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键盘养牛静海这个养殖场年销千万

  桌上的半杯奶结起薄薄的奶皮,魏武身旁的凳子上,摆着挤奶桶和温热的电磁炉,他笑呵呵的说,结皮的牛奶才够新鲜。

  聊起养牛,魏武说话像炮仗一样响亮。这30年,他有两件事没变,一件是和年轻时留着一样的平头,另一件是和几个好哥们儿合伙养奶牛。几十年光景,小魏成了老魏,10头牛变成了3500头,每年6300多万的销售额,支撑起魏武朝智慧化养殖再迈一步的想法。

  1991年,魏武嫌种地太累,从老家绥化到天津静海投奔亲戚,张罗起养牛的活计,东拼西凑6万块,买了10头奶牛。一个月后,魏武站在牛棚里,看着满地的牛粪叹了口气,没想到养牛比种地还累。

  没办法,进了这一行就得认头干。农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重,周期长,见效慢,活口生意更是特别,俗话说,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活口一旦遭遇天灾或疾病,资金就直接蒸发。这些魏武心知肚明,即便是采取智慧化养殖的今天,他也小心再小心,拿越来越先进的工具,做着最原始的几件事。

  一杯好牛奶的诞生

  在魏武经营的东旭养殖场里,3500头奶牛和80个人和谐共存,近260亩土地上,牛和人安静地驻扎在这。

  平时,魏武住在养殖场,像个闲散的牧民,早上起来,吃个早饭围着场区走走,到了黄昏吃饱饭再遛几圈,听听声音,闻闻味道,跟大伙儿聊聊天。

  魏武养的是荷斯坦黑白花奶牛,体格壮实,产出的奶营养价值高,口感好。为了让奶牛尽量舒服,和散户庭前院后开放式养殖不同,魏武的牛场非常注意牛舍的温度控制,奶牛不受风吹日晒,还能吹空调、洗澡。

  这里的饲养员大多是十几年的老手,牛的舒适度和人的感受紧密相连,饲养员自己热了,那牛也要吹上空调,自己冷了,那牛也得焐上棉被。

  为了时刻了解牛的健康状况,每头奶牛的腿上都带着智能环。通过智能监测,奶牛每天的体温、步数、反刍次数、产奶量、电导率等信息,都会被记录下来。如果哪只牛比平时吃得少,工作人员就会找原因,看是牛生病了,还是饲养员忘记喂食。要是连续几天减产的话,奶牛就会被捞出来做全面体检。

  在这,奶牛按照年龄段,被分到10个不同的养殖区,对于刚出生免疫力低的小牛犊,有一座专门照顾它们的犊牛岛,住的是单间,头顶有个小风扇,天气热了就打开吹吹风。天冷了,工作人员还会给他们套上一件小马甲御寒。

  从以前的人养牛到现在的数据养牛,魏武体会到了粗放到精细的剧烈转变。如今,养殖场每头奶牛产奶量从平均18公斤提升到37公斤,每天产出约44吨鲜奶,每头奶牛平均年产量11吨以上。

  除此之外,静海区农业部门还会在养殖场和专家间牵线搭桥,定期提供最新政策及技术指导,在疾病预防、市场情况、政策规定方面给予充分支持。

  这些细节处理为一杯好牛奶的诞生,提供了充足的理由。体细胞、蛋白、脂肪、细菌数等是衡量奶牛健康程度和乳质的重要指标,优势在每一滴牛奶的数值上显露出来:东旭养殖场产出的牛奶,平均体细胞数量每毫升10万,低于欧盟标准4倍;细菌数量每毫升不到1万,低于欧盟标准40倍。脂肪含量在每百克3.8—4.4之间;蛋白含量每百克3.3,均高于欧盟标准。

  2022年3月,天津出台奶业集群政策,静海区相关部门为东旭申请了合作社提升改造项目,通过改造,新挤奶厅已经在最近几个月投入使用。

  聊天里,魏武提到很多次慢字,慢慢琢磨、慢慢学习、慢慢成长。养牛30年,他用20年把养殖户逐渐集中,又用10年成立发展东旭合作社。魏武说,自己事业中的每个关键节点,都有各个部门的支持,不管是新建厂房,还是申请政策扶持,政府帮着出了不少力。

  持牛入股的好哥们儿

  走廊的墙上挂满了照片,从门口往里走,能看出照片画质随着年代变化逐渐提高。里面有几张魏武跟合伙人的合照,照片上的人不同,相同点都是拿牛场大门当背景。

  2011年,魏武把村里几个养牛的好哥们叫来,商量着找块地,把牛放到一块养。后来,他们才知道这种合伙养牛的方式,叫牧场化经营。

  突然要建牧场,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技术上,虽然有养殖经验,但都是些耳听口传的土方法。资金上,几人口袋没钱,只有奶牛。市场上,大体量的鲜奶,有没有乳企收购这些问题摆在桌面上,魏武一时没想好。

  以前,村民们都是蹲在棚里用手挤奶,饲养环境差,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牛粪味就像渗进皮肉,洗也洗不掉。魏武坦言,当时小作坊想多赚钱只能扣扣搜搜地从各方面偷工减料,而规模化牧场养殖后,就能集中资源,一门心思在品质和产业链上下功夫,这是条长远路。

  奶源,始终是乳品行业的命门。这句话,魏武重复了很多次。

  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奶源乳质的统一。乳企选择奶源时,会尽量选择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的牧场合作。如果这个小牧场有一点,那个小牧场有一点,品质不同的奶源生产到同一个批次,品质和口感都难以稳定。

  一星期后,几人再三商量,最终同意了魏武的想法,一来知根知底信得过,二来单门独户养牛确实赚不到钱,再不往前走一步,就得进死胡同。

  当年,几个低矮的场棚出现在静海区西翟庄镇的一处荒地上,奶牛和人都搬了新家。2014年,在静海的利好政策支持下,东旭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

  杨增广是合伙人之一,合作社成立时,他把自家养的40多头牛入了股,按大牛1万4,小牛6千的价格,交由合作社统一饲养。他还是每天喂喂牛、运运草,但每月能有4000多块钱的固定工资,年底根据合作社效益分红,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

  杨增广形容现在的养牛场好比月子会所,一切以奶牛的健康至上。他们会根据牛的体质和备孕周期,喂不同配比的饲料,达到最高产出。

  在繁育上,不断进行基因筛选迭代,根据奶牛体质实施周期性、科学化管理。下崽后,体质弱的母牛放进另一个区域单独喂养,等奶牛体质转佳,再根据情况转入高产圈,一段时间后再次人工授精,不断循环。听起来没什么牛权,成效却显而易见。

  持牛入股的几人看到如今的牧场和之前的牛圈完全不同,一切井井有条,管理科学,都暗自庆幸自己当初做对了选择。

  一个90后决定去养牛

  那个大喊以后坚决不回牛场的女孩,成了合作社的顶梁柱。

  聊到这,魏海乐大笑起来,埋怨着自己当时有多不懂事。现在她有了爱人和两个孩子,一家人的生活继续围着奶牛转圈。

  敲键盘养牛,静海这个养殖场年销千万

  魏海乐身上有一种和魏武相似的气质,聊天时,他们不说什么漂亮话,平静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温和又坚定。能感觉到,他们不是很擅长和人打交道,但内心丰盈。

  2009年,魏海乐从学校毕业后,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希望自己能在某个大城市的CBD当个白领。养牛什么的,那是上个世纪的事。那段时间,魏海乐在楼与楼间忙碌,在人与人中穿流,却有些莫名的失落。

  转折在2011年,魏海乐结婚了,一个想法逐渐明晰,辞职—回家—养牛。那年,牛场新建,魏海乐带着爱人回到了静海老家,也重返了牛场。

  随着奶牛智慧化管理的提升和全产业链的打造,一家人逐渐在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在这个远离城市的地方,魏海乐有了发自内心的认同。

  牧场,成为畜牧业与现代化工业的混合体。

  近几年,牧场不断引进新设备,TMR全混合日粮监管系统、阿菲金72位转盘职能挤奶系统等先后投入使用。这些智能化设备,精准的计算出每头奶牛每一秒的情况。

  比如,奶牛进入奶厅那一刻,系统就开始了实时监测,通过分析乳质,分辨奶牛身体状况,数据实时回传。通过分群门,有问题的牛会被自动放进隔离间,等待饲养员来检查。对于健康出现问题的牛,系统自动分析,禁止奶牛进入挤奶厅,确保了生牛乳质量安全。

  在产业链上,魏海乐和爱人也有了自己的新进展,在城区一个不太繁华的街边,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鲜奶吧,牛奶从牧场到店里,用不了2小时。

  敲键盘养牛,静海这个养殖场年销千万

  疫情期间,鲜奶运输供应受到一些影响,但静海区的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的有效措施,解决了牧场的实际困难,最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运转。

  每天,魏海乐守在牧场,爱人经营着奶吧。一开始,他们选择了牧场,如今,牧场也选择了他们。

  魏海乐说,静海对农业发展有自己的诀窍,我从小在村里守着牛长大。不管是环境,还是产业,乡村的发展,我都能感受得到。

  一有时间,魏海乐会带着两个孩子在牛场里转转,和他们讲讲自己小时候的事。回家的路上,孩子也会抱怨衣服沾上了奶牛的味道。魏海乐会笑着摸摸头,告诉孩子,男子汉大丈夫,不碍事。

  牛背上的夏洛特

  躺在牛背上睡觉,牛丢了我也丢了魏武分享着手机上看到的段子。和牛打了半辈子交道,对于乡村生活和身边的变化,魏武把感受藏在心里。

  刚开始盖牛场那会,只要一下雨,土路上就一脚一个坑,人跟牛走不动,车更别想开进来。魏武和其它几人扛着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往地里走。

  在当时,适合养奶牛的原生态村庄,也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落后和诸多的不便利。魏武说他当时的想法是,要是哪天能通上柏油马路、住上楼房、开上轿车就是天底下最享福的事。

  多年来,西翟庄镇以及各村投入人力物力,持续改善乡村道路环境,在尽可能保留乡村生态原貌的基础上,实施多项改造工程。一条条平坦宽敞的硬化路,通向了家家户户门前。

  牛场建成的那年,门前路也通了。那天,魏武来回走了好几圈,看着路上来往的车辆,魏武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就像当初大伙儿齐心协力盖牛场一样。对于事业的未来,魏武有了更充足的信心。

  这几年,眼前的乡村环境在变好,老百姓生活在变好,社会风气在变好,看到这些变化,有种发自内心的自豪。

  去年12月召开的静海区第三次党代会上,再次明确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这给像魏武一样的农户、养殖户们吃了颗定心丸。

  静海区第三次党代会以后,乡村振兴各项事业更是加速驶上快车道。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乡村特色产业高歌猛进,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不断完善,一批极具特色的乡村品牌脱颖而出。状元村吕官屯、一红一绿宫家屯、康养旅游北二堡静海一村一品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一有空,魏武会去周边村子里转转,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搜寻些小时候的场景。偶尔路过一处,魏武还会惊讶地告诉别人,这地方,和我小时候一样。

  聊天接近尾声,谈到未来,魏武顿了顿,看向窗外,夏日微风,天光正好。他回答,当然是希望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又过了一会,他好像有了更满意的答案——争取继续做一个快乐的养牛人就好了。

  记者:陈泽宇 编辑:张健 责任编辑:郭媛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595.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6日 下午1:49
下一篇 2023年3月16日 下午1:53

相关推荐

  • 蜜蜂人工分蜂技术是什么?蜜蜂分蜂的原理和好处

      蜜蜂分蜂是用培育的产卵蜂王、成熟王台或者储备蜂王以及一部分带蜂子脾和蜜脾组成新蜂群。人工分蜂能按计划在适宜的时期繁殖新蜂群,个别蜂群发生分蜂热时,可及时采取人工分蜂的方法把蜂群分开,能制止蜂群发生自然分蜂,避免收捕麻烦和分蜂群飞逃。包括均等分蜂法、幽闭法、远移法、1群分为3群法、1群分为4群法等。      一、蜜蜂人工分蜂技术是什么?   1、均等分蜂…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8日
    00
  • 海南氨基酸制粒机(饲料颗粒厂 原料充足 永不枯竭)

    创办秸秆饲料颗粒厂 原料充足 永不枯竭 饲料颗粒机(又名:颗粒饲料机、饲料制粒机、颗粒饲料成型机),属于饲料制粒设备。是以玉米、豆粕、秸秆、草、稻壳等为原料,通过粉碎原料后直接压制成颗粒的饲料加工机械。 饲料颗粒机,分为环模饲料颗粒机、平模饲料颗粒机、对辊饲料颗粒机;按用途可分为:小型家用颗粒饲料机,家禽饲料颗粒机,小型家禽颗粒饲料机,鱼饲料颗粒机,兔子饲料…

    肥料资讯 2022年9月6日
    00
  • 氨基酸制备厂家(投资25亿元烟嘧磺隆、精喹禾灵等原药产品技改项目将在江苏盐城投建)

    氨基酸制备厂家 【健康早分享】217、蜂王浆中的限制性氨基酸有非常的特色 它含有食物中最缺少、最无法达到人体需要的三种限制性氨基酸,而且含量都很高。限制性氨基酸中的色氨酸是脑组织合成神经介质5–羟色胺的原料。以每千克体重每天计(下同),成人需要量为3.00毫克,儿童(12岁以下)4.00毫克,婴儿(3~6个月)21.00毫克,王浆中色氨酸的含量为…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25日
    00
  • 台山火龙果专用有机肥料 火龙果水溶肥厂家直销

    火龙果种植用什么肥料合适? 火龙果施肥,有机肥是少不了的,有机肥料的主要功能就是土壤改良,增加土壤肥力,也就是土壤中碳氮比(C/N) 。较好肥力的土壤的碳氮比应该到20%,高于20%有机质含量的土壤被称为有机土壤,低于20%有机质含量的土壤,被称为矿物土壤。 在施肥时,就需要着重补充有机肥料,勤施氮肥,氮肥补充来源,都是速效性,挥发流逝都比较大,所以只能勤施…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3日
    00
  • 秋天钓鲫鱼多少水深合适?附钓点

      初秋:初秋钓鲫鱼要在1~2米深的地方选择钓鱼位置,但雨天也可以在水深半米到1米的浅滩上钓鱼,最好选有水草的地方,但水域有大面积水草时要钓草洞、草缝或水草边缘。   中秋:在水深半米到一米的浅滩上最是适合。   深秋:深秋钓鲫鱼要像冬天一样钓2米以上的深水,但气温连续3天超过15℃时可钓1~2米深。      一、水深   1、初秋:初秋钓鲫鱼要在1~2米…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0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