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2022年中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丰收的背后,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贡献了近32%的产量。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地改变了中国粮食不能自给的现状,使中国人民牢牢地将饭碗端在自己的心里,消除国外卡中国粮食进口脖子的现象,提高了中国在世界粮食领域的话语权。而且,杂交水稻在亚洲、非洲以及其他洲的广泛推广,对全球粮食增长、以及解决全球粮食饥荒、解决贫困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杂交水稻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因为杂交水稻让中国粮食实现了自给,可让各级政府腾出了更多精力大力支持企业发展以及推动其他经济业态的发展,也使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物质基础。
要确保中国未来粮食自给自足,国家还应该继续袁院士的杂交水稻研究,争取杂交水稻产量更高,且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和土壤环境下种植。政府出资在相关粮食领域的科研力度不能减,允许政府或民间对粮食的各类研发,尤其是在小麦等主产粮食领域继续加大研发力度,让中国完全提高粮食自给率并有一定数量的出口,使吃饭问题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同时,合理配置粮食种植,提倡节约用粮,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杂交水稻已成中国的骄傲和一张国际名牌,全球100多个国家约4000多名研究人员来中国学习杂交水稻技术,无疑对世界粮食产量大幅增长、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上世纪五、六年代出生的人,应该感触是最深的,由于粮食产量不高,经常吃不饱饭,忍饥挨饿是常有之事,不少人因为粮食不够吃而陷入营养不良的身体状态。同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由于一年粮食只够吃半年,还有半年没有着落,就只得离家到其他粮食产量多的地区去乞讨,每逢重大节假日,乞讨人员更是络绎不绝。这是那个时代人民最深刻、难以忘怀的、也是最痛苦的记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