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科普大赛第二季水稻稻曲病,又称伪黑穗病、绿黑穗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由水稻绿核菌侵染所引起。此病在水稻抽穗扬花后,遇到适宜的环境就会侵染幼谷。先在幼谷的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的小菌块,逐渐膨大,最后包裹全部颖壳,呈墨绿色或橄榄色。最后开裂,布满墨绿色粉末(病菌的孢子,类似于植物的种子)。到最后,呈黑色的颗粒。
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龙峰村是蔬菜种植基地,农户以种植蔬菜,尤其是大棚早熟蔬菜为主。为了能够年年连续种植蔬菜,就必须解决土壤传染性病害的问题。于是,农户就实行水旱轮作,在大棚早熟蔬菜收获后种植水稻。水稻收获后,把田翻耕起来晾晒,耙细后再栽培早熟蔬菜。这样,就实现了年年连续种植蔬菜的目的。
可是这样一来,却免不了出现令农户非常头痛的问题,那就是在种过蔬菜的土地上再种植水稻,即使不施用肥料,也无论怎么管理,都免不了秧苗旺盛生长,叶片宽厚又长,整块稻田一片浓绿。到抽穗扬花后,遭到稻曲病的严重危害,稻穗上的谷粒几乎全部被稻曲病感染。所收的稻谷根本卖不掉,只有喂养鸡鸭和碾成米自己吃。
稻曲病危害水稻的主要原因,除了在抽穗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施肥过多或者施用追肥的时间过晚。一般情况下,水稻在施用分蘖肥之后,就不需要再施追肥了。如果在拨节期后再施追肥,那就属于施用追肥的时间过晚。不管是施肥过多,还是施用追肥的时间过晚,其结果必然是秧苗猛长,叶片宽厚又长,植株生长得比正常的高。这样,整块稻田一片浓绿,植株干物质贮藏少,对病害的抵抗力差,极容易遭到稻曲病的危害。尤其是在水稻抽穗后雨水多,空气湿度大,稻曲病的危害更加严重。这样的水稻,不但贪青晚熟,而且产量不高,品质极差。
蔬菜生长对肥料的需求量大,施用的肥料就多。蔬菜收获完了后,在土壤中还遗留着一部分肥料。而在蔬菜收获之后再种植水稻,属于水旱轮作,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加上蔬菜与水稻不是同科的植物,吸收的养分与排出的废物有差异,所以水稻生长茂盛。即使少施肥料,甚至不施肥料,也难以改变这种现象。只是水稻的生长茂盛程度有差异,遭受稻曲病的危害有轻重而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