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生苗: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凡以人为的方法用种子培育的苗木叫播种苗,在野外母树天然下种自生的苗木叫野生实生苗。
(二)营养繁殖苗:根据所用的育苗材料和具体方法又可分为:1、插条苗:用苗干或截取树木的枝条扦插育成的苗木。
2、埋条苗:用苗干或种条,全条横埋于育苗圃地育成的苗木。3、插根苗:用树木或苗木的根,插入或埋入圃地培育的苗木。4、根蘖苗:又叫留根苗,是利用地下的根系萌出新条育成的苗木。5、嫁接苗:用嫁接方法育成的苗木。
6、压条苗:把不脱离母体的枝条埋入土中,或在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切离母体而育成的苗木。7、组培苗:利用母体上的组织或细胞在营养液中育成的苗木。(三)留床苗:在上年的育苗地继续培育的苗木。
(四)移植苗:上述各种苗木,凡在苗圃中把苗木移栽到另一块苗床(地段)继续培育的苗木叫移植苗。中国的苗木市场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首要问题就是信息不畅,生产者对市场需求不了解。如果生产者盲目发展苗木,势必会造成市场上有的苗木奇缺,而有的苗木品种又过剩。
因此,建议所有苗木行业从业者,先到苗木供求网了解供求信息以后再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发展,生产者要和市场互通信息,要了解城市对苗木的需求趋势。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为尽快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施工者都希望能使用大规格苗木,要求苗木胸径10厘米以上,甚至有的要求胸径在20厘米~30厘米。杨雪芝秘书长提醒广大苗木生产者注意大规格苗木的培育。
她表示,培育大苗就能从另一个侧面刹住大树进城风。问题之二是苗木缺乏统一的规格标准和质量要求。杨雪芝秘书长说,国外对苗木要求非常严格,不仅在规格上有严格尺度,在病虫害上也严加控制。而国内苗木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小苗圃为了追求单位产量,过度密植,因此生产出的苗木过弱,无法应用于园林绿化。“只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这是苗圃普遍存在的问题。问题之三是国内缺乏育种场和试验场。国外有很专门的育种场,这些育种基地不但规模大,而且培育的品种多,比如大丽花、唐菖蒲、郁金香、三色堇等花卉的专类育种场。
国内不缺种植基地,缺少育种基地。还有梓树、楸树、红瑞木、紫叶矮樱、道路绿化、大叶黄杨、胶东卫矛、小区绿化、公园绿化、苗木绿化、龙爪槐、法桐、国槐、火炬、景天、鸢尾、石竹、大花萱草、丁香、连翘、金叶女贞、绿化苗木等多种。
一、水分:种子成熟后,除了水生植物和一些特殊的植物外,大多呈干燥状态.因此很耐贮藏。要使它们萌发,必须要供给充足的水分,用来湿润种皮和种仁。
种子吸水膨胀以后,种子贮藏的养分才能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种子内的胚根、胚芽和子叶才能得以萌发生长。
二、空气 :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虽然处于休眠状态,但生理活动并没有完全停止,一直进行着微弱的呼吸。当它们遇到水以后,内部的营养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开始分解,这时呼吸作用加剧,因此需要充足的氧气。如果这时土壤中的含水量达到或者接近饱和状态,空气不流通,大部分种子就会窒息死亡。三、温度: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其他生化过程,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发芽适温,这是物种在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种生理要求。温度过低,种子不能萌动,过高则往往引起腐烂。一般园艺植物种子萌芽需要的温度为18–22摄氏度,热带原产的植物多需高温,而温带原产的木本植物,不经过一定期问的低温则不易发芽。
四、光照: 种子在萌发时往往不需要光线,但也有特殊的种类在萌发时需要见光,如报春花。从以上种子萌发的4种条件可知,种子的正常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照。所以在播种时,要依据播种的品种,作好种子的处理,控制好种子发芽的条件。
可以从用途上来辨别
1、点景树包括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是主要的观赏树,主要应用在景观节点、水景区及开阔草坪中。此类苗木对质量要求最高,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姿态优美,树冠饱满。
2、骨架树有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之分,常用作主干树、行道树或背景树。
此类树木对质量要求较高,规格较大,高度一般在5-8米。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树冠饱满,保留三级以上分枝,枝条分布均匀,不偏冠。
3、小乔木及灌木构成植物组团的中下层结构,高度多在2-5米,包括开花小乔木及灌木、色叶小乔木及灌木、常绿小乔木及灌木,与大乔、地被搭配可营造出色彩多样、季相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选型标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蓬冠饱满,植株健壮。
4、地被及草坪地被植物指覆盖地表的低矮植物群体,包括一二年生及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蕨类植物,以及一些低矮、匍匐性的灌木、竹类和藤本植物,高度一般在0.5m 以下。草坪则是用多年生低矮植物快速覆盖土层,营造出类似地毯效果的草卷或草块,起保护、美化环境作用。
扩展资料
苗木等级是根据苗木质量确定的,不同树种、同一树种不同苗龄、同一树种不同地区质量标准是不同的。
现行国家标准将苗木分为三级:一级苗、二级苗和等外苗,其中一二级苗可用于造林,等外苗不能用于造林,需要继续培育或淘汰。
具体的质量标准,一般根据苗高、地径、高径比、侧根数、侧根长、松树类顶芽完整率等指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可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其余树种可参考地区标准或种植者自行制定。
种子成熟先是生理成熟,后是形态成熟。生理成熟是指种子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
生理成熟的种子含水量高,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尚不能完全保护种仁,不易防止水分散失。
此时采集,其种仁急剧收缩不利于贮藏,会很快丧失发芽能力,抗逆性低,易被微生物为害。但对深休眠的种子,如山茱萸、山楂、椴树、水曲柳等,可用处于生理成熟的种子,采后即播,以缩短休眠期,提高发芽率。 形态成熟是指种实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出成熟特征,完成子胚发育过程,结束了营养物质的积累,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种子重量不再增加或增加很少,呼吸作用微弱。种皮致密、坚实,抗逆性强,进入休眠,耐贮藏。
一般园林采种多是在形态成熟后采集。 一般树种的种子多是生理成熟在先,隔一段时间才达到形态成熟。但也有些树种的生理与形态成熟时间几乎一致,或相隔时间很短。
如柳树、榆树、泡桐等,当种子达到生理成熟后就自行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收。也有生理后熟的种子,如银杏。当假种皮呈黄色变软,由树上脱落,此时胚还未发育完全,不能立即播种,经适当条件下的贮藏,采取一定措施才能正常发芽。
在同一地区不同的树种,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其种实成熟时期也不同,大多数树种的种子成熟在秋季,也有在春、夏季成熟,如柚木、铁刀木、松柏等早春成熟,杨树、柳树、榆树等在春末夏初成熟,桑树、柏树等在夏季成熟;而苦楝、马尾松等入冬成熟。 同一树种在不同的生长地区与不同地理位置,种实的成熟期也不同。在我国,一般生长在南方的树种比生长在北方的种实成熟期早。
同一树种虽生长在同一地区,但由于立地条件、天气变化等差异,种子的成熟期也不同。生于沙质土壤比粘质土壤树种种子的成熟要早,阳坡比阴坡的成熟要早,林缘比林内的成熟要早,高温干旱地区年份比冷凉多雨地区成熟要早。 种子成熟时特点可分为3类:浆果类成熟期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色等,并具有香味,多能自行脱落,应注意及时采摘。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等)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干燥开裂,也有在树枝上宿存的如刺槐、紫藤、乌桕、卫矛类等。
球果类果鳞干裂、硬化、变色,种鳞开裂散出种子,如油松、白皮松、马尾松、华山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