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粮食价格变化与粮食加工和经营企业的效益密切相关,为粮食加工和经营企业高度关注。本文以黄淮冬麦区2家全国排前5名的小麦制粉企业2022年6月至2022年5月到厂收购价格为基本数据,分析了年度国内小麦价格变化趋势,讨论导致价格变化的可能因素,探索小麦价格变化的表征手段。
趋势分析认为,年度度企业收购小麦价格呈线性上涨趋势,年度平均涨幅为26.2%;瀑布图分析显示,年度内出现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及企业B1次失常性收购报价。
关键词:小麦;收购价格;制粉企业;变化趋势
从2022年初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以来,全球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陆续受到冲击,导致生产和物流受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引发通货膨胀,使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最近发生的俄乌冲突,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制裁措施,加剧了全球能源冲击和粮食危机,通胀压力普遍增加。食品价格显著上涨和饥饿人口快速增加,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2022年5月4日发布的《2022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2年有53个国家或地区约1.93亿人经历了粮食危机或粮食不安全程度进一步恶化,比2022年增加近4000万人,创历史新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6月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57.4点,环比下跌0.6%,但同比仍高出22.8%。虽然5月食品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但小麦和禽肉价格上涨。小麦价格环比上涨5.6%,同比上涨56.2%。受此影响,谷物价格指数环比上涨2.2%。
在此国际背景下,国内的粮食安全一直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与粮食加工和经营企业的效益密切相关,为粮食加工和经营企业高度关注。本文以黄淮冬麦区2家全国排前5名的小麦制粉企业到厂收购价格为依据,分析了2022/22年度国内小麦价格变化趋势,讨论导致价格变化的可能因素,探索小麦价格变化的表征手段,仅供粮食加工和经营企业参考或借鉴。
结果分析
企业A 2022/22年度收购的小麦从2022年6月份平均1.276元/斤涨到了2022年5月份的1.63元/斤,涨幅为27.7%,涨幅符合线性增长趋势(图1)。年度收购小麦价格的瀑布图显示,期间有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图2)。
企业B 2022/22年度收购的小麦从2022年6月份平均1.289元/斤涨到了2022年5月份的1.606元/斤,涨幅为24.6%,涨幅符合线性增长趋势(图3)。年度收购小麦价格的瀑布图显示,期间也有6次明显的价格波动(图4)。
将企业A和企业B的数据合并到一张趋势图后,二者的数据和预测曲线基本重合(图5),只是企业A 2022年5月份的平均价格稍高(1.63元/斤),使得二者的瀑布图在尾部有所差异,即企业A的尾部趋势较高(图2、图4)。企业B在3月3日前后出现了异常收购价格高值(图5),这可能会对售粮方的市场心理预期产生影响。
讨论
2022/22年度企业收购小麦价格呈线性上涨趋势,涨幅可能是近年来收购小麦价格变化最大的一年。两家企业年度平均涨幅达到26.2%,使企业收购小麦的价格突破了1.60元/斤,且在高位波动。即使是2022年夏收农忙季节,企业收购小麦价格也没有大幅下降,仍然大幅度高于往年同期的收购价格。
企业收购小麦价格瀑布图显示,2022/22年度企业收购小麦价格出现了6次明显的波动性上升。6月份的价格波动上升与多渠道粮食收购主体介入,以及明显的时间价格差异有关。7月下旬的价格波动上升与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遭遇持续性的暴雨灾害有关。10-11月份的价格波动上升与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的秋涝、小麦播种困难或推迟播种有关;也与某部委发布通知引起市民顾虑,导致市场出现抢购米面油热潮有关。2022年初的价格波动上升与多地疫情防控和对小麦秋播质量差和苗情弱,以及播种面积不足的担忧有关。2022年2月24日爆发的俄乌冲突对国际粮食供给体系的影响也对国内的粮食价格造成了波动性上升。第六次价格波动上升持续时间较长,这与疫情防控造成供应链不畅和经济活动明显减弱有关。
2022年夏收小麦入库季节,由于小麦保护价远低于市场价,多地未启动保护价收购,使地方储备明显减少。2022年小麦播种季节遭遇连阴雨,导致小麦晚播或部分地区错过播种季节;华北部分地区夏初高温干旱,小麦大幅度增产的可能性降低。俄乌冲突的持续和战争何时结束的不可预见性,加上部分小麦主产国遭遇极端天气,使国际粮食危机加剧。这些因素给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采购粮食将会带来舆论和经济压力。
预计下一年度,如果饲料粮不能得到有效保障,或玉米价格高企,小麦进口数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国内市场小麦价格的稳定性和价格走势。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71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