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垫江区新民镇,扶贫车间生产正酣,温室大棚里瓜果蔬菜绿意盎然,到处一派蓬勃发展的景象。
要想振兴乡村,发展产业是关键。如果没有产业的支撑,一切都是空谈。新民镇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新民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4户1043人,以前,该镇产业发展薄弱,经济发展滞后。为改变落后的局面,该镇坚持以产业扶贫为主导,结合贫困户实际需要,因地制宜发展家禽养殖、粮油种植产业,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稳固脱贫成果。
脱贫户谢国清就是该镇发展产业扶贫的受益人之一。
谢国清,今年50岁,家住新民镇七桥村,家里共有5口人,因病、因学2013年被纳入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
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镇、村干部多次上门了解我们家的情况,为我出谋划策,鼓励我发展产业,在他们帮助下,我开始搞起了家禽养殖,第二年家禽养殖年增收16000余元。谢国清说,2014年他家就顺利摘掉了贫困帽。
尝到家禽养殖的甜头后,在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谢国清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增加养殖种类,目前,发展鸡鸭鹅分批养殖,最多的时候达到600余只,一年下来有10万元收入。
在新民镇,像谢国清这样,靠扶贫产业脱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仅是今年,该镇就帮助120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发放产业补助资金8万余元,免费发放鸭苗6000只,鸭饲料1500余斤,培育了致富带头人13名,组织申请扶贫(下转2版) (上接1版)小额信贷143户,涉及金额600多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截至目前,新民镇根据贫困户实际需要,通过发展扶贫产业、政策兜底保障、提供就业岗位、推进社会扶贫等措施,全镇284户104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实现脱贫。
新民镇党委书记陈煜表示,接下来,将坚持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抢抓乡村振兴示范机遇,发挥政策杠杆作用,支持贫困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家禽养殖、蔬菜瓜果、粮油种植,并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巩固发展壮大花卉苗木、大棚西瓜、葡萄、食用莲藕等扶贫产业,进一步健全扶贫产业与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90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