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该网站)
可靠的技术保障 我们免费传授技术,只要您有心想与我们合作,不论你在哪个地方,前来购种时,可详细咨询。我们保证百分之百地回收所有蝗虫,成虫回收价格最低16元/公斤,我们可以签订合同。
蝗虫养殖技术
第一章 东亚飞蝗简介
东亚飞蝗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昆虫,据统计蝗科总共有223个属,859个品种,东亚飞蝗是其中较优良的可食品种之一。
东亚飞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一年为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飞蝗有六条腿,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体黄褐色。雄虫在交尾期呈现鲜黄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成虫善跳、善飞。
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从孵化成幼蝗后,经35天的饲养过程即可为成虫,50天左右肥壮后即可销售,所以时间短,回报快。饲养成虫一万只可达40斤,按目前的市场价格15—25元一斤,其经济效益是很可观的,并且购种只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多年饲养,不断创利,一只雌蝗一次可产卵60—120多粒。
飞蝗之所以受人青睐,是由于它肉质松软,鲜嫩,营养丰富,经专家分析测定:其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脂肪含量5。25%,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
第二章 东亚飞蝗的养殖与管理
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在建棚前先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消灭干净,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以上几种动物是蝗虫的天敌,能捕食蝗虫和破坏蝗卵,所以在棚内绝不能让这些动物存在。
为了便于排水,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土质最好采用砂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棚的建造面积按要饲养蝗虫的多少来确定,养一万只,用10平米即可,可利用空闲地方,根据自己的条件可用铁、木棍、竹片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这个棚架的大小,用冷布做一个象蚊帐一样的棚罩,挂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安上拉锁。
棚的高度在1。5—2米即可,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四月底前完工。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为宜。
东亚飞蝗卵的孵化与管理,在气温达到25—30度时即可孵化。先按2:1的比例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含水量10—15%,铺2—3厘米在器皿中,将蝗卵均匀分布在土上,卵上再盖约1厘米的土,器皿上再铺层薄膜。
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幼蝗后,用软毛刷将幼蝗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2—15天的孵化过程,孵出全部幼蝗。幼蝗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1—3龄的幼蝗应注意防雨,温度最好能控制在25—30度之间,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在15%左右,因为这几个条件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三龄以上至成虫的饲养与管理,幼蝗自出卵后5—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即为一龄,三龄以上的蝗虫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首先是蝗虫吃不饱会影响正常生长,另外会出现强食弱大吃小的现象,尤其是正在脱皮的蝗虫不能动,体质又软,有被吃掉咬伤的危险。
三龄以上的蝗虫可加麦麸喂养。蝗虫经五次脱皮以后,即成长为成虫,这个时间约为6月15日左右,飞蝗一般羽化后10—15天进入性成熟期,开始交尾,此时的飞蝗很肥壮,除留下部分产卵的蝗虫外,其它的即可到市场销售,时间在7月初为宜。
东亚飞蝗产卵前后的管理,雌蝗在交尾后,腹部逐步变的粗长,黄褐色加深,雄蝗则呈现鲜黄色。
此时要将棚的地面整齐、拍实,以利于雌蝗的产卵。现在的蝗虫食量很大,应认真供足。东亚飞蝗的卵块为褐色,略呈圆筒形,中间略弯,一般长40—70毫米不等,每块蝗卵有卵粒60—120多粒。
第三章 蝗卵的越冬管理
蝗卵的越冬很简单,我们可让棚中的蝗卵在原地过冬,入冬后在产卵区加盖一些杂草,可起到保温的目的。
第四章 蝗虫喂养的注意事项
东亚飞蝗的采食范围很广,它喜食芦苇、茅草、狼尾草、线连草、盘草以及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等。另外注意在给飞蝗采集食物时,要十分注意避免采用带农药的食物,如对采集来的食物认为没有把握时,可在水中清洗后再进行喂养。
第五章 蝗虫的养殖特点
为什么不尝试一下蝗虫的养殖呢,我可以给你简单地介绍一下蝗虫的养殖特点:
1、一次投资终身受益,投资无多无少,无风险,见效快,当年投资,当年赢利。
2、养殖技术易掌握,管理简单,面积不受约束,男女老幼都能饲养。
3、蝗虫的繁殖率高,周期短,经济效益高,一只雌蝗可产60—120粒卵,蝗生卵,卵孵蝗,周而复始,不断创利。
4、蝗虫养殖规模可大可小,适合农户及公司经营。
5、您可点击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有我们的详细介绍。
6、我们的网站永远竭诚为您服务
一次千元投资,终身高效收益的创业路
一、致创业者。
现在农村单纯的种养结构已经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们特向广大有心创业的朋友提供一条投资小,见效怏的致富之路——蝗虫养殖。蝗虫属蝗科昆虫,共有223个属,859种,其中我们养殖的东亚飞蝗是较为优良的可食品种之一。8月16日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曾对我养殖协会做过详细报道。
我养殖协会已有7年的养殖经验,具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养殖优势。 1、东亚飞蝗身体粗壮,采食范围广,适应性强,养殖技术易掌握,管理简单,男女老幼都能饲养。2、飞蝗从孵化到销售,只需50天左右,时间短,回报快,而且只需购种一次,自繁数十倍,卵孵蝗,蝗生卵,周而复始,终身受益。
三、投资方案。
1、个人小户型投资,适宜家庭小面积养殖,投资金额1000—5000元。
2、个人大户型投资,宜家庭单股或多股合作大面积养殖,投资金额6000—10000元。
3、公司集体型投资,适宜经营性质单位或个人规模养殖,投资金额10000元以上。
四、利润分析。 按100平方米的养殖面积计算:建棚300—400元,籽种1000—1500元,按北方一年至少产两代计算,可产成虫500斤左右,按目前的最低零售价12元/斤计算,第一年可获毛利6000元。(其中建棚和籽种都属一次性投资,以后年年获利)。
另外,养殖规模形成后,还可扩大养殖户,销售籽种,又是一项收益。
五、市场行情。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蝗虫养殖还属新生事物,市场潜力巨大,每年的市场需求都呈递增状态,市场收购价格从过去的14元/公斤到现在的24元/公斤,仍然供不应求。就沧县来讲,沧县是全国最大的蝗虫养殖地,对沧州本地的市场需求尚不能满足,何况全国,而且还有国外市场,所以丝毫不用愁销路。
六、希望想快速致富的个人或单位能尽快和我们联系。
价格说明 0。03-0。05元/粒
产品数量 大量
包装说明 袋装
产品规格 10000粒/袋
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转载)
蝗虫养殖棚的建造与棚地的整理
对于养殖蝗虫来说,如何合理的建设养殖棚是最为关键的。
因为蝗虫是害虫必须在养殖过程中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所以建棚应按以下标准建设
1、建棚前的选地
养殖蝗虫是首先由我们公司研究的,并做为一个成熟的项目做为推广,我们的经验是经历了10年的考验,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在河北省地区,由于河北夏季雨水不是很多,特别沧州地区是干旱地带,蝗虫的养殖地只要能防雨排水就可以了。
地质的选
择,蝗虫对土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必须是可以长草和小麦的。选地时一定要远离果树,因为果树要打农药,一般距离100米为好。
2、建棚前的物资准备
建棚的面积根椐我们多年的经验,一个棚的面积最好在40平米左右,40至100平米都可以,但不要超过100平米。
选纱窗。由于糼蝗在一龄时很小,纱窗如果质量不好,会跑出很多小蝗虫,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选纱窗时要选
那种用手指甲拨不开的那种,一个棚的用量大约在25斤左右,我们的批发的价格是18元每公斤,可以用三年,但在北方冬季一定取下来,以防雪压。
我们代办邮递。
竹片帮在地桩上,每隔一米一根地桩,用铁丝绑好,搭成2米高的即可。用纱窗做一个像蚊帐一样的棚罩,罩于棚架上,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
为方便养殖,要做二道门口,以防蝗虫跑出。棚内要有木桩支撑。长度10米,宽4米即可,也可因地制宜的搞。
这是一个棚的建设,总计造价,纱窗225元,竹片45元,人工费用合计约300元。
这是长江流域以北至山海关一线简单养殖棚的建设,因为这一地区,气候温度都好,但东北就需要加温措施。因为养殖蝗虫不是短期行为,可以长期投资搞,所以东北地区值得建设温室养殖。
成本虽高,但售价也高,因本人没有温室建造经验,不敢随意说,所以东北地区的养殖户要根椐当地的情况自行安排温室。
蝗虫养殖的几个关键环节(摘选)
蝗虫,是昆虫纲直翅目蝗亚目昆虫的统称,俗称蚂蚱。蝗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是一种优质食物。
同时,它还可入药,是高蛋白动物饲料。因此,蝗虫这种几千年来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害虫突然变得非常友好和可爱,人们纷纷开始养殖蝗虫,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很多蝗虫养殖户,蝗虫养殖方兴未艾。在这种背景下,许多有关蝗虫养殖技术的文章见诸报端。但笔者发现,很多文章对蝗虫养殖技术泛泛而谈,重点不够突出,甚至有些细节都不很准确。
因此,本文欲阐述蝗虫养殖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以期对广大蝗虫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养殖蝗虫种源的选择和鉴定
全世界已知蝗虫在1万种以上,我国约1000种以上,但其中只有少数可以养殖,且有很多养殖种类单从外部形态上很难进行区别。因此,不管是从野外采集还是引种,养殖户一定要仔细辨别种虫,弄清蝗虫的种类。
这样做,一是要符合客户所订购的种类。二是确保所引虫种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养殖容易成功。三是能够得到最大的养殖效益。
确定蝗虫种类的方法有:⑴咨询蝗虫分类专家。⑵查阅蝗虫检索表或图谱。⑶咨询有经验的蝗虫养殖户。⑷把蝗种寄送给客户鉴定审查等。
常见的养殖蝗虫种类有:东亚飞蝗、棉蝗、中华稻蝗、中华蚱蜢等。这些品种各有优缺点,要综合考虑其生长周期、代数、味道、食料、个头大小以及客户所需品种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的气候、食料来源等情况选择养殖品种。
二、蝗虫养殖棚的建造
⑴养殖棚的形状不拘一格,长方体形框架结构或拱形、梯形蔬菜大棚式的养殖棚都可以,可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灵活采用,但一般以长方体形养殖棚为佳。
⑵建筑养殖棚用砖块、木棍、竹棍、钢管等材料皆可,原则是要符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同时还要坚固耐用。⑶作棚罩用的纱网质料要结实,不能有缝隙,纱网目数要适宜,孔眼不能太大,否则会导致低龄若虫的逃逸。⑷养殖棚一般高1。5-2米,一侧的纱网上要留门,以方便进出管理。
留门的方式可以用拉锁、粘胶带、门框等,一般常用拉锁,原则是既方便人的进出,又不致于蝗虫的逃逸。⑸为了保温或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在温度高的时候和蝗虫较大(3龄以上)不怕下雨时,可不罩塑料布。⑹如利用自然条件养殖飞蝗,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工,因为北方蝗卵一般在5月就可以孵化。
⑺棚址选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利于蝗虫的生长发育。⑻建棚前必须先用捕捉、诱杀、开水烫等方法将地面上的蚂蚁、蝼蛄等所有蝗虫的天敌消灭干净,这是养殖蝗虫成功的基础。⑼为便于雨季排水,棚内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15厘米。⑽土质最好采用沙壤土,此土不易结块,便于产卵和取卵,但不能太软,蝗虫产卵的要求很高。
⑾引种前要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小麦、玉米、高粱等作物,准备蝗蝻食用。棚内最好保留或种植一些较高的植物,作为蝗虫的栖息地,以利其蜕皮、羽化等。同时,还能作为隔离物,避免蝗虫的自相残杀。⑿棚的面积视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300只左右的成虫。
三、若虫期管理
⑴蝗蝻取食量很小,且喜欢取食鲜嫩植物,此期蝗虫非常纤弱,应注意防雨,以防淹死蝗蝻。⑵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这种条件下蝗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⑶三龄以上的蝗蝻食量逐步增大,此时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影响其正常生长,还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4、保持棚内干净,1-2天清棚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如何养好蝗虫
在我国,食用蝗虫历史悠久。人们习惯将蝗虫洗净用油炸,撒上盐、花椒粉等后食用;一些饭店宾馆对蝗虫进行煎炒烹炸,做出“飞蝗腾达”、“陆地飞虾”等美味佳肴;对蝗虫还可深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脱水干制品、冷冻食品,腌渍食品等各种风味食品。
目前,蝗虫的市场需求在100吨以上,但人工养殖蝗虫产量不足10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蝗虫养殖投入小、产出大,一次性种卵,可以长久利用。虽然蝗虫养殖的前景看好,但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养殖蝗虫必须实地调查、学习,联系好销路,考虑当地饮食习惯,谨慎投入。
笔者养殖“东亚飞蝗”已数年,从中摸索出一套养殖经验和技术,现介绍给大家:
一、养蝗虫的前期准备养蝗虫要建养殖棚。地点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为宜,房前屋后、闲置的院落、地块等都可以。养殖棚的地面要高出周围地面10-15厘米,以便雨季排水。棚的建造可用竹片、竹竿、木棍等做支架,再用纱布做一个如温室大棚一样的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一个门口,门口安上拉锁或者用粘连布条对粘。
棚的高度为1。5-2米,4月底必须建设好。棚的面积根据蝗虫的数量而定,一般每平方米可养600-800只成虫。起初养一万只蝗虫有15平方米即可,每只雌蝗可产卵60-90粒,随着蝗虫量的加大,再继续扩建大棚。建好养殖大棚后,在棚内地面上种上密密麻麻的小麦,准备让幼蝗食用。
二、蝗虫的管理先准备无毒土壤,新锯末和土按2:1拌匀,含水量为20%-30%,在器具上或者木板上铺3-5厘米厚,然后将购来的蝗虫卵均匀地撒在上面,卵上再盖约1厘米厚的土。经过10-15天的孵化,到“五一”前后,蝗虫就可以全部孵出。幼蝗孵出后,7天脱一次皮,脱一次皮为一龄,共脱5次皮后变为成虫,再过50天成虫就可以销售(每斤蝗虫在260-340个)或留种产卵了。
在1-3龄期间,幼虫的采食量很小。经过35天变为成虫后,采食量倍增,除了采集部分野杂草喂养外,还可以采割人工种植的墨西哥玉米草饲喂。
三、养殖蝗虫的注意事项1、蝗虫采食时间在早晨9点至下午5点,每天为2-3次。喂养蝗虫时,要将饲草均匀地撒在棚内。
2、阴雨天气应适当遮盖养殖棚,因为地面太潮湿,蝗虫会不采食而死亡。3、饲养的密度一般每平方米600-800只为宜,饲养过密会出现强食弱、大食小或者正在脱皮的被早脱皮的蚕食等。4、夏天气温高达35℃以上时,就要对养殖棚进行遮荫,在纱网上或者棚内适当洒些水,供应水分。
如果棚内过于干燥,也会造成蝗虫死亡。5、如果蝗虫采食了带毒的饲草,就会立即死亡。所以如果不知饲草是否有毒,最好先洗净再喂。6、蝗虫的生命周期为75天,雌蝗产完卵后会正常死亡,雄蝗也会在交配后正常死亡。
四、相关知识蝗虫一年中分“夏蝗”和“秋蝗”两代。
“夏蝗”从5月初出生到7月初左右长为成蝗,并产卵于棚内,完成第一代。在7月15-25日,第二代蝗虫即“秋蝗”会自然出土,到9月初产卵于地下,然后死去。虫卵可以自然越冬。待到来年“五一”,幼蝗会自然孵化,破土而出。
养蝗虫到底能不能致富
养蝗虫到底能不能致富
2007-03-25 11:00
有很多想养蝗虫的朋友们都很怀疑,养殖蝗虫到底能不能致富呢
下面就这个问题我来简单地讲一下自己的看法:
1。
蝗虫养殖投资少,收益快,一般300元左右就可以建起一座五六十平米的养殖棚,可利用房前屋后、院落或闲散地块,可养1-3万只种卵和种蝗。蝗虫的成熟期在50天左右,一年两季加上孵化期也就在5个月左右。当年就可以返本盈利,以后年份视蝗虫产卵的多少,收入成倍增长,确实是一项不可多得的好致富途径。
2。养殖技术简单,管理较为简便: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养殖蝗虫只是经验问题。只要有草(蝗虫只吃单叶草,比如:玉米,小麦,连线草,芦苇草,稗草,等等),就可以养,而且,管理较为简便、劳动量很轻,按时投喂饮料即可,在生理上,蝗虫还不容易生病,不会传染瘟疫,在养殖中不需防疫。
3。发展前景广阔:(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类餐桌上已由鸡鸭鱼肉等传统型转为野味型,蝗虫营养丰富,肉质鲜嫩,味美如虾,在香港等地具有“飞虾”的美称,是各国人民的喜食佳品,在美国还举行“昆虫宴”招待贵宾,其中就有蝗虫。据报导,有些肥胖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目前多趋于食用昆虫,意欲达到减肥祛病之目的。
随之而来的有些国家和地区都相应的兴起昆虫食品。用昆虫做菜,或制成罐头、饼干、雪糕等食品,十分畅销。(2)经专家分析测定:东亚飞蝗蛋白质含量高达74。88%、碳水化合物含量4。77%、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多种活性物质,还有多种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元素。
蝗虫还是治病良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蝗虫单用或配合使用能治疗多种疾病,如咳嗽、气短、破伤风、急慢惊风、麻疹不出、发热、哮喘、气管炎和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降压减肥、降低胆固醇等作用。长期食用还有止咳平喘,滋补强壮,健脾运食的保健功能,并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大型公司从事蝗虫的开发与应用,仅北京的一家上市公司每年就向我们要60吨的蝗虫成虫,我们深知自己的货源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况且还有广州、山东、辽宁等地都向我们要货。因此,我们决定向外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产业化经营,并提供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在销售环节上首先要抓好抓严加工生产工序的卫生质量,让我们的产品一上市就达到国家标准。我们不但要保证养殖户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要保证客户的利益不受侵害。希望能和所有的客户及所有的养殖户都能保持长远的合作关系,我们对此信心十足。
(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本站网址 )
蝗虫的几种烹饪方法
菜肴名称: 天鸡虾排(蝗虫)
原料: 蝗虫10一20只,鲜基尾虾12只
调料: 色拉油、鸡蛋、面包屑、料酒、味精、吉士粉、淀粉、生姜、盐。
烹饪方法:
(1)蝗虫去掉翅,伸水捞起,放人钵中加姜片、盐、料酒腋渍10一20分钟。
(2)基尾虾去头及身壳(尾部壳留用),洗净用刀从虾头部片至尾部,用刀背略轻辗,放入钵中加盐、料酒、吉士粉、淀粉、鸡蛋拌匀后放入面包屑中,使虾两面沾匀。
(3)将腋渍好的蝗虫下150C油温中,炸至枣红色捞出,再将虾排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捞出,一起装盘点缀上桌。
菜肴特点: 色泽美观、香酥适口。
澳大利亚目前正面临着3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蝗灾袭击,在极力灭蝗的同时,一本名为《飞虾烹饪大全》的食谱应时而出。
书中向人们介绍了20多种蝗虫食品的做法。其中包括蝗虫饺子、巧克力脆皮蝗虫和蝗虫味爆米花等。作者还特意将蝗虫称为“飞虾”。
蝗虫图片1
蚂蚱的经济价值及其养殖技术
1。 蚂蚱的生物学特性与价值:蚂蚱学名蝗虫,卵生,属昆虫纲直翅目蝗科。
据统计,蝗科共有859种蚂蚱,但能入药供食用的只有两种,即东亚飞蝗和水稻飞蝗。这两种蚂蚌营养丰富,肉质松软、鲜嫩,味美如虾,据《飞蝗之研究》和《飞蝗的饲料价值》等书介绍,蚂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昆虫激素等活性物质,并含有维生素ABC和磷、钙、铁、锌、锰等微量元素。
蚂蚱不但是美味佳肴,而且是治病良药,《本草纲日》记载,蚂蚱单用或配伍使用能治疗破伤风、小儿惊风、发热、哮喘气管炎等多种疾病和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等。蚂蚱雌雄异体,自然交配,卵生,自然气温条件下一年繁殖两代,即夏蝗和秋蝗。
2。 蚂蚱养殖棚的建造:因为蚂蚱有飞翔的习性,必须采用棚养,养殖棚要建在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以便于排水。
土壤最好采用不易结块的沙壤土,以便于蚂蚌产卵。在养殖棚地面上种上小麦或玉米等单子叶植物,以备蚂蚱食用。养殖棚的建造面积根据蚂蚱的多少来确定,每1万只蚂蚱约需15平方米的面积,可利用院内外空闲的地方,用角铁、木棍、竹竿、竹片等建造一个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一个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棚门,供人进出棚用。
棚门要装上拉锁,以防止蚂蚱跑出。棚的高度以1。5一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朔料布。在自然条件下养殖蚂蚱,棚的建造必须在4月底前完成。
3。 蚂蚱的养殖管理:蚂蚱的起点发育温度为15℃,最高发育温度为40℃,适宜发育温度为25一30℃,空气相对湿度为85%一92%,土壤含水分15%-18%,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
在气温达到28一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先准备无毒土壤和锯末,按1:2混合、拌匀,含水量为20%一30%,铺3一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蚂蚱卵匀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再将蚂蚱卵平均撒布于土上,再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器皿上再罩上一层薄膜,每半天检查一次,发现小蚂蚱后,用软毛刷将其拨到棚内的食物上,经10一15天,即可孵出全部小蚂蚱。
刚出上的小蚂蚱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但食量很小。1一3龄的蚂蚱还应注意防雨,蚂蚱从出土到成虫约需27一35天的时间,这期间每5一7天蜕一次皮,共蜕皮5次。5龄以后的蚂蚱逐渐开始交配产卵,每只蚂蚱约产卵70一100粒左右。蚂蚱有喜欢群居和迁飞的习性,它们的群居和迁飞不只是为了取食,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生殖布卵,所以蚂蚱羽化后至产卵前应给予适当的干扰,令其迁飞,以便提高产卵的数量和质量。
产下的卵在土冻前应在产卵区加盖一些麦糠、杂草等保温、保湿,防止冻裂。生长期的成年蚂蚱如果不做种用,要及时出售。另外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初养户的种源可从养殖场或养殖户那里,引进蚂蚱或卵块均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8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