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水霉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据资料显示,引起草鱼水霉病病原体的种类隶属藻状菌纲中的水丝囊霉属的种类为常见,也是鱼卵孵化、鱼类培育和成鱼养殖中主要的病原体。本文介绍草鱼水霉病症状,以及草鱼水霉病怎么治。
水霉病的发生主要捕捞、运输,寄生虫、冻伤、强氧化剂、刮擦伤等等原因,造成体表组织受伤,或未受精鱼卵,水中的水霉病游孢子即伺机附着,于坏死组织上开始发芽形成菌丝,菌丝除寄生于坏死组织外,尚可漫延侵入附近的正常组织,分泌消化酵素分解周围组织,更而贯穿真皮深入肌肉,使皮肤与肌肉坏死崩解。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孢子到水中,经由水而传播各处 。
近年有较多的报告说明水霉菌绝大多数是腐生性的,是继发性的病原体,只有当鱼体受伤,局部皮肤坏死、腐烂,水霉菌的孢子才能着生上去。由于鱼受伤,局部皮肤坏死,给霉菌和其他致病微生物提供了入侵的条件,酿成严重的并发症,致使病鱼死亡。另外,水霉菌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黏附,使组织不易愈合,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瘦弱而死。催产的亲鱼由于受伤染上水霉病后,身体日趋瘦弱,不仅怀卵量大大减少,而且也因卵子质量不高,严重影响孵化率的提高。鱼卵在孵化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变化、溶解氧不足的影响,鱼胚不能正常发育,中途夭折而生水霉病,也是经常碰到的事。
鱼病学家倪达书认为水霉菌的本质是腐生性的(Laprophytic),当鱼体受伤和鱼卵死亡之后,水霉菌才寄生上去而发展起来,只有少数是属于寄生性的,是原发性病原。活卵和健康的鱼体是不会长水霉的。并根据水霉菌在活鱼卵上的萌发、生长的观察,水霉的抱子在活卵上能萌发和穿入卵壳,悬浮在卵间质或卵周隙中生长和分出侧枝,但如果胚胎发育正常,则悬浮在卵间质中的内菌丝,一般就停止发展,不长出外菌丝;要是胚胎因故死亡,则内菌丝迅速延伸入死胚而繁殖,同时外菌丝亦随之长出。
关于在活鱼卵中和健康的鱼体表上,水霉菌为什么不能继续发展的问题,倪达书提出了活细胞具有分泌一种抗菌物质(Anti-moldin substance)的存在,并认为这种抗霉菌素存在与体表的黏液细胞有密切的关系。当组织受伤,黏液细胞坏死,也就没有抵抗水霉菌生长的抗霉素了。
基于水霉菌是属腐生性或继发性的鱼病,而健康的鱼体和发育正常的鱼卵是不会生水霉病的。因此,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设法提高鱼卵的孵化率,是预防水霉病流行的基本前提。现将各地采用比较多、效果明显的方法归纳如下。
(1)培育体质健壮的鱼种。
(2)提高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
(3)受伤亲鱼的护理为了预防亲鱼因身体受伤而后生水霉病,选留作亲本的鱼除用10%的重铬酸钾直接涂抹受伤部位外,
每尾注射20万~40万单位的青霉素或40万单位的链霉素。20毫克/升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给受伤鱼体浸泡1小时,2%的苯扎溴铵溶液涂擦伤口,均有明显的效果。由于草鱼对此药的耐度较高,5毫克/升的浓度就有效地抑制孢子的萌发,因此,给病鱼浸泡或在患处涂抹都是较为安全的。
鱼种越冬时,拉网擦伤后继发水霉病是屡见不鲜的事。用4/10000的食盐和4/10000的小苏打混合液浸洗24~48小时的办法处理。
(4)食盐根据水霉菌对盐度较为敏感的特性,采用2%-5%食盐溶液给病鱼浸泡5-10分钟,有一定的效果。鱼病学家倪大书认为5%的浓度浸泡3分钟,疗效可达78%,而500毫克/升全池遍洒,疗效也有28%。
(5)食盐十小苏打混合液400毫克/升的食盐十400毫克/升的小苏打,给病鱼浸泡24~48小时,不仅能抑制水霉菌生长,而且能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6)苯扎溴铵溶液(新洁尔灭)鱼种受伤较严重,用2%-5%食盐浸洗又比较困难,那么可用5毫克/升的苯扎溴铵溶液(新浩尔灭)全池泼洒或20毫克/升浸洗l小时。
(7)混合治疗广大渔农在生产过程中,还采用两种或三种药物混合治疗,如4/10000的食盐+4/10000的小苏打+0.5毫克/升的敌百虫等方法。
水霉病在我国流行很广,危害较大,各地养殖场都可发现,尤以长江流域主要养鱼地区较为普遍,南方数省以及黄河以北的养鱼场,有时也因水霉病的发生而感到棘手。本文“草鱼水霉病症状,草鱼水霉病怎么治”仅供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