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时间
苦菊适宜在春、秋季节种植,即3~4月份和9~10月份种植。选择稳产、抗病的优良品种,抓住农时,及时播种,既能延长营养生长期又能延长采收期,露地种植可进行直播。
二、种植方法
1、选地整地:苦菊性喜冷凉环境,喜湿嗜肥、不耐干旱,较耐寒,适宜种植在海拔170-3200米的山坡、林下、田间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种植时选择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较好的沙壤土或黏土种植,能适应土壤pH值在4.5-8.9之间,但是在微酸性的土壤上生长最好。选地后,将土壤耙细耙平,结合整地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1000-2000公斤做基肥,在做畦。
2、播种:适宜在春季或秋季种植,要选择稳产、抗病力强的品种,由于苦菊的种子较小,所以都采用撒播方式进行播种。在畦面上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然后覆一层细土,覆土不宜过深,控制在0.5-1cm之间,以免影响到出苗。
播种后要浇一次透水,不要踩踏,稍镇压即可,以免影响到发芽率,每亩用种2公斤左右,注意播种密度,以免影响到植株长势和病虫害的发作几率,从而影响到产量和收益。
3、田间管理:一般播种4-5天即可出苗,在幼苗破土后要及时查田,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免土壤过干影响到幼苗生长。苦菊幼苗的根系较弱,所以要及时松土促进根系生长,松土时要避免损害到根系。
当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要及时间苗和补苗,一旦发现病弱苗要立即拔除,它是还有清除田间杂草,杂草会和幼苗抢占养分,还会诱发拔除,所以要及时清除,清除后要带出田间,减少病虫源。
4、肥水管理:在田间管理,要根据植株的生长状况合理的浇水施肥,确保其正常生长,在幼苗时,宜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即可,不宜浇水过多,以免幼苗徒长,也不宜过旱,会导致幼苗老化。
而在植株生长旺季,也要保持土壤湿润,如果水分不足,苦菊的苦味较重,口感较差,到了生长后期快采收时,要控制水分,保证质量。
扩展资料:
苦菊的病害防治
1、霜霉病
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种植地均有发病。主要危害叶片。病菌在病残体、土壤内越冬。
翌年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直接萌发后,随气孔侵入寄主体内,引起病害。
(1)发病症状及条件。发病初期,叶片出现不规则形状病斑,呈退绿或淡黄色,叶片背部生有白色霜状霉层。发展后,病斑逐渐扩大,呈黄褐色,导致叶片枯死。
病情严重时,会导致全叶干枯,无法食用,造成损失。适宜的发病条件主要有地势低洼,湿度较大,雾大露重,日暖夜凉,间距较小、田间密度过大,通透性较差等,都会造成霜霉病的高发。
(2)防治方法。选择地势较高,发病率低,排灌良好的地块,整地翻耕要彻底。
优选抗病品种,加强管理,控制好田间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度。
合理浇水施肥,雨水过多天气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积水、湿度过大,引发病害。施肥要适量,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清除病株杂草,可适量喷施叶面营养剂,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促进良好生长。
发病后,可用72%克露可湿粉800倍液、80%塞得福可湿粉500~600倍液等喷雾防治,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需要注意的是,将药液喷洒在基部叶片、叶背部,避免漏喷,延误防治效果。
2、病毒病
病毒病属病毒性病害,种植地均有发生,全株均可发病。
(1)发病症状及条件。发病后植株矮缩、弱化,叶片细小呈带状,叶片颜色深浅不一,与正常植株比较明显矮小,绿叶数量偏少,严重影响产量与质量。
病毒主要靠种子和蚜虫进行传毒。
病毒病的高发主要受天气影响,如高温、少雨、干旱等。当温度高于18℃,又遇少雨干燥天气,极易引发的蚜虫害迅速传播病毒病,造成危害。
(2)防治方法。优选良种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拌种,可有效杀灭种子上的病菌。
合理密植,以利于植株间通风透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浇水不宜过大过猛,注意小水勤浇。发现病株立即摘除,并药物消毒病株周围的土壤。
及时清除田间及周围杂草,减少虫害及其它病害的发生。科学施肥,促进植株长势健壮,提高其自身抗病力。
苦菊盆栽种植方法如下:1.播种:时间大棚栽培苦菜的播种适应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过晚苗小,抗寒、抗旱能力低,产量下降。
由于苦菜种子没有休眠期,采种当年即可播种生产。
首次种植可以采野生苦菜种子。2.田间管理:播种后7–8天即可出苗,刚出土的幼苗根系细弱,要通过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杂草是影响幼苗正常生长的主要因素,所以要随时拔除。立秋后,天气凉爽,苦菜生长比较旺盛,为促其根系粗壮,积累更多养分,需结合灌水追一次稀大粪,每亩1000公斤。
3.扣棚:为使苦菜及早上市,又不致遭受冻害,一般要在3月上、中旬和上棚膜。土壤化冻后,搂去地面的枯叶杂草。当地下5厘米土壤达到4–5摄氏度时,苦菜便开始发新芽返青。
4.肥水:需在2–3叶期进行一次叶面追肥,喷施0.5%的尿素溶液。湿度:苦菜喜欢冷凉的气候条件,棚内温度过高不利于生长,所以当棚温达到25摄氏度时要及时通风降温,保证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当叶生长到4厘米以上时,便可收获上市。
苦苣菜水培生产技术
苦苣菜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华中地区都有栽培。苦苣菜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在田间、路旁均可生长。
但苦苣菜在自然条件下具有较强的生长季节性,因而不利于它的开发和利用。
如采用温室静止水培法进行栽培,就可实现苦苣菜的周年供应。
一、品种选择
选择大叶苦苣、花叶苦苣均可,但大叶苦苣的产量比花叶苦苣高。
二、育苗
1.种子消毒与催芽。苦苣菜种子小,发芽快,一般采用晾晒消毒灭菌后进行干籽直播的方法。
如采用浸种催芽的方法,可先用温开水浸泡5~6小时,然后置于18~20℃条件下催芽,2~3天后即可出芽。
2.播种。将育苗土或基质浇足底水,水渗下后30小时即可播种。
播种量为5~10克/米2。播后盖细潮土0.5~0.8厘米厚,保持土温15~18℃。冬季可加盖塑料薄膜、夏季用无纺布覆盖保湿降温,一般播后3~5天即可出土。
3.苗期管理。出苗后,保持环境温度在20℃左右。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将育苗盘置于采光较好的地方,保持通风,控制浇水,不要湿度过大;夏季注意遮阳,减少强光照射,控水,注意防治蚜虫。
一般出苗后7~10天,当苗长至二叶一心、株高在2~3厘米时即可包苗。
三、包苗
1.岩棉的准备。包苗用的岩棉可以向专业生产农用岩棉的公司购买。将岩棉置于水桶或水盆中浸泡24小时以上,中间换水1~2次,将岩棉中的有害物质浸出后,即可用于包苗。
2.苗的准备。将长至二叶一心的苗用小铲子从育苗盘中连根铲出,将根部大部分土壤或基质抖落,剩下的少量土壤或基质再用水冲掉即可。
3.包苗。将浸泡好的岩棉撕成长5~6厘米、宽2~3厘米、厚2~3毫米的长条状,以缠绕的方式将苦苣菜的根系包住,插入直径为2.5厘米的定植钵中。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