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蛇,大部分人肯定都是浑身一颤,即便是没真正见过的,在看电视或者纪录片的时候也会感到害怕,颇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意味。而对于黄鳝,吃过的人知道它的美味,没吃过的人也不会觉得它恐怖。
过了冬天,春分节气以后,农民就开始准备春耕了。在气温回升相对较快的南方,农民种的庄稼大多数都是水稻,在栽水稻之前,农民要提前翻耕农田来保证田地的松软,这个时候就会翻到各种小鱼小虾,泥鳅和黄鳝也很常见,如果运气好、翻到许多黄鳝的话,当天的晚饭就可以加餐了。
黄鳝和蛇长得很像,论品种的话它属于鱼类,所以黄鳝也称为鳝鱼。作为一种鱼类,黄鳝的栖息环境十分湿润,它们喜欢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湖泊这些淤泥质水底层,并且在这些地方建自己的洞穴。虽然它们的洞穴在水下,但是当水里含氧量不足的时候,黄鳝就会将头伸出水面来补充氧气,因此,为了方便,黄鳝的洞穴大多都建在浅水区的淤泥里。
大多数人对黄鳝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味道不错,但其实黄鳝是食肉性动物,在捕食各种小鱼小虾的时候,可谓是快、准、狠。而且黄鳝虽然不轻易攻击人,但是人们一旦侵犯到它们的封地,或是让黄鳝感到了威胁,它就会狠狠地咬住你。除非把它们放在水里,让它们感受到安全感,否则黄鳝绝对不会松口。可见黄鳝的性子是十分凶猛的,它们完全有能力吃掉蛇。
蛇的种类可以按照有毒和没毒来进行分类,毒蛇在抓到猎物后会用牙齿咬住猎物,将牙齿里的毒液注入猎物体内,等待猎物在毒液的侵蚀下慢慢死亡后再开始进食。
而无毒蛇捕食时会用自己的身体卷起猎物,通过不断地裹紧自己的身体,让被裹在身体中间的猎物因窒息而死。对于黄鳝这种喜水且皮肤光滑有黏液的生物来说,想要绞死黄鳝是非常难的。
这也是为什么蛇在大多数时候不会选择将黄鳝当作食物的原因之一。在食物丰腴的时候,蛇不会主动去吃黄鳝,无论是善水的毒蛇,还是无毒的旱蛇,黄鳝都是很难捕食它们的,浑身无鳞片的黄鳝在水中的速度十分快,且身体的黏液也可以帮助其躲避蛇的追赶与绞杀。
当然,在食物相对匮乏的时候,蛇也会对黄鳝下手,但是会专门找一些体型小的下手,因为蛇和黄鳝体型相似,如果黄鳝体格较大,蛇捕食的成功率大大下降,而且相同体格的黄鳝力气要比蛇大很多,厮杀到最后指不一定是谁吃谁。即使捕食成功后,蛇在吞噬过程中也不一定能够将黄鳝完全消化,因为蛇虽然能够吞下比自己体型大很多的生物,也有着很强的消化能力,胃里的胃酸完全可以将黄鳝连带骨头一起消化掉。
但是如果大黄鳝死后身体迅速僵硬,即便蛇的消化能力再强,也有可能在吞下黄鳝后无法消化,那么蛇就有可能窒息而死。
总的来说,蛇吃黄鳝是找死是夸张的说法,但是另一句俗语蛇吃黄鳝比长短倒是比较合理——蛇并不害怕黄鳝,只是因为黄鳝吃起来太麻烦,所以很少捕食它们。两者也并不是天敌,无非是遵循了动物世界适者生存的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彼此在捕食对方时都会掂量二三,这种关系类似于棕熊和东北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4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