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肝胆综合症是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主要症状,流行季节主要从6月份开始一直到10月份都有发生,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鱼、鲫鱼、草鱼、斑点叉尾t、乌鳢、虹鳟、团头鲂、青鱼、罗非鱼,也常见于鳖。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鱼类患有肝胆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防治?
鱼类肝胆综合症症状:
伴随气温的升高,鱼类开始进入生长旺季,食欲旺盛。但投料过量导致鱼类难以消化,加重了肝胆的负担。过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而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妨碍正常的机能。
其主要病变部位是肝脏,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统称肝胆综合症。
引起鱼类肝胆疾病的原因: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
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饲料营养不适合鱼类营养需要
高蛋白饲料易诱发肝脏脂肪积累,破坏肝功能,干扰鱼类正常生理生化代谢。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会引起鱼类糖代谢紊乱,造成内脏脂肪积累。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
3、饲料氧化、腐败、发霉、变质
脂肪是易被氧化的物质,脂肪氧化产生的醛、酮、酸对鱼类有毒,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
4、维生素缺乏
如胆碱、VE、生物素、肌醇、VB等都参与鱼体内的脂肪代谢,缺乏上述维生素均会造成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中积累,诱发肝病。
鱼类肝胆疾病防治方法:
1、利用冬、春鱼类生产的空闲季节彻底清塘以杀灭水体和淤泥中病原体。
2、在鱼类生产季节,除了春季“大麦黄”和秋季“白露”两次预防用药时,用敌百虫类的杀虫药,其余时间不要使用这些杀虫药,以免长期使用在鱼的体内形成大量积累而影响鱼的体质。
3、投喂配合饲料的养殖户,应每天适当投喂一些水草或苏丹草等植物性饲料,以补充鱼类对维生素和组纤维的需求量,如果投喂植物性饲料困难,可选择定期用维生素拌饵投喂,因为维生素的投喂一方面可以使鱼类摄入的营养均衡;另一方面维生素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这样做可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以上就是“鱼类患有肝胆综合征,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防治?”。鱼类肝胆综合征很容易被误认为其他疾病,从而导致用药错误,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治措施。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