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位于无锡市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发的青虾太湖3号通过了农业农村部新品种审定公示。这意味着,发源于无锡、生产性能全国最优的青虾新品种将向全国养殖基地推广,更好地助农增收。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该中心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傅洪拓介绍,如果品种性能不佳,不管种养技术多高、农业生产环境多优,农业生产都难以实现优质高效。早前的青虾繁育,主要由养殖户以传统繁育方式自行开展,近亲交配严重;养殖户为盈利把规格较小的虾用来繁育后代,导致品种退化严重。全国青虾养殖产量从1998年的10.2万吨骤跌至2000年的3.8万吨,养殖户损失惨重。
为解决青虾品种退化问题,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于2001年起全力开展科研攻关。从青虾太湖1号太湖2号至太湖3号,遗传育种技术不断精进。他们选择将青虾与个头大、不耐低温的海南沼虾进行杂交,通过成百上千次试验、一代代选育,全球首个淡水虾蟹类新品种——杂交青虾太湖1号问世,并于2009年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之后,他们针对杂交虾无法多代利用问题继续创新,研发出太湖2号。太湖3号则跳出了杂交选育方式,改为以野生青虾为起点的多代选育。从种质资源角度讲,‘太湖3号’对自然界影响更小,也更利于种质保护。傅洪拓说。他们还创新了青虾群组选育技术,解决了传统青虾选育方法下不能准确选择优良个体以及虾苗损伤大、存活率低的问题,使选育效率更高。
和常规青虾比,太湖1号亩均产量提高了25%。2019年起,生长速度更快、抗病性更强的太湖2号大面积推广,更让广大农户乐开了花。宜兴盛农公司老总韩国君介绍,同样是虾蟹混养方式,淡旺季青虾售价分别达每斤37元、每斤100元,分别比普通河虾高了12元、30元。行业数据显示,太湖2号在全国示范推广3年,约600万亩青虾塘年均增效20%以上。从试验来看,太湖3号亩均收益比太湖2号再增加1000元以上,无论是养殖当年达到上市规格的比例还是母虾长成时间,都优于太湖2号。
除了在无锡建立原种保护基地,中心还在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建立了示范基地、种虾生产基地和育苗基地,使虾苗就近繁育、养殖,扩大了新品种的推广面积。仅在江苏,青虾新品种主养的有18万亩,虾蟹混养的有150多万亩,总面积是10年前2倍以上。(朱雪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