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菜的学名叫Gynuracusimbua。木耳菜别称潺菜、落葵、豆腐菜、紫角叶,菊三七属植物,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
花果期9-1月。
木耳菜以幼苗、嫩梢或嫩叶供食,质地柔嫩软滑,营养价值高。木耳菜可作汤菜、爆炒、烫食、凉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时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故名木耳菜。其在南北方普遍栽培,在南方热带地区可多年生栽培,在北方多采用一年生栽培。
木耳菜又叫潺菜、落葵、紫角叶、豆腐菜、西洋菜、天葵、藤葵等。木耳菜在南北方都有栽培,在北方一年生栽培,南方热带地区可多年生栽培。
可以利用阳台、庭院种植一些,不仅可供全家食用,而且还美化了居住环境。
木耳菜可作汤菜、爆炒、烫食、凉拌等,其味清香,咀嚼时如吃木耳一般清脆爽口,所以叫木耳菜;木耳菜营养素含量极其丰富,尤其钙、铁等元素含量最高,其含钙量是菠菜的2倍,但是不像菠菜那样含有大量的草酸。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和蛋白质。
木耳菜的嫩叶清香鲜美,口感嫩滑,最适合清炒。清炒木耳菜的做法很简单,现将各种不同做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教你怎么炒木耳菜最好吃。
清炒木耳菜做法一:木耳菜,剁椒各适量。
木耳菜洗净控水;炒锅放油,爆香剁椒;放木耳菜翻炒;加少许盐即可。清炒木耳菜做法二:木耳菜一把,盐少许,蒜少许。木耳菜洗净,掰成小段,沥干备用。
热锅内放油,烧热后放入蒜茸稍炒。锅内放入木耳菜,旺火快炒。起锅前放入少许盐、味精即可。
清炒木耳菜做法三:木耳菜350克,花生油15克,大蒜15克,香油8克,料酒3克,盐2克,味精1克。木耳菜洗净,捞出沥水备用;蒜切成末;炒锅放火上,倒入花生油烧热,放入蒜末稍炒;倒入料酒,放入木耳菜、精盐、味精,浇入香油,出锅即可。 清炒木耳菜做法四:木耳菜400克,花生油20克,蒜20克,水淀粉8克,香油8克,精盐2克,料酒3克,味精1克。
木耳菜洗净,沥水备用;蒜切末。炒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七成热,加入蒜末稍炒,烹入料酒,放入木耳菜,炒至断生时,加入精盐、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盛盘即可。清炒木耳菜的5种做法清炒木耳菜做法五:木耳菜、剁椒、黄豆酱各适量。
木耳菜清洗干净沥水待用。
木耳(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Underwood,别名:黑菜云耳),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真菌。该类真菌主产于中国浙江、黑龙江、吉林、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木耳菌丝体是由无色透明、具有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扇状;木耳子实体常常呈耳状或环状,渐变为叶状,基部狭窄成耳根,表面光滑,或有脉络状的皱纹;干后强烈收缩,上表面子实层变为深褐色至近黑色,下表面呈暗灰褐色,布满极短的绒毛。
其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中文学名木耳目木耳目拉丁学名Auricularia auricula (L.ex Hook.)Underwood别称木菌、光木耳、树耳、木蛾、黑菜云耳科木耳科更多形态特征木耳菌丝体是由无色透明,具有横隔和分枝的管状菌丝组成。菌丝在基质中吸收养料,在树皮下形成扇状菌丝体。木耳子实体薄而有弹性、胶质、半透明,中凹,常常呈耳状或环状,渐变为叶状。
基部狭窄成耳根,表面光滑,或有脉络状的皱纹,直径一般4厘米~10厘米,大的可达12厘米以上。干后强烈收缩,上表面子实层变为深褐色至近黑色,下表面呈暗灰褐色,布满极短的绒毛。木耳生长习性寄生于阴湿、腐朽的树干上,生长于栎、杨、榕、槐等120多种阔叶树的腐木上;勃勃生机的银杏树上也可生长。
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人工培植以椴木和袋为基体,潮湿地带生长比较多。分布范围中国是木耳的主要生产国,产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湖北、陕西和浙江等地,其中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海林市、东宁市(2012年12月晋升为国家级木耳批发市场)和吉林省蛟河县黄松甸镇是中国最大的黑木耳基地。国内有9个种,黑龙江拥有现有的全部8个品种,云南现有7个种、河南卢氏县有一种。
野生黑木耳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林区、秦巴山脉、伏牛山脉、辽宁桓仁等。湖北房县、随州、四川青川、云南文山、红河、保山、德宏、丽江、大理、西双版纳、曲靖等地州市和河南省卢氏县是中国木耳的生产区。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