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整土地。在种植前是需要对土地进行翻整的,毛竹的幼苗较为脆弱,翻松后的土壤有利于它根部的生长,能够让它更好地扎根在地里。
需要注意的是,在翻整土壤时还需要对土地中的杂草进行清理,这样可以防止杂草与毛竹幼苗争抢土地中的养分,避免影响毛竹的正常生长。
2、催芽处理。毛竹种子外皮是较为坚硬的,在播种前都需要对其进行催芽,加快竹子的发芽速度。而催芽的方法也非常的简单,把催芽粉与水混合制成溶液。然后把种子放进溶液中进行拌种,最后将种子放进土壤中种植催芽即可。
3、培育幼苗。种植毛竹最为关键的一步。当种子发芽后,需要在土壤上铺一层稻草,可以有效的预防虫害问题,保护幼苗的成长。
当看到竹笋出土后,就可以把土壤上的稻草清理干净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生长竹笋的密度过于密集的话,就需要对其进行移栽,避免后期它们的根部生长在一起。当幼苗长到35公分左右时,就要把这些竹苗移栽到林地中。
4、后期护养。毛竹在生长时,需要足够的养分才能够支撑它生长。但施肥的时间需要严格要求。
如果施肥过于频繁的话,就会导致毛竹的生长过于旺盛,生长的距离较为密集,从而影响到部分竹子接受光照。一般在施肥时可以使用复合肥,每月为其追肥一次,这样基本能满足毛竹在生长时所需要的养分了。 5、种植时间。最适宜种植毛竹的时间是在2-3月和9-11月,这段时间不管是温度还是湿度都适宜毛竹的生长。
而在这段时间里,最好挑选在雨后栽植,这时土壤比较湿润,种植的时候不容易伤害毛竹的根系。
毛竹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那种植毛竹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毛竹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毛竹的方法 (1)选地和整地。
山区、丘陵、平地都可以造林。要选土壤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 壤土为造林地。全面整地,然后挖穴,穴长1米,宽60厘米,深40厘米。穴底施放基肥。
(2)移竹造林。选择生长健壮,节密,叶深绿,分枝低,无病虫害,胸径2-4厘米,2-3年生的母竹。竹鞭应选绿黄色,扁平粗壮,根多,芽肥根健。
一般竹竿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厘米左右找鞭,按来鞭20-30厘米,去鞭40-50厘米的长度截断。母竹挖起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在挖好穴的林地上栽植母竹,栽竹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松盖(土)。每亩栽植20-35株。
栽后设立支柱。 (3)移兜造林。栽植方法和选择母竹都与移造造林相同,只是截去竹竿,用兜栽植。 (4)实生分蘖苗(小母竹)造林。
从圃地将分蘖苗整丛挖起,带土,留根3-4盘,剪去梢部,适当疏叶。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每亩40-60丛的造林密度开穴,穴长、宽、深各30厘米。将竹苗分为3-4株一丛栽植,壅土踏实,浇足定根水,栽植深度比苗根际约低3厘米,并壅土成馒头形,以防积水。 (5)冬季采伐。
一般用材竹林要留三度竹(6年生),砍四度竹。大小年分明的竹林,每两年采伐一次,换叶当年冬季不能伐竹。年年出笋换叶的花年竹林,每年冬季伐竹,砍去竹叶发黄的小年竹,保留竹叶茂密的大年竹。砍伐后每亩应150-200株。
(6)钩梢整枝防止雪害。 3月: 播种育苗。毛竹苗怕涝、怕旱、怕冻,容易发生病虫害。
要选择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作圃 地和细致整地做床。播前,用0.3%的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4小时后即可播种。条播、撒播、穴播均可。
穴播的株行距为30厘米左右,每穴均匀点播8-10粒,用细焦泥灰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草淋水。条播时,条距30厘米左右。亩用种2千克左右。播后要注意鼠、雀、虫和蚯蚓为害。
4月至5月 1)竹圃管理。竹苗出土后要分批适量揭草。在向阳地方的春播苗,揭草后要搭棚遮荫。
透光度为50%-60%。要经常除草松土,适当培土壅根。利用阴雨天,把过密的竹苗带土间苗,移植在缺苗穴中,每穴1-2株。 (2)护笋养竹。
冬笋是春笋的前身,都能成竹,要做到冬笋不挖,保护春笋。 6月至7月 (1)竹圃管理。除草松土,培土壅根,分次施肥。
高温干旱期,要适量浇水灌溉。 (2)幼林扶育。除草松土?。
根据种植环境的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方式和种类,细心照顾关注病虫害产量会有所提升,竹子的种植方法有:
1、埋鞭育苗
适用于散生竹种和混生竹种。方法是:挖取壮鞭,保留鞭根、鞭芽,多留宿根土,将竹鞭截成50-60厘米的鞭段,平理于苗床上,覆土厚5-8厘米,保持苗床湿润。
埋鞭时间宜选择在早春竹笋出土前一个月。
埋鞭后注意旱天淋水,多雨排水。出苗后适时施氮肥,如尿素、硫酸铵和腐熟人粪尿等,还要及时除草。只要管理得当,一年后每条鞭可长出2-3条竹苗,供翌春造林用。
2、埋竿育苗
适用于丛生竹种。
方法是:选2年生健壮竹竿,连蔸挖起或不带蔸砍断,竹竿每一节上的枝条保留一个枝节,剪断并去掉竹竿梢头,每隔1~2节,在节中间砍或锯一缺口,将竹竿浸入净水中,竹腔内浸满水后用粘土封住切口。苗床开水平沟,将竹竿平放(切口向上),然后覆土5~10厘米,保持苗床湿润。约1个月左右,竹竿节的芽陆续萌发出苗。
经半年至一年,即可挖竹竿截成单株竹苗,用于造林。埋竿育苗最佳时期是竹子发芽前1个月左右。
3、埋节育苗
此法亦适用于丛生竹种,尤其是侧枝基部具有潜伏芽的丛生竹,如撑篙竹、青皮竹、大头典竹、吊丝竹等。
方法是:将竹竿逐节或每两节锯成一段,再将其移埋于苗床中并覆土、保湿, 其管理要求与埋竿育苗相同。
4、侧枝育苗
此法亦应用于丛生竹种。方法是:从2年生以上的竹竿节上取下侧枝(次生枝),剪掉过多的枝梢与竹叶,保留5~8个节,保护好基部的芽。
将侧枝插入苗床中并露出上半部枝叶,苗床架设荫棚,并经常喷水保湿。1~2周后次生枝基部长根,枝节上长新芽,逐渐发育成独立竹株。一般在竹子生长最旺盛时期进行侧枝扦插效果最佳。侧枝苗经一年培育,分蘖成竹丛,即可进行造林。
扩展资料:
竹子环境要求
竹子通过任何一种无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种突变,从而导致开花。栽种竹子宜选背风向阳、潮湿的环境。竹子生长快,生长量大,对水肥要求高,要求有充足的水湿,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质深厚肥沃,富含有机质和矿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
常见的庭院栽种有毛竹、凤尾竹、淡竹、旱园竹、刚竹等。
竹叶:《本草纲目》:“淡竹叶气味辛平,大寒,无毒;主治:心烦、尿赤、小便不利等。苦竹叶气味苦冷、无毒;主治口疮、目痛、失眠、中风等。药用竹叶以夏秋两季采摘嫩叶,晒干、煎水饮;用量2到4钱”,竹叶还常用于作药粥。
据清代曹庭栋名医所编的《老老恒言》记载:“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桅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多能鄙事.卷回》:“竹叶粥治老人膈上风热,目赤头痛,视而不见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