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公羊养殖技术 公羊种羊不生应尽快陶肽,不应耳作为种养来饲养。养羊的目的是为了经济效益,而作为种公羊优为重要,俗话说母羊好一窝,公羊好一群。作为养值户,我们要非常细心观察母一只羊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损失降到最小范围,让利益最大化 2. 种公羊怎样饲养 1.种公羊应该和母羊分圈饲养。 2.要集中配种,每次配种可以集中在一个月之内。把公羊放到母羊群里,一个月之内,所有的母羊应该都可以怀羔。 3.种公羊的饲料要科学配比,营养水平要好一些。在配种的时期可以灌服生鸡蛋,每日1到3个都可以。 4.总公羊的圈舍要结实一些,特别是圈门。种公羊喜欢顶能够活动的物理,他顶的时候纹丝不动,它就不会再订了。 5.各种疫苗和驱虫要做好。 6.如果种公羊在第一个配种期的产羔质量和数量都比较好,就继续留用。如果是产羔各方面都不好,就淘汰掉。 7.羊群比较大的情况下,种公羊,在两只以上要做好配种记录,哪怕是简单的记录。好辩明哪只种公羊繁殖效果好,哪只种公羊不好。 3. 育种羊的养殖技术 动物育种的本质是提高有利基因(目标性状)的频率。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以农业动物遗传改良为总体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 即针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我国养殖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与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将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深入研究农业动物的主要经济性状遗传规律和形成机理,种质资源生物学评价,畜禽、淡水养殖动物繁殖育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培育畜禽和淡水养殖动物新品系(种)。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猪、牛、羊、家禽和淡水鱼类等 4. 种公羊饲养 羊的饲养方法及配料如下: 1、选址:如果生长环境较窄的话,会影响羊的生长,所以应在地势较为开阔的地方建立羊舍;同时,羊舍所在位置的通风性以及排水性要好;在羊舍的周围要有丰富的牧草资源以及水资源;羊舍所在的位置交通也需便利。 2、建立羊舍:羊舍需要有良好的通风性以及采光性;需要对羊舍进行划分,母羊、公羊和羔羊都应有专属的羊舍;还需要做好羊舍的保暖工作。 3、合理选种:目前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羊,以育肥羊为例,在选择幼羊时,应选择安静温顺的羊,而不应该选择活力大,经常跑动的幼羊。 4、饲养管理:要合理搭配饲料,应以粗饲为主,精饲为辅;应选择在每天早晚温度不高的时候对羊进行补饲;同时,还应该保证羊每日饮入了充足的水量。 5、科学养殖:当育肥羊在幼羊期的时候要提高草料的比例,而当它成年后则要多喂饲料;若想要提高育肥效果,可以对羊进行圈养。 6、日常管理:对于一些进食较小的羊,可以饲喂一些促进消化的药物,提高它们的食欲;若时想达到快速育肥的效果,要以精饲为主,并搭配适量草料,为羊提供充足的营养。 7、防治疫病:应定期的对羊群进行驱虫工作;定期要打扫羊舍,让羊舍保持干净温暖的状态;需要及时清理掉羊的排泄物,以免让排泄物污染了羊舍。 5. 繁殖羊养殖技术 羊饲养的方法 羔羊一般在3.5月龄离乳,离乳直到第一次交配繁殖的羊叫育成羊,月龄约3.5-6个月,羔羊离乳后,根据生长速度越快所需营养越多的规律,应分别组成公母育成羊群,其饲养标准高低不同。离乳后的育成羊在最初几个月,当营养条件良好时,每日可增重250g以上,每日所需精饲料(玉米50%,麸皮30%,豆20%)250g,随体重的增加,对所需的精饲料也有所增加。 小尾寒羊在生后第一年的生长发育最旺盛,如这一时期饲养不良就会影响其一生的生产性能,如体狭而浅,体重小等。因此,预期增重是育成羊发育完善程度的标志。因此要定期测重以检查发育情况,称重要在早晨未喂前进行。 刚离乳的育成羊正处在早期发育阶段,如果饲养条件好,管理得当,平均日增重可达250g-300g以上,保证这一时期的合理增重主要靠放牧。夏季上午可早出早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多休息,放牧距离不可过远,每天要补精饲料,可按体重1%添加(不论任何季节精饲料每日都不得低于体重的1%)。为防止寄生虫病,应尽量避免在低洼潮湿的草地放牧。秋末冬初,放牧时主要防止羊跑秋青,吃不到好草时,应适当补给干草、青贮料或其他饲料。冬季尽量补充营养,原则上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每天除放牧补饲外,还应投一次夜草。白天尽量坚持放牧,以提高采食量,增强体质。春季主要控制跑青,从干草到青草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不可突然更换。 1、配种前和妊娠前期的饲养 小尾寒羊的配种期因各地自然条件及饲养管理的好坏而有早迟(一般为7月龄),在配种前1-1.5个月,应把繁殖母羊放到最好的地上饱食牧草,并视个体营养情况给予适当的短期优饲,繁殖母羊在较高的营养水平下(以八成膘为宜)可以促进排卵,发情整齐,产羔期集中,多羔顺产,便于饲养管理。 2、妊娠后期母羊的饲养 妊娠后期的母羊除维持本身营养外,还需供给胎儿生长的营养。因此,对妊娠后期的母羊要适当增加精料。 配种时营养良好的母羊,到分娩时应增重10-15公斤,所以在妊娠期,尤其是妊娠后期更应增补优质饲草饲料。对大群饲养的羊群,应按营养水平加以区分。 妊娠后期的母羊,要让其适当运动,有助于母羊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在日常管理中,对腹围大、行走慢的母羊要特别注意出入羊舍和放牧时须防拥挤,放牧时不要过劳,且要压住羊头,不要紧迫急赶,临近分娩的母羊要适当减少放牧里程,防止跳沟及滑倒。 3、哺乳母羊的饲养 羔羊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其唯一食物是母乳,为促进母羊泌乳,有必要增加其饲养标准及饲喂定额。母羊的泌乳力通常是以羔羊生后20-30天内平均日增量表示的。在此期间,羔羊每增重1公斤需4.3公斤羊奶。生后20-30天内的羔羊体重乘以4.3即为母羊的泌乳力。又据测定,羔羊每增重100克,可需36克消化粗蛋白质,1.9克钙,1.2克磷。 生产实践表明,母羊在春季哺乳最易掉膘,迫切需要补给充分营养。哺乳前期可用大豆磨汁加水煮成豆浆饮用,对恢复母羊体力和促进泌乳有良好的效果。待当年能采食较多草料时,再逐渐降低母羊的饲养标准。 在天气炎热时,要在早晨、傍晚和夜间放牧,力求母羊在哺乳前期不掉膘,在哺乳后期保持原有体重或增膘。这是哺乳母羊饲养成功的关键,也是羔羊培育的保证。 总之,在整个哺乳期内,给予母羊丰富而完善营养是十分必要的。 羊繁殖的方法 (1)纯种繁育:即同一品种内的公母羊间交配的方法。其作用和目的是,保持和发展该品种的优良品质,增加品种内优 秀个体数量。它包括近交系繁育和品系(族)繁育。 (2)杂交繁育:指两个以上不同品种或不同种等公母羊间的交配方法。其作用和目的是,迅速改变低产羊为高产羊,获得与原来亲本品种不同的优良后代,改变原有羊群的基本方向,进而创造出新的品种。 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是育种工作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没有纯种繁育,就产生不了优秀纯种羊,杂交繁育的杂交效果就无法巩固;而通过杂交繁育,品种的改良作用能够充分发挥,由于杂交改良创造了新品种,又为纯种繁育扩大了出路,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纯种羊。 小尾寒羊繁殖率的措施 1、繁殖率强是小尾寒羊的突出特点,在饲养管理中,利用小尾寒羊常年发情,缩短繁殖周期,掌握一胎多羔技术,提高繁殖率,是饲养小尾寒羊获取收益的关键所在。影响小尾寒羊繁殖率有许多因素,有单一因素,也有综合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只有对诸多因素正确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才能获取最大的产出。 2、双羔或多羔具有遗传性,在选留种公母羊时,其上代公母羊最好是一胎双羔以上的后备羊群中所选出的。这些具有良好遗传基础的公母羊留作种用,能在饲养中充分发挥其遗传潜能,提高母羊一胎多羔的机率。 3、加强种羊营养是提高繁殖率的重要措施。充足的营养使种羊有健康的体况和适度的膘情,公羊保持旺盛的性欲,配种时精液中精子数量多、活力强、受精能力高;母羊可以常年发情,配种妊娠后体质健壮胎儿发育良好,产后奶水充足,羔羊出生重大,成活率也高,同时母羊产多糟糕的机率就会增加。因此,饲养小尾寒羊无论放牧或舍饲,都必须喂给充足的混合精料。种公羊在非配种期要求每只日喂混合粗料0.5―0.6千克,配种期每只日喂混合精料0.8-1.0千克,粗饲料1.7-1.8千克;母羊每日喂混合精料0.3-0.4千克,妊娠母羊随妊娠天数的增加(尤其后期),还应逐渐增加精料给量。精饲料中必须含有足量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矿物质,并保证充足的饮水。青绿饲料对种羊尤其重要。因为青绿饲料可以弥补精粗饲料中营养不足的缺陷,对提高公羊的精子密度和活力,促进母羊体内卵子的发育成熟和多排卵,增加产多羔的机率,促进妊娠母羊体内胎儿的发育和成长,保证产出羔羊初生重大,成活率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6. 种羊饲养技术 养羊技术 (羊舍搭建)1、养殖场的搭建主要使用,水泥,钢筋,砖瓦,木料,石材,等物品进行搭建工作,羊的圈舍搭建过程中主要注重的就是通风和保暖这两种问题,通风系统好羊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很好控制,羊生病的几率也会降低,保暖性能好的羊舍可以在冬天或者是雨水多的季节里让羊有更好的生活环境,羊的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很多,还有一点就大家一定更要注意就是养殖场地不能搭建在地势低洼的地块上,地势低洼的地块很容易出现积水,这样羊舍的湿度就会提高,羊很容易得皮肤性疾病,搭建完成后要进行消毒工作。 ?(羊舍消毒)2、羊舍搭建完成后要做好消毒工作,彻底的消毒对羊初期的生长很有好处,羊舍内的地面要使用药粉进行泼洒,墙壁和顶喷使用喷雾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建议大家在使用熏蒸的方式对羊舍内的死角进行消毒,熏蒸过程中要做好羊舍的封闭工作,提高熏蒸消毒的效果,熏蒸的时间要控制在8小时至10小时,然后打开圈门进行通风放气,减少药物的残留,一切工作都完成后等待放养。 ?(圈外修饰)3、羊舍搭建完成后还要对圈外进行改修工作,圈外要使用铁丝网隔离出比羊舍打出3倍左右的面积作为羊的活动场所,隔离网还可以起到一等的保护作用,防止外来的家畜进入圈舍内,隔绝因外界因素引发的传染病,圈外的地面要使用沙土进行铺垫,把坑洼不平的地面变的平整干净,防止活动场内出现有积水的情况,不然羊饮水这样的积水会出现腹泻等问题,对养殖极为不利,一起都准备完成后可以进行放养。 ?(种羊选择)4、羊的品种选择是非常重要,要根据你所养殖的发展方向来决定羊的品种,羊可以分为,肉羊,产崽羊,产毛养,这三大种类,要结合当地的气温情况来决定养殖的品种,种羊要选择腰背平直,腹部不能有下垂,身形匀称,食欲旺盛,这样的种羊作为首选,购买完种羊后要及时的运送回羊舍进行养殖工作。 ?(日常管理)5、种羊购买完成后10天至15天进行一次疫苗的拨打,每天保证有充足的饲料供应,羊舍内要每天进行定时的清理保证羊舍内的卫生环境,降低养因为环境而生病的可能,每天要喂食3次,15天至20天进行一次消毒工作,主要是针对食槽,水槽,喂养工具进行消毒,羊舍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5度至25度之间。 ?(注意事项)6、羊饲养过程中主要注意好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加强羊舍内的卫生,充足的饲料供应,做好疫苗的拨打,这样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7. 养繁殖母羊技术 自然交配是养羊业中最原始的配种方法,这种配种方法是在山羊的繁殖季节,将公、母羊混群放牧,任其自由交配。 用这种方法配种时,节省人工,不需要任何设备,如果公、母羊比例适当(一般1: 30左右),受胎率也相当高。但是,用这种方法配种也有许多缺点: ? ? ? ?①由于公、母羊混群放牧,公羊在羊群中追逐母羊交配,故影响羊群的采食抓膘,而且公羊的精力消耗也很大; ?②无法了解后代的血缘关系; ?③不能进行有效的选种选配; ?④另外,由于不知道母羊配种的确切时间,因而无法推测母羊的预产期,同时由于母羊产羔时期拉长,所产羔羊年龄大小不一,从而给管理上造成困难。 ?由于自由交配省时省力、技术要求不高,尤其对技术、设备、劳动力等条件不足的地区仍然是普遍采用的配种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利用家畜性行为特点,在繁殖季节,将几只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和精液品质良好的种公羊同时投入繁殖母羊群中,公、母比例为l: ?(80~100),让公、母羊自由交配,但是每天必须将公羊从母羊群中分隔出来休息 半天,并且进行补饲,保证其配种需要的营养。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十分理想。 8. 种公羊怎么培育 如果母羊或公羊非常优质,想保存父代母羊或公羊的优良基因,同一窝母羊和公羊交配有利于基因提纯,或用一窝种最好的母公羊和父代或母代交配都是可以的,适合科研或养殖基地对羊新品种的培育,但是平常养殖的商品羊不适合,因为近亲交配小羊得病率高,经济效益就会损失。 9. 种公羊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养殖黑山羊预防疾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修建羊舍要利于羊群安居,利于防病、积肥。因此地势要高燥,有良好的水源,便于排水、避风,并且是向阳的地方。 2、注射疫苗:在养殖的同时注意搞好羊预防注射。接种羊三联苗或五联菌(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羊黑疫、羔羊痢疾)。注射前要仔细检查瓶口和胶盖的封闭是否完好,注射部位要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后才可注射,疫苗应冷冻保存,已稀释的疫苗限在4小时内用完。 3、定期驱虫。驱虫是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措施,要根据本地区主要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合理选用驱虫药物,定期驱虫。 4、黑山羊饲养中注意的细节比较多。放养早上有雾水,羊吃了会拉稀,放羊不宜过早,等太阳出来晒干牧草上的露水为宜。 5、黑山羊要饮水补盐,长期饮水不足,不利于消化,代谢物的排出也要受阻。一般黑山羊每吃1千克干料,约需水2千克。所以,饲养户应供给黑山羊充足的清洁饮水,每天保证饮水2~3次。不能饮用沟塘水和地沟水,以免寄生虫的侵害和中毒,水中加入2-3%的益富源动物食用菌液,补充益生菌保健肠胃,促进消化,抑制病菌杂菌,提高免疫力,预防肠胃疾病。 6、黑山羊很贪吃盐,缺盐的黑山羊就不爱吃草,会掉膘,幼羊的生长会停滞。因此,黑山羊饲养户要每周补盐2~3次,每次10克,单独喂或拌料喂,或加在水中饮用都可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7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