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茶乡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青山碧水间,茶树青翠欲滴,飘来阵阵茶香。铁观音秋茶季已正式拉开序幕,茶农忙碌制茶,游客观赏山景,茶商翘首期盼,小山村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每年10月是安溪铁观音秋茶的集中采制时间,伴随制茶进入电气化时代,电网尖峰负荷与制茶高峰期相约而至。为保障茶叶稳产增收,国网安溪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成为了穿梭于茶山之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万亩茶园里、蜿蜒山路上、茶农茶企间他们用务实行动守护茶农们辛勤劳作的每一份成果,用贴心服务展露茶农们丰收喜悦的每一个笑容。
小时候家人都是烧柴火制茶,每次茶季前我都要上山帮忙捡柴火。制茶的火候很难掌握,茶叶的质量和产量都很一般。许金锡是一名退伍军人,出生于制茶世家,伴随着阵阵茶香,许金锡脑海里涌现出小时候的记忆。
传统的手工制茶靠天吃饭,茶农延续家庭作坊式制茶,茶产业难以规模化发展。2012年左右,现代制茶机械和技术逐步代替手工的传统制茶技术,电气化让茶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随之而来的是典型的季节性尖峰负荷,低电压、频繁停电问题成为了安溪电网人的心病。
为满足制茶用电需求,国网安溪县供电公司在电网建设上下足绣花功夫。十年来,10千伏公用变压器台数从3740台增至5846台,总容量从86.22万千伏安增至228.51万千伏安,增长率达165%,一台台变压器成为推动茶产业稳步发展的加速器。
伴随着电能质量越来越好,家庭式作坊逐渐变成合作社抱团发展,茶叶年产量从2000余吨到6.2万吨,扩充近30倍。2011年,全县涉茶行业总产值92亿元;2022年,总产值增至280亿元,一片叶子托起了茶乡数十万茶农的致富梦。
由于制茶工艺的特殊性,铁观音炒制时间集中在傍晚至次日凌晨,最高负荷超过平时的30倍,电力供应保障的挑战可见一斑。只要走路能到的地方,供电服务就能送到,不能让茶农因为用电问题造成损失。这样的共识深深埋在了安溪电网人的心里。十多年来,国网安溪县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翻山越岭,迎战茶季尖峰负荷,成为茶农们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以前茶季总是提心吊胆,现在电能质量稳定了,我们有更多时间贴近群众了解需求,把服务做到村民们的心坎上。10月2日,在安溪县感德镇,坚守岗位的供电网格长杨志锦和同事到村民家中了解制茶生产计划,动态跟踪茶农茶企用电需求,保供电的压力虽然轻了,但服务民生的担子仍在肩上。
十年来,茶山上陆续新增的一座座铁塔、一条条银线,像是在诉说着一代代茶乡电力人积极为茶产业谋发展坚持不懈、锐意进取的一段段故事。如今,茶乡安溪奏响了奔向共富路的丰收曲,铺开了一幅山乡茶农丰收图,茶与电的故事仍在继续(记者 黄长秋 通讯员 李锦萍)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