。
胎儿因素:胎儿体型过大,在分娩过程中导致产道明显扩张,且容易发生损伤,感染病菌,甚至在子宫中残存胎衣碎片而继发引起细菌感染。
临床症状
母猪产后1~2天,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急迫,不食,阴户内流出脓性分泌物。乳房明显,有的表现一侧或双侧肿胀,或者部分如颈肿大,质地坚硬,患部呈青紫色,无乳;也有的乳房肿胀不明显,体温升高,但仔猪吃奶后,母猪剧烈疼痛,发出尖叫声,拒绝仔猪吸乳,此时仔猪由于吃不足或吃不到正常奶水,很快患黄痢病,死亡率高。
类症鉴别
流产:二者相似之处是病猪都有分泌物从阴户排出;不同之处是母猪流产是通常体温不会升高,呼吸、心跳也没有加快,通常在预产期前容易发生,阴道黏膜没有发生肿胀,不会有污褐色的分泌物排出,且四肢关节也不会发生肿胀。
子宫内膜炎:二者相似之处是母猪都在产后出现发病,并有分泌物从阴道流出,食欲不振,体温有所升高,且心跳、呼吸加快等;不同之处是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从分娩到发病需要较长的间隔时间,有时从阴道流出的分泌物混杂血液或者组织碎片,呈粉红色,散发腥臭味。关节不会发生肿胀,没有热痛感,不会出现下痢。变成慢性时,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在卧倒时有黄色、灰白色、暗灰色黏性分泌物从阴户流出或站立时没有黏液排出,屡配不孕。
母猪无乳综合症:二者相似之处,母猪产后体温明显升高,能够达到39.5~41.0℃,泌乳减少,食欲减退或者彻底废绝,呼吸、心跳加速等;不同之处是无乳综合症的母猪对仔猪感情比较冷淡,即使仔猪叫唤和要求吃奶没有反应,乳腺质地坚硬,但不会有褐污分泌物从阴户流出。
预防措施
合理饲养:如果妊娠母猪膘情较好,可从临产前4~5天开始适当减少青绿多汁饲料和精料的饲喂量,避免体况过肥,乳房过于满胀,导致其分娩时的腹肌收缩受到影响,从而使分娩所需时间过长或者发生难产,或者产后分泌大量且过于黏稠的乳汁而发生乳房炎,以及仔猪发生腹泻等。为清理肠胃,母猪产后饲喂适量的麸皮盐汤,并在产后l~2天内饲喂容易消化的饲料,经过2~3天再逐渐增加饲喂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饼类饲料,防止机体产后肠胃过于虚弱而发生消化不良性便秘以及乳房炎。
控制环境卫生良好:母猪分娩前5~7天,必须对产房进行彻底打扫,如果是水泥地面用清水进行冲洗,之后进行1次彻底消毒。当圈舍干燥后,才能够将临产母猪移入产房。如有需要,可对猪圈、猪体、用具用普通的消毒药进行喷雾消毒。母猪分娩结束后,要立即将被羊水、胎粪污染的褥草以及胎衣清理干净,防止感染病原微生物。
药物预防:母猪产前1~2天可使用少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该病。母猪可肌肉注射1~2支80万IU青霉素、lOmL30%安乃近,每天1次,连续使用1~2天。还可使用中药预防,如甘草、柴胡、陈皮、桂枝、黄柏、麦芽、黄芩、川木香、防风、建曲、山楂。母猪分娩后的36~48h内,可每头肌肉注射0.2mg前列腺素F2a,促使在子宫颈没有闭合前将子宫内容物经由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及时排到体外,相当于对子宫进行一次彻底清洗,避免母猪产后由于恶露不净而导致子宫混合感染乳房炎、子宫炎以及并发高热等。
治疗措施
混饲乳多多,40-60g一次服用,1日2次连用3天,即可。乳多多由多种名贵中草药配制而成,具有补气养血,通经下乳,抗菌消炎、安胎壮仔、过奶止痢等功效。主要用于产后乳少,乳汁不下等症。
母猪产褥热的症状,母猪产褥热怎么治就是以上的内容了,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夏季就要到了,养殖户一定要及时做好防治,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产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8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