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鸡的管理与雏鸡管理同等重要。管理技术要严而细,既让它生长又要适当控制生长,既要适当早熟又要控制早熟,因此,管理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青年鸡该如何饲养管理以及青年鸡光照需要多长时间
青年鸡该如何饲养管理
1、在保证合理的营养供给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合理的饲养管理。6一8周龄前,雏鸡采食量很少,应激较多,很大程度上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这个时期需要提供高营养的日食,特别是注重维生素的供给,尽可能使雏鸡在8周龄时达到标准体重,若出现8周龄体重没有达标时,万万不可将雏鸡饲料换成青年鸡料,应延长小鸡料的供给时间,利用8一12周龄体重快速增长潜力,以高营养日粮饲喂使体重在10一12周龄达到体重标准范围以到达体重上线为好。
2、小鸡采用破碎料,可以添加适量的沙粒。具体添加方法是:3―8周,3一4毫米大小2克/只/周,8周以后【转入育成舍】4一6毫米大小3克/只/周。
3、转笼。笼育的雏鸡进入育成期后,刚下笼的鸡不太习惯,容易挤堆造成伤亡,要注意看护,特别是在夜间,更要注意温度变化,防止挤堆造成损失。转笼时前后2天应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及抗菌素,防止应激反应。
4、做好卫生防疫工作。育成期常发生的疾病有球虫病、黑头病、支原体病及一些体外寄生虫病等。定时清扫鸡舍,通风换气,疏散密度,严守消毒制度等。
5、保持环境安静。育成期特别在开产前,鸡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很敏感。在日常管理上应尽量减少干扰,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噪音。
6、淘汰病鸡弱鸡。为了使鸡群整齐一致,育成期要集中进行两次挑选和淘汰。次在8周龄后,选留发育快的,淘汰发育不全过于弱小和残病的鸡。第二次在20周龄后,挑选外貌结构良好,母鸡脸部开始发红,喙、腿发黄,羽毛发亮,鸡冠逐渐变大的健康鸡,淘汰那些体重过小及病残鸡。
7、开产前转舍。在18周龄前,育成鸡必须转入产蛋鸡舍饲养,使鸡有2一3周的时间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以利于产蛋,18周龄的青年鸡正进入一个加速生理变化达到性成熟的产蛋时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发生应激将会推迟鸡的生长发育,延缓开产,并影响蛋重。
转舍入笼饲养,应预先准备好饲料和饮水,让鸡进笼后立即能饮到水,吃到料,起先两周应多提供一些维生素添加剂,给予精心的饲养管理,使鸡讯速适应新的环境,按时开产。
青年鸡光照需要多长时间
青年鸡得到光照时间的长短,对鸡性成熟的早迟都是有影响的。在每日光照的总时长达到11小时以上的基础上,每日光照时间保持稳定不变,或者处于由短逐渐延长的变化趋势,才会对鸡性成熟和产蛋有促进作用。若每日的总光照时间不足11小时,或者处于由长向短的趋势,这样的光照对性成熟和产蛋则起抑制作用。
当代的优良产品大多比较早熟,为了防止其过早开产,在整个育成期间一般采取短光照的作法,具体有两种方式:
一是逐步减少光照时长。初生雏鸡每天给14小时的光照,以后每周减15分钟,到20周龄时减至每天光照9小时。
二是光照时长恒定不变。第1周光照时长为23小时,第2-17周期间的日照时数为14小时,从18周开始每周增加0.5-1小时,达到产蛋时长为止。
封闭式鸡舍完全依靠人工光照照明,容易控制光照。初生雏鸡在48小时内保持23-24小时光照时间,在喂食器高度的光照强度为20lx,使水和料易于发现,便于饮食。从第3天起到第二周末,光照时间逐渐降为15小时,强度逐渐降为5lx。从第3-17周,光照时间逐渐降为每天8-9小时,强度不变。从18周龄开始向产蛋期光照制度过渡。
鸡对光线有较强的色感。在红光下鸡趋于安静,啄癖极少,成熟期稍迟,产蛋量增加,但受精率降低;在黄光下,鸡的饲料报酬低,性成熟延迟,蛋重增加,产蛋量减少,啄癖率提高;绿光可使鸡的性成熟提前,公鸡的配种能力增强,增重加快;蓝光促进性成熟,提高公鸡的繁殖力,增重加快,啄癖极少,但会使母鸡产蛋下降。
饲养管理和光照时间长短是控制青年鸡开产日龄的重要部分,需要用心思考,光照管理必须要与完善的饲养管理体系相匹配,才能明显提高鸡的生长性能。光照制度一经实施,不宜变动,尽可能保持舍内光照强度的均匀,并维持应用的明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