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松怎么养? 云松潇洒苍劲,叶色深绿,姿态翠丽清雅,极富诗情画意,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它喜阳光、温暖和高燥环境,稍耐阴,但怕低湿,适生于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因此培养好云松,需要做好用土、浇、施肥、光照等各项工作。 (1)用土。云松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微酸性的砂质土,一般常用腐叶土与黄泥土(或黑山泥)和砂质土拌和,比例为6:3:1。盆土不可呈碱性,否则不利 生长,云松会发黄脱落。 (2)换盆。云松初上盆时,宜用素烧泥盆,因其通气性好,易于成活。待伏盆后,再换形式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盆栽土隔3-4年应换一次,换土时间应在2月末到4月初或9月至10月中旬为宜。换盆时要适当剪去一些老根,并浇透水。 (3)浇水。云松最怕渍水伤根,因此浇水要适量,不能浇多,要经常喷叶面水,土壤湿度宜保持在15%一30%之间,用天然水最好。一般春、秋季,日浇1次,夏季一日2次,冬季几日浇1次。同时还应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 (4)施肥。云松宜用薄肥少施的方法,施以充分腐熟的饼肥为宜。成熟植株施肥宜在春、秋两季进行。春肥在发芽前2—3个月,每隔10天施一次,浓度约15%,以促进发芽、长枝。7—8月天气炎热,宜施10%的稀肥水,约半个月1次,施时应在早晚进行。9月份是云松增粗生长最快阶段,故秋肥可适当浓些(用肥浓度可提高到25%左右),以促进多发腋芽,少发花芽,同时有足够的养料供给茎枝生长。IO月底以后需停止施肥。此外,施肥还要看天气情况,如久雨初晴不宜立即施肥;久晴不雨则要先浇水,过2—3天后再施肥。 (5)光照。云松属强阳性植物,平时花盆应放在于燥通风、阳光充足处养护,过湿过阴皆对其生长不利。农行盆栽1-2年的云松幼苗,除在夏季炎热的中午要适当遮荫防止针叶日晒过分而引起焦叶外,其他时间都应该放置在室外露天,任其充分接受阳光。这样,云松盆景枝叶密茂、浓绿,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 (6)防治病虫害。栽培云松,如养护不当,易遭受叶枯病、松落叶病、松梢螟、介壳虫等病虫危害。如发现叶枯病、松落叶病,应及时清除病叶,并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发现松梢螟、介壳虫危害梢尖和食害针叶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加水1000倍喷洒防治。 云松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叶片发黄,其原因多是由于栽培管理失调引起。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叶片发黄,但发黄的情况不一样,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水黄 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 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 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 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缺光黄 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黄 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缺肥黄 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 文竹应该怎么养? 一是防止日光过强,宜放在半荫处。文竹虽然喜温暖,但在强光下,叶梢突易枯萎。 二是防止浇水过多或太少。文竹虽喜湿润,但忌过湿。宜选用通气渗水的砂质土壤栽培。如果盆土过湿,排水不畅,会使根部沤烂。浇水太少或不浇水,会因文竹蒸发大、吸收小,会使叶片枯黄,造成叶焦梢脱。天气炎热干燥时,要每天向枝叶喷清水,以增加环境湿度,补偿枝叶的水份蒸发。 三是防止有害气体的污染。文竹喜爱清洁和空气流通的环境,特别怕受烟尘、煤气、农药等有害气体的刺激,叶子便会发黄、卷缩以至枯死。还要经常向枝叶喷水,冲洗掉灰尘。 另外,文竹喜温暖,畏寒,冬季应放置于室内向阳温暖处,室温保持在8-12℃以上,长期背荫,处于8℃以下室温,会枝叶变黄。 【档案】 文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 常绿藤本观叶植物。 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伸长的茎呈攀援状;平常见 到绿色的叶其实不是真正的叶,而是叶状枝,真正的叶退化成鳞 片状,谈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纤细而丛生,呈三角形水平展开羽毛状;叶状枝每片有6—13枚小枝,小枝长3—6 毫米,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花小,两性,白绿色。l一3朵着生短柄上,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有种子1—3 粒。 文竹原产南非,现世界各地多有栽培。其性喜温暖湿润和半 阴环境,不耐严寒,不耐干旱,忌阳光直射。适生于排水良好、富 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5℃。 文竹可用播种和分株繁殖。种子白12月至翌年4月陆续成 熟,成熟浆果为紫红色。当果实变色时及时采收种子,并将种皮 除去、种子晒干,然后播于河沙和腐叶土等量混合的基质上,覆上土(不宜太厚),浇透水,保持湿润。在温度20—30℃时一个月左右即可发芽。当苗高5厘米以上时即可移栽入小盆。—般3—5 年生的植株生长较茂密,可进行分株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进行,用利刀顺势将丛生的茎和根分成2—3丛,使每丛含有3—5枝芽, 然后分别种植上盆。分株时尽量少伤根系,分株后注意保湿和遮 阴。 文竹盆栽常用腐叶土1份、园土2份和河沙1份混合作为基 质,种植时加少量腐熟畜粪作基肥,其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是浇 水问题。如浇水过多,容易引起根部腐烂,叶黄脱落;如浇水过少,盆土太于,则容易导致叶尖发黄,叶片脱落。所以,平时要 适当掌握浇水量,做到不干不浇、浇则即透,经常保持盆土湿润。 炎热天气除盆土浇水外,还须经常向叶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入冬后可适当减少浇水量。在生长期,每月迫施稀薄液肥1—2次, 忌施浓肥,否则会引起枝叶发黄。当植株定型后可减少施肥量,以 免徒长而影响株形美观,并注意适量修剪整形。它适于在半阴、通风环境下生长,要注意适当遮阴,尤其夏秋季要避免烈日直射,以 免叶片枯黄。在室内栽培置于有一定漫射光处较佳。 文竹是“文雅之竹”的意思。其实它不是竹,只因其叶片轻 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似竹,且姿态文雅潇洒,故名文竹。它 叶片纤细秀丽,密生如羽毛状,翠云层层,株形优雅,独具风韵,深受人们的喜爱,是著名的室内观叶花卉。文竹的最佳观赏树龄 是1—3年生,此期间的植株枝叶繁茂,姿态完好。但即使只生长 数月的小植株,其数片错落生长的枝叶,亦可形成一组十分理想的构图,形态亦十分优美。文竹可配以精致小型盆钵,置于茶几 书桌,或与山石相配而制作盆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