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腐殖酸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腐植酸钠不是用于防腐的。在动物饲料中添加腐植酸钠的作用主要是——促进饲料成分的活化吸收、抗菌消炎抗病毒作用、增强体液免疫、影响内分泌引起畜体安静嗜睡等作用,同同时腐植酸钠还有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在日常的养殖中,猪和鸡的饲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夏季鸡猪的饮水量都会大量增加,致使粪便稀薄甚至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炎症,腐植酸钠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可以防止这些病的发生。 2. 腐殖酸钠的养殖应用 1.腐植酸大量存在于泥炭、年青褐煤和风化煤中 (称原生腐植酸),腐殖酸也可通过人工氧化方法从不含腐植酸的煤制取,这种通过人工氧化方法从不含腐植酸的煤制取的腐殖酸称为再生腐植酸。另外用多酚、糖类等物质也可以制得人工合成的腐植酸。腐殖酸是水不可溶解。也是微量金属元素的络合和吸附剂,影响金属离子的毒性和生物有效性。 2. 腐植酸钠是水产养殖中常用的一种调水产品,其乌黑晶亮,闪着漂亮光泽的无定性颗粒。无毒无臭无腐蚀,极易于水。10%的水溶液溶液PH值 8-9。 腐殖酸钠是用NaCl和NaOH 溶液或用其他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水溶液处理腐殖酸的所得物, 腐殖酸钠在水产养殖中主要作用是:①:阻挡阳光,减少青苔等底栖藻的增殖几率。②:刺激藻繁殖(类植物生长激素作用) ③:络合和吸附重金属为有害重金属解毒。水不可溶解。是微量金属元素的络合剂。 腐殖酸是一种具有复杂的高分子芳香羟基羧酸,其分子结构中存在含氧活性基团:如羧基和酚羟基,同时也含杂氮环,如吡啶、吲哚、吡咯等,所以它有离子交换性能和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能力。 腐植酸是一种亲水的可逆胶体,可以凝聚,也可以胶溶。腐殖酸的内表面大,有很强的吸附力。另外腐殖酸还存在醌基和半醌基,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能力。所以腐植酸在养殖水体的处理中有很大的作用。不同的腐植酸制品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 对腐植酸本身来说,经人工氧化所得到的腐植酸比天然腐植酸的吸附能力大。有人发现,人工氧化腐植酸中,硝基腐植酸的离子交换性能较好,而氧气氧化所得腐植酸螯合能力较强,腐植酸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比腐植酸的吸附性能好,但是腐植酸分子间有氢键,在水中膨润性小,离子交换后产生H+,改变了溶液的pH,而把腐植酸变为盐类后就可克服上述缺点。 3. 腐植酸钠水产养殖作用 水产养殖腐植酸钠能溶于海水。腐植酸钠为乌黑的无定性颗粒。它无毒无臭无腐蚀,极易于水。 1.在养鱼生产中的应用 腐植酸能提高水产动物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率、死亡率,特别是对于提高鱼越冬、长途运输的抗应激能力作用显著。试验表明,腐植酸的用法有多种,可用其浸泡鱼种,也可在饵料中添加。常顺(2002)报道,在活鱼运输过程中,使用0.002%浓度腐植酸添加于运输水体中可净化水质,提高运输成活率。简便易行,效果很好。同时也起到了药浴鱼体的作用,又不对鱼类产生任何毒、副作用;用其添加饲料长年喂鱼,可降低饲料系数8%~12%,增加单产10%~15%。且商品鱼体质强,表皮粘液丰富,肉味鲜美似江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绿色食品。北京海淀区畜牧水产局试用0.1%~0.3%浓度的腐植酸溶液,给2000尾运输时受伤的鱼种浸泡30分钟,7~10天后伤口即愈合,且鱼种全部存活,而未经腐植酸处理的2000尾受伤鱼种,伤口恢复慢,且一周内死去150尾。腐植酸配成300×10-6~400×10-6的消毒液,浸泡鱼种5分钟,对水霉病、肠炎等常见病具有特殊的预防作用。在鱼料中使用,饲料转化率可提高8%~13%,越冬死亡率降低10%以上,长途运输死亡率明显下降。 2.在虾、蟹生产中的应用 在对虾饲料中添加0.1%以上生化黄腐酸,结果提高了对虾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ISZ)等酶活性,增强了对虾免疫力,提高了对虾成活率。研究表明,在对虾饲料中加入生化黄腐酸,饲料转化率、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2.5%~15.8%、8.3%~14.6%,死亡率、发病率降低50%。生化黄腐酸还有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络合作用,替代EDTA用于虾蟹育苗时的海水处理,消除海水中重金属的毒性,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吸附了有机物的生化黄腐酸有助于绿藻和蓝藻生长,增加水中溶氧量,为对虾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体变态和提高成活率,从而提高对虾产量、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经济效益。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对虾育苗海水中,用5×10-6浓度的腐植酸进行处理,试验池受精卵的孵化率高达98%,而对照组仅53%;试验池从无节幼体至蚤状幼体的平均成活率比对照池高10%以上,试验池的单位出苗量比对照池提高75%以上,试验池的仔虾出池时间可提前1~2天。用腐植酸改性剂F-1、F-2作河蟹、甲鱼饲料添加剂和幼体浸泡剂观察:河蟹经过6个月饲料添加F-1的养殖,结果死蟹数量减少,亩产增加20千克,投入产出比为1∶55,河蟹幼体用F-2药剂浸泡试验表明,幼蟹成活率提高10%;甲鱼使用腐植酸改性剂F-1后,平均增重提高5.7%,成活率提高12.14%,使用F-2浸泡幼鳖,平均成活率提高7%,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4. 腐植酸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水温的关系 腐殖酸肥料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腐殖酸类肥料是一种含有腐殖酸类物质的新型肥料。其种类主要有腐殖酸类、硝基腐殖酸类及提纯腐殖酸类产品,前两者多与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制成腐殖酸复混肥,主要用作基肥。提纯腐殖酸主要用于浇灌或喷洒农作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同时也可用作浸种,能提高发芽率,培育壮苗。 1.用法。①基肥。每亩用含腐殖酸0.02%~0.05%的水溶液300~400千克与农家肥拌施,或开沟、挖坑基施。水田可结合整地灌水施入。 ②追肥。幼苗期和抽穗期,每亩用含腐殖酸0.01%~0.1%水溶液250千克,浇灌在根系附近(勿接触根系),水稻田施用腐殖酸钠或腐殖酸钾,可随水灌施或泼浇,提苗、壮穗,促进生长发育。 ③根外喷洒。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根外喷洒二三次,每次每亩喷施含腐殖酸0.01%~0.05%水溶液50~75千克,可使籽粒饱满,增加千粒重,降低空瘪率。以下午2~6时喷施为好。 ④浸种。用含腐殖酸0.01%~0.05%的水溶液浸泡种子,蔬菜、小麦等种子浸5~10小时,水稻、棉花等浸24小时以上。可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增强幼苗发根能力。 ⑤蘸秧根、浸插条。水稻、甘薯、蔬菜等移栽作物,移栽前用0.05%~0.1%的腐殖酸钠、腐殖酸钾溶液浸根数小时,或插秧时蘸秧根,浸泡果树插条。发根快,增加次生根,缩短缓秧期,提高成活率。 2.注意事项。腐殖酸肥料作基肥、种肥比作追肥好,集中施比撒施好,深施比浅施好。同时腐肥不能完全替代无机肥和农家肥,必须配合化肥、有机肥料施用,尤其与磷肥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各类腐肥物料投入比不同,制造方法不同,养分含量差异很大,在施用时需掌握适宜的浓度。 腐殖酸钾、钠为激素类肥料,应注意温度,施后天冷见效慢,天热见效快,一般温度需在18小时以上见效。若气温高于38℃时,会加速作物的呼吸作用降低干物质积累,造成减产,应停止施用或减少施用次数及用量。 腐铵肥料只有土壤水分充足、灌溉条件好的地方,才能充分发挥肥效。 5. 果酸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养殖水体ph偏高基本上是2种情况, 1、人为情况,使用使水体呈现碱性的物质,比如石灰消毒,大量的氢氧根(OH-)进入水中导致水体的ph升高。此时可以适量的换水,或者采用一些酸性体质中和。 2、自然因素,养殖水体ph升高与水体中的藻类有关,天然水体中ph主要是由二氧化碳的电离平衡所决定的。藻类越多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消耗的二氧化碳、碳酸根和碳酸氢根越多,电离平衡向着氢氧根方向移动,水体ph升高。 如果是因为藻类多光合作用强引起水体ph升高,要先判断是什么藻类。 (1)小球藻等小型藻类可以通过遮阴网等减少光照,来降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ph,也可以向水体中放入乳酸菌制剂,通过有益菌类的增加去占据藻类生长环境,从而抑制藻类生长。此时不建议杀藻,这是水体的藻类形成必经的阶段,杀完还会出现这个过程。 (2)如果是鞭毛藻例如甲藻和隐藻,出现这两种藻类代表水体中固体有机质颗粒过多(鞭毛藻以食固体有机质颗粒为生),此时要想办法降低水体中有机质含量,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从根本上解决鞭毛藻。枯草芽孢杆菌要晴天中午使用,其本身为耗氧菌类,同时要配合池塘改底,有机质颗粒多说明池底太差。 (3)蓝藻问题引起的,如果是蓝藻问题引起的ph升高,可以少量多次的杀蓝藻,同时配合着解毒,蓝藻死亡会适放大量的毒素。也可以利用菌制剂去抑制其生长,与此同时水体施有机肥培养其他藻类,养殖水体适量换水,多开增氧机以水车增氧机为好使水动起来(蓝藻喜静水环境),蓝藻和其他藻类的区别就是蓝藻能够直接利用氮,所以养殖水体中尽量避免使用化肥肥水,最好用有机肥。 个人理解水体ph高的解决情况就这些,希望能够帮到您。 6. 腐殖酸钠水产中的作用 没有影响 腐植酸钠会将水体中的重金属、硫化物及有毒物质等聚团沉降池底形成聚毒层。往往造成水草根须变黑,伊乐草、苦草不能正常发棵分裂,用的多了,甚至会出现烂根、断根或倒草现象。 生产实践中,施用腐植酸钠后,水体会变成酱油色可阻挡部分阳光到达底层;对抑制青苔生长有一定作用,可以起到预防青苔的作用。 7. 腐植酸钠在水产养殖的作用及功能 具体用法如下: 1)在肥水上的应用:腐植酸钠最早在水产上的应用就是源于其肥料的属性,但并不是养分的原因。近两年有人提出其可以补充水体碳源,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谈,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腐植酸钠是腐植酸的钠盐,腐植酸是一类高分子有机弱酸,是植物残体腐解后形成的产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2)净化水质:因为腐植酸钠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具有芳香结构的天然大分子有机质,由稀疏的芳香环连结一起构成的一张断断续续的网,结构中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空洞孔隙。由于其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团,因而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和较强的吸附性 (3)物理遮阳:物理遮阳就是施用腐植酸钠后,水体变成酱油色可以阻挡部分阳光到达底层,从而可以起到预防青苔的作用,在螃蟹养殖塘使用量比较大。 (4)养草保草:在螃蟹塘中,要种植水草,在推广腐植酸钠的过程,会提出这是很好的养分,可以保草养草。 (5)螯合重金属离子:腐植酸钠的表面带有较大的负电性,因而可能与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发生一系列反应,所以它拥有离子交换性能和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能力。 (6)改良底质、解毒除臭:主要是球状和破碎型颗粒的作用,此类用法的机理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原因:第一,腐植酸钠的网状及多孔结构可以疏松土壤,改散底质的透气性;第二,腐植酸钠可吸附底层环境中的部分NH3及H2S,从而去除底泥的臭味,进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腐植酸钠为乌黑的无定性颗粒。它无毒无臭无腐蚀,极易溶于水。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止泻。用于吐血,便血,泄泻,呕吐,脘腹疼痛,小儿腹泻,脾虚久泻,久痢。 腐植酸钠是以风化煤、泥炭和褐煤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分子有机弱酸钠盐,其结构比较复杂,已知腐植酸分子中含有苯环、稠环和某些杂环(如吡咯、呋喃、吲哚等),各芳香环之间有桥键相连,芳香环上有各种功能基团,主要是羧基、酚基、羟基、甲氧基、醌基等。 腐植酸钠中腐植酸干基含量超过75%,是一种生产绿色乳肉蛋食品用的良好兽药和饲料添加剂。 我国把腐植酸做药用的历史较久,早在北宋时代(公元1127年)就开始应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东墙土腐烂之古木”和“乌金石”实际上指的就是泥炭和风化煤。 但对其开发利用还是最近半个世纪的事,早在1902年,德国首先利用泥炭回收气体中的氨制取了腐植酸铵,其后许多国家的科技工作者在腐植酸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等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在中国起步更晚一些,50年代末60年代初曾有些早期工作,但真正受到国家鼓励和推动是在70年代中叶以后,而腐植酸钠在畜牧兽医上的研究还是近几年国内外探讨的新课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