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猪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仔猪,呈爆发流行。仔猪主要表现为下痢、食欲不振、呕吐,其它猪群为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症状。猪轮状病毒病对猪场的影响极大,常常造成仔猪大量伤亡。以下带来猪轮状病毒病的病因,猪轮状病毒的防治措施。
猪轮状病毒病的发病原因
猪轮状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病毒猪的消化道内,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土壤、垫草等,再通过猪的消化道进入体内,而引发感染。由于轮状病毒持续污染环境,以及该病毒较强的存活能力,造成猪轮状病毒病在猪群中能反复发病,从而猪轮状病毒病在猪场长期存在。该病多发于晚秋、冬季以及早春,常呈流行趋势。
临床症状
猪轮状病毒病发病初期,病猪精神萎靡、厌食、喜卧,有些病猪呕吐奶水,进而拉黄色、灰色或黑色的水样或浆糊样稀粪。猪舍温度过低易于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加重病情。10-21日龄的仔猪症状较轻,发生腹泻几日可自行康复。
解剖症状
猪轮状病毒病胃壁松弛,积满乳汁和乳块,病猪肠管变薄;小肠壁内含灰黄色或灰黑色溶液,呈半透明状;病猪肠系淋巴结发生肿胀病变,小肠绒毛变短,有时可发现小肠有出血症状。
猪轮状病毒病的诊断方法
猪轮状病毒病多种寒冷季节发病,发病猪多为乳猪,主要表现为腹泻、下痢,临床上可根据病猪的症状进行初步诊断。由于猪轮状病毒易与冠状病毒或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增加确诊难度,这时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确诊,可采集发病后24小时后的病猪粪便放入青霉素空瓶送检,进行诊断鉴别。
1.猪轮状病毒病与猪传染性胃肠炎鉴别诊断,各种日龄的猪易感染,各日龄猪的病症程度不同,10日龄后仔猪发病严重。
2.猪轮状病毒病与猪流行性腹泻鉴别诊断,多发生于7日龄的仔猪,死亡率高。
3.猪轮状病毒病与仔猪白痢鉴别诊断,仔猪白痢多发生于10-30日龄仔猪,无明显季节性,病猪拉白色恶臭稀粪。
4.猪轮状病毒病与仔猪黄痢鉴别诊断,该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乳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排黄色稀粪。
5.猪轮状病毒病与仔猪副伤寒病鉴别诊断,多为断奶仔猪发病,体温较高,先便秘后下痢。
猪轮状病毒病的预防方法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均衡营养,提高猪群抵抗能力;在疾病流行地区,对母猪或仔猪进行疫苗免疫。初生仔猪要保证及时吃到初乳,从而接受母源抗体,增加免疫力。
猪轮状病毒病的治疗方案
猪轮状病毒病目前尚没有的治疗用药,可采用辅助的治疗手段。如果发现有猪轮状病毒病,应立即停止给仔猪哺乳,用葡萄糖容易混合食盐制成溶液或葡萄糖混合甘氨酸制成溶液,给仔猪自由饮用,给仔猪补充电解质,防治脱水,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配合使用止泻剂和抗菌消炎药,止痢,防治细菌继发感染。
由于本病经常与多种疾病同时出现,所以一定要做好诊断,对症入药。那么猪轮状病毒病的病因,猪轮状病毒的防治措施就介绍到这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7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