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蝎子养殖密度怎么样,饲养蝎子 :在山洞里不能养蝎子 (1)蝎子的逃跑能力很强,只要稍有空隙就可能 跑光。因此,饲养过程中要勤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补。 ? (2)选留蝎种时,要注意避免近亲留种繁殖,以免发生蝎种逐年退化。 (3)蝎子的天敌甚多,鸡、鸟、壁虎、猫、蚂蚁 等均可危害蝎群。若发现天敌要及时捕杀。要严禁蝎子接近杀虫农药,以免中毒死亡。 (4)疾病防治:黑肚病一症状是蝎肚发黑,膨胀而死。病因是湿度过大。发病后要及时隔离和降低湿 度。蝎鼠病一在蝎的足部或腹胸部的两侧有黄粉末状 的寄生虫(螨菌〉潜伏,发现后将病蝎隔离,并可用微 量漂白粉溶液喷洒蝎窝。 2. 蝎子养殖密度怎么样,饲养蝎子多少 据悉将温度控制在28℃-32℃,密度控制在2000-3000只/立方米。饲料一般在天黑之前1个小时投放,以各种节肢动物为主,如蟋蟀、蚂蚱、土元、蚯蚓、黄粉虫(面包虫)等。投喂的次数根据天气确定,如28-39℃每天投喂一次;20℃以下不喂饲料。投喂时直接把饲料均匀撒在蝎池的蛋托上或者蝎池内即可。 3. 盆养蝎子的密度多少合适 2~3龄蝎子8000只左右,4~5龄蝎子4500只左右,6龄蝎子3000只左右,成蝎2000只左右。 4. 蝎子的养殖条件 蝎又名“全蝎”、“全虫”,既是-种珍贵的中药材,又是餐桌上的上等佳肴。其市场需求量日趋增大,尤其是养蝎提毒,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其关键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1、设施 蝎子的饲养方式-般有以下3种: A、盆养或缸养,本法便于操作管理,适于初养者,只要用1个内面光滑的盆或缸,在其底部铺上3厘米的老陈土或盐碱土,土层上摆-些有孔隙的旧木造成的潜伏巢穴,在盆或缸上盖上有孔的盖即可。 B、薄膜围壁式饲养池,池壁用砖砌成,高40厘米,面积不限。墙内壁用塑料薄膜覆盖,薄膜接缝外需粘牢,不让蝎子逃出,薄膜要经常揩擦,保持干净和光滑, 池内要堆积瓦片、石砾、石块,上盖土层,造成适合于蝎子栖息的洞穴,池内可以栽种杂草树木,蝎子的攀缘和钻缘能力很强,所以,建池时,要充分考虑如何防止 蝎子逃窜。 C、室内养殖。可将室内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约占整个区的1/3)。内放碎石块、瓦砾,在上面设计1个15厘米深的蝎窝区,用玻璃垂直插于整个蝎窝区四周,地下5厘米,地上15厘米构成防逃墙。 2、饲料 蝎子是食肉动物,其饲料来源有以下4种。 A、黑光灯诱虫。晚上用黑光灯诱捕蚊子、夜蛾、蝼蛄、叶蝉类等昆虫供蝎子食用; B、捕捉小虫。豆丹、菜青虫、蜗牛、蝴蝶、蚱蜢、蝗虫等都是蝎子最好的饲料,也可捕捉其它小动物; C、配制饲料。在初春昆虫不足时,及入冬前蝎子旺食期,可供给新鲜的牛羊肉、鼠肉、兔肉等,它们都是蝎的美味佳肴,喂时肉要切碎。喂蝎的饲料-定要新鲜、无毒、无腐败; D、人工育虫。可用米糠等原料培育黄粉虫作为部分饲料来源。 3、饲养 分养是人工养蝎的-个重要环节。这样既可避免蝎子大小、强弱互相残食,又可根据不同龄蝎子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仔蝎应注意防逃,因此时蝎子出逃能力最 强。生长蝎处于-生中生长发育最快阶段,应供给充足饲料。成蝎应注意雌雄比例,-般以1雄3雌为宜。分娩后要及时分离,以免成蝎食仔。 当外界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蝎子进入冬眠,冬眠区温度不要低于0℃,因此,设计养蝎设施时要挖1个深50厘米的冬蓄区。若发现温度偏低,可在窑口或缸口 覆上草帘以防蝎冻僵。冬眠区湿度应保持在15%左右。蝎全部进入冬眠区后,用木盖封严,防止老鼠进入,若防护不当,-冬之后有被老鼠全部食尽的可能。 蚂蚁是蝎子的主要天敌,在饲养场,应用猪骨诱集蚂蚁后消灭,还应防止啮齿类、青蛙、蟾蜍、蜥蜴和鸟类进入。 5. 蝎子的养殖密度 了解蝎子的习性,培养好种蝎,以合理的密度进行放养,并合理投喂饲料,并根据年龄分养,同时控制好温度。 6. 蝎子好养殖吗一般要多少温湿度 蝎子怎么养 1、饲料关:饲料是蝎子生长的基础,蝎子多以肉食性动物为主,如蜘蛛、蚯蚓、蟋蟀等,蝎子的食量很小,吃食1次,能顶3天。投食量过大,会出现食饵腐烂,使蝎室空气污染致使蝎子死亡。近年来,许多养殖场用黄粉虫喂蝎子效果较佳。另外,要在蝎房内放置海绵或玉米芯等吸水力强的物品,以供蝎子饮水。 2、温度、湿度关:温湿度是养殖蝎成败的关键,蝎子一般在16℃~38℃以内活动,10℃以下处于休眠状态,25℃~30℃为佳养殖温度,唯产仔时温度需要35℃,达不到这温度,蝎有仔也不产。-5℃以下有致死的危险,超过38℃则会温度过高而出现死亡现象。所以,应根据蝎子的需要来控制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同时,湿度应控制在50%~75%之间。 3、繁殖关:及时繁殖分养是提高蝎子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蝎子是卵胎生,7~8月繁殖。一只雌蝎能产8~40只,产卵2分钟后,卵壳见风崩裂,即爬出小蝎子。大蝎子用尾巴把小蝎子扶在背上,头向里围成一圈。同类型的蝎子要及时分开饲养,避免某些母蝎产仔后受冲击而出现甩背现象和产仔后食幼蝎现象。仔蝎在8~11天爬下母背后要和大蝎、母蝎分开,另放器皿内养殖,投放些很小的黄粉虫或加些用麦乳精、葡萄糖拌过的肉酱,以保证幼蝎的成活率。孕蝎产仔后,身体消耗过大,应和群体蝎子分开,创造良好的饮水和吃食条件。 4、防逃关:蝎子逃逸不仅影响养殖效益,而且会给周围环境带来难以预料的损害。养蝎无论采取盆养、池养或箱养都要在防逃上下功夫。目前看来,用玻璃池和盆养的保险系数大。池养可在水泥池上镶上玻璃条以防逃,箱养可在四周贴上透明胶布即可。另外,不能在蝎房周围20m内放农药、卫生球、香菊精等刺激性较强的物品,不能有强烈震动和较大声响,必须保持蝎房安静、清洁。 5、防敌害关:虽然蝎子具有一定的攻击力和毒害力,但在其天敌面前却又显得不堪一击,往往成为其美食。蝎子的敌害主要有老鼠、蚂蚁、公鸡、蛇等,养殖过程要注意预防。 7. 蝎子养殖密度怎么样,饲养蝎子可以吗 (一)仔蝎的生长发育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温度必须控制在30-35℃,空气相对湿度必须调节在65%-80%之间,也就是蝎窝的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才合适。在这样的温湿度范围内,仔蝎的蜕皮生长既快又顺利。 (二)饲料多样化,黄粉虫、无菌蝇、小蟋蟀、地鳖虫幼虫、湿湿虫、羊奶、牛奶以及玉米面、谷糠等粮食饲料所生的小白蛀虫都是仔蝎的优质饲料。仔蝎的投食量,应保持剩而有余,以利于仔蝎吃饱吃足和蜕皮、生长的需要。用羊奶和牛奶喂仔蝎,可将玉米芯用奶液浸湿放在蝎窝内让仔蝎吸吮,干后即换。 (三)仔蝎养殖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仔蝎的成活和生长。饲养密度过大会影响仔蝎的蜕皮和发育。合理的饲养密度为每立方米投放2-3龄蝎3000只;2-5龄蝎1500只;6龄蝎1000只。 (四)仔蝎蜕皮时要求绝对安静。 8. 养蝎子需要多大面积 一、繁殖技术 1、引种:挑选色正、光亮、活泼、个大、健壮有力的蝎子。 宜在春、秋两季引种,春季温湿度适宜蝎子运输,密度大些也不会造成途中死亡;春末夏初引种便于当年产仔;而秋季引种繁殖的仔蝎来年长得快,死亡率低。 2、种蝎投放:母蝎一次交配可终生受孕产仔,但如次年失配,仍会产仔质量,仔蝎较弱且成活率低。 人工养蝎宜年年投种,雄蝎宜为青年蝎,体强壮,年年更新,令其交配,避免近亲繁殖退化,投放季节一般在4月下旬或7月份。 3、放养密度:要根据蝎龄、养殖方式和窝的设施情况而定。 一般每平方米可养仔蝎3000只,青年蝎1500只,成年蝎800只,种蝎600只左右。 每立方米放坯或砖瓦300块左右。 (孕蝎300只为宜)。 合群前一周内需分别喷洒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投放合群后能互相认同。 4、蝎子的交配:雌雄比例为2:1,即“二母一公”。 一条雄蝎一次只能和1至2条雌蝎交配,特别壮的最多也只能闪配3条雌蝎。 之后,雄蝎要待3至4个月后,才能再次同雌蝎交配。 一条雄蝎一年仅有两次交配期。 在8至10年左右的寿命中,只有6至8年的交配的能力。 每次交配后的雄蝎有1%会自然死亡。 蝎1胎可产20至40只左右,平均30只左右。 5、交配期和产仔后的养殖:蝎在交配、产仔期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要加强饲养管理,使其恢复体力,促使胚胎发育成长,雄蝎能继续与其它母蝎交配。 雌蝎在产仔前进食量小,但要喂足喂好,以便以分娩时保持体力。 产仔前不爱活动,产仔后在负仔期间一般不吃不动,只全神贯注地伸出两只触肢,竖直尾刺,保护着背上的仔蝎,这时,母蝎的感觉器官特别灵敏,产后10天左右仔蝎离后,母蝎开始觅食,应及时给其充足优质食物,使其迅速恢复体力,为再次交配和繁殖打基础。 大小蝎要及时分离(分离方法有三种):一种在繁殖后期,夜间进行观察,发现有前腹部干瘦的母蝎外出活动时,这即是繁殖后的母蝎,用竹镊或筷子将其出活动时,如此连续进行几个晚上,就查将大小蝎分离开。 此法适合小规模试养;另一种是饲养面积大、数量多的,可搞“自动分离滑梯”,将大小蝎自动分离开。 自动分离滑梯是大蝎池上建一个小池,小池高出大池25厘米,小池前边设一玻璃挡板,玻璃挡板与小池地面留一细缝,只有小蝎子能通过此细缝入池,从而使大小蝎分开;再就是将临产孕蝎或已产背仔的母蝎放进小瓶、盒进行单独管护,及时分离。 二、饲料 1、备食原则(1)蝎子喜欢吃(蝎子喜食含蛋白质高而脂肪低的体软多汁的昆虫幼虫)。 (2)投入蝎窝内能较长时间与蝎子生活在一起,且又不污染环境。 (3)来源丰富,价格低廉,能满足供应。 黄粉虫、蚯蚓、土元等较为理想,并易饲养繁殖。 见下表: 2、饲料来源(1)灯光诱捕法。 灯下装一集虫漏斗,漏斗下口通入集虫箱,诱捕季节一般从谷雨至霜降。 (2)食饵诱捕法。 凡是阴暗潮湿并有食物碎屑的地方都大量栖息潮虫,所以在潮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将搪瓷盆卧放到地下,沿口和地面相来,内放饲料、菜叶等,就能诱捕到潮虫。 9. 蝎子养殖需要多大面积 30平方可以养10000只蝎子。 每平方米养殖2 – 3龄蝎3000只,4 — 5龄蝎1500只.6龄蝎800只,种蝎600只。蝎窝 内放土坯,要有空隙,以便于蝎子栖息和繁殖。【简介】蝎子是蛛形纲动物,蜘蛛亦同属蛛形纲。它们典型的特征包括瘦长的身体、螫、弯曲分段且带有毒刺的尾巴。 10. 蝎子好养吗养蝎子的全部过程 好养。 养蝎子时要注意小蝎子成长发育中的关键时期——冬眠驯养,这也是蝎子的第一个生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发育程度好坏直接影响蝎子之后的一生,由于冬眠驯养时蝎子的身体更加柔嫩,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需要人工把湿度控制在四十到六十度,养蝎子的盆子周围最好敷上一些瓦罐用来遮阳。 11. 室内养殖蝎子怎么样 近年来,由于药用全蝎畅销,促使人工养蝎在全国各地兴起热潮,但真正养好蝎而致富者却寥寥无几,赚大钱的都是些种蝎经销者。恒温养蝎,是一种科技含量很高的养殖法,但技术尚不完善,那么,怎么才能养好蝎并能赢利?现将养蝎实践经验介绍如下: 一、温度:人工养殖,冬季加温打破蝎子冬眠习性,温度保持在28℃~35℃时活动最旺,食欲最强,生长快,蜕皮也顺利,交尾(配)现象多,繁殖能力增强,这是高产养蝎的关键所在。若气温超过39℃就会出现与冬眠类似的现象,称为“夏眠”,所以室内养蝎必须把温度控制在39℃以下。冬眠时,最好保持在3℃左右,可降低体内消耗能量,减少开春起眠后的死亡率。 二、湿度:人工控温养蝎,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65%~85%。另外对蝎窝内的土壤湿度也应重视,保持8%~15%,适于生长发育;低于5%时生长缓慢,发育停止;高于20%时出现死亡。 三、饲料:从多年来的效果来看,以地鳖虫为主饲料经济效益较好。把即将孵化的地鳖卵投入小蝎窝中,小蝎可随时捕食刚孵出的地鳖虫,雌地鳖虫可留种,也可作为中药材出售,一举双得。其次为黄粉虫、米虫等。 四、孕蝎:发现母蝎腹部肥胖、透过腹壁可见到腹内有黄白色大米粒状的胚胎,说明将要分娩,应挑出来单独放在小容器内或特制的产房池内饲养,温度保持35℃~38℃。孕蝎产仔期要喂足小型昆虫类食料,减少因饥饿而吃掉仔蝎,不能喂较大的肉食性昆虫,因这些昆虫也会吃掉仔蝎。 五、商品蝎:从仔蝎生长到6龄至成蝎出售为商品蝎,体长4厘米以上。养商品蝎可单喂价贱宜养的黄粉虫,另加些水果类植物添点水分即可。商品成蝎的简单加工法:把活蝎放进清水内,让其吐出腹内未消化的食物,然后冲洗干净,每公斤蝎子加食盐300克,水量加至淹没蝎子,煮至全身僵直背见抽沟,腹瘪即可。捞出放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即成药用商品蝎。 六、种蝎:蝎种的选留直接关系到产仔率及成活率,初养者购进的如果是野生或成(商)蝎,应在饲养过程中选留种蝎。以6龄蝎(脱过5次皮)、体长4厘米以上,活泼、食旺、适应性强的作为选留对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6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