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的“两难”银鱼进入10年繁殖期放流鲢鳙“一举三得”

  巢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安徽省著名的鱼库。据统计,历史上巢湖的鱼类多达94种,最为出名的就是巢湖三宝,即银鱼、白虾和白丝鱼。在三宝当中,又以银鱼最为著名,因其通体透明、营养价值丰富而被誉为鱼中皇后。

  巢湖银鱼是鱼中的上等佳品,90~10年代的年产量为169~484吨不等,正常年份可捕300~400吨。在巢湖的总渔获中,银鱼的占比并不高,一般只有2%~3%。

  巢湖的“两难”银鱼进入10年繁殖期放流鲢鳙“一举三得”

  90年代时,全湖一年能出鱼5700~8300吨。增殖放流30余年,巢湖的渔业潜力得以充分开发。在2016年,渔获量飙升到了2万多吨,创下了历史极大值;当年的银鱼产量也跟着小幅上涨,达到了678吨,但占比仍不到4%。

  单从产量来看,巢湖银鱼所占的比重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但它却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开发潜力巨大。

  独特的银鱼资源

  中国是世界银鱼的主产国,种质资源首屈一指。全球17个银鱼种有16个都分布在中国,其中有6个银鱼种是我国的特有种。国内的银鱼广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很多湖泊因盛产银鱼而名扬海内外,太湖、鄱阳湖、洞庭湖、巢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银鱼的价值,渔民们最清楚。在巢湖流域,银鱼也被称为面条鱼,此鱼曾和鲥鱼、鮰鱼、刀鱼并称为长江四鲜,是家喻户晓的高档鱼。巢湖的银鱼渔业养活了一大批渔民,其市场价格远高于巢湖的另一种特产:毛鱼(又叫毛叶鱼、毛刀鱼,学名湖鲚)。

  2020年之前,每年8~9月是巢湖毛鱼、银鱼的鱼汛期,此时毛、银鱼的生物量迎来峰值,具备了商业捕捞的规模条件。在开渔期间,每天有2000余艘渔船同时作业,一艘渔船十小时之内最多可捞4000斤的银鱼(开渔当天),新鲜的银鱼一斤售价12~15元左右,高产者一天就能进账数万元。

  由于毛、银鱼规格类似,一般为5~8cm,所以采用的网具均是密孔渔网。相比之下,毛鱼的数量则多到失控,一网就能打捞上万斤,每斤仅价值1~2元。如何控制毛鱼的繁殖、提高银鱼的比重,是一项考验智慧的研究课题。

  巢湖银鱼的两大难题

  巢湖银鱼经济价值虽高,但并未得到充分开发,背后存在两大瓶颈。第一个瓶颈就是生物量不占优势,无法和毛鱼竞争。

  巢湖是一个浅水型、富营养型湖泊,平均水深2.89米,面积780平方公里,浅而广的湖型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增殖,适宜银鱼的生长。调查显示,巢湖的饵料资源非常丰富,每公顷水面的浮游植物多达34.2吨,浮游动物为0.1吨,平均每年可产出1.7万吨鱼类。

  然而,这些饵料大部分都被毛鱼利用,银鱼在竞争中不占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毛鱼就占据着统治地位,是巢湖中最高产的支柱鱼。在渔民的渔获物中,毛鱼总是一家独大,产量占比稳定在60%左右,是全湖唯一一种产量可突破1万吨的小型鱼。

  毛鱼数量过多并不是好事,这意味着银鱼的生存资源会受到挤占,数量和产量难免会被压制。

  第二个瓶颈则是加工能力不足,深加工举步维艰。据统计,在2008~2019年,巢湖银鱼每年可创造1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例如在2012年,巢湖水域捕捞银鱼562吨,产值达到了1534万元。

  巢湖银鱼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将新鲜的银鱼卖给收购商,第二种则是简单晒干,以初加工的方式流向全国市场。但在巢湖周边,很多加工厂每年只能加工1~2吨银鱼,加工能力较强的也只有6吨左右,对于四五百吨的银鱼产量来说,加工能力显得捉襟见肘。

  加工跟不上,优质的银鱼就无法远销,不利于建成全国性的品牌,这也使得巢湖银鱼的知名度稍逊一筹。目前的银鱼市场,太湖银鱼稳居榜首,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近年来,鄱阳湖银鱼、洞庭湖银鱼又异军突起,巢湖银鱼逐渐因竞争力不足而趋于没落。

  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巢湖银鱼就面临着市场问题:出口的银鱼只能挂靠太湖牌银鱼的商标。到了90年代,巢湖周边的加工厂曾打出银龙牌银鱼的品牌,不巧的是,2003年加工厂解体,新品牌不幸夭折。从此,巢湖银鱼就再未出现过独立的品牌。

  近年来,巢湖银鱼的产量逐渐提高,潜在开发价值巨大,但品牌建设始终是一个难题。据调查,在安徽省多地的超市中也很难买到巢湖的银鱼,在售的银鱼干、银鱼酱基本都源自于太湖、鄱阳湖以及洞庭湖的银鱼。

  十年禁渔带来新机遇

  从2020年开始,巢湖进入全面禁渔期,比长江干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提前一年实施。

  十年禁渔不仅能有效恢复生物资源,使鱼变多、变大,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鱼种结构。有专家指出,巢湖鱼类的特点是小杂鱼(毛鱼)过多、食肉鱼太少,有必要加大肉食性鱼类的放流力度,以期重塑群落结构和水生生态。

  当然,重点的放流对象还是鲢鱼和鳙鱼,用鲢鳙来替代毛鱼的生态位可谓一举三得。

  首先,污染更小。毛鱼生活周期短,寿命只有一年,繁殖结束后成鱼死亡,会对水质造成一定的污染。而鲢鳙的寿命可达数十年,且经济价值更大,通过禁渔和放流相互配合,鲢鳙就有望逐步取代毛鱼的生态位,成为湖区的新晋一哥。

  其次,鲢鳙可辅助改善巢湖的营养病。在80年代,巢湖就率先实施了季节性封湖制度,但季节性封湖有其弊端,很多幼鱼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捕捞殆尽,鲢鳙对巢湖水体的净化作用也显现不出来。十年禁渔大有不同,可确保鲢鳙充分休养生息,繁殖2~3代,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鲢鳙登上主场后,银鱼的数量有望增多。鲢鳙是毛鱼的竞争者,翘嘴鲌等食肉鱼是毛鱼的捕食者,这两大阵营都能对毛鱼构成约束。而作为毛鱼的对手,银鱼从中获得的生存空间、食物资源也将更多,这种结构性的优化大有裨益。

  可以确定的是,受捕食者、竞争者的制约,巢湖中的银鱼在禁渔期间并不会泛滥。更何况,银鱼的寿命只有一年,亲体繁殖后就会死亡,因此种群数量不具有年际累积效应。

  但有网友表示,银鱼不及时捕捞同样也会污染水质,制定合理的专项捕捞计划、同时辅以品牌建设,最终定能实现双赢。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做到专项二字。

  银鱼的捕捞网具都是毫米网,捕捞银鱼时必然会误捕到其他鱼种的幼鱼,不利于资源恢复,专项捕捞难度很大。当然,湖北鲁湖、野猪湖、保安湖等5个湖库已有生态捕捞的先例,和长江禁渔制度并不冲突。在生态评估、有序规划、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生态捕捞未尝不是一条科学的出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8351.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16日 上午3:26
下一篇 2023年3月16日 上午3:28

相关推荐

  • 小鹅喝几天红糖水

         回答小鹅需要喝3天红糖水。雏鹅出壳后从出雏室转入育雏室,需要用5%-8%的红糖水和维生素C混合后喂鹅,然后再喂食,连续饮用3天,可以达到促进鹅卵黄的吸收、减少发病、提高饲料转化率等效果。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17日
    00
  • 11种无脊椎动物的和介绍向您展示该类动物的多样性

      无脊椎动物是缺乏椎骨或脊椎的动物群体。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属于以下六类之一:海绵,水母(此类别还包括水螅,海葵和珊瑚),梳状水母,扁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分段蠕虫和棘皮动物。   下图是无脊椎动物,包括马蹄蟹,水母,瓢虫,蜗牛,蜘蛛,章鱼,腔内鹦鹉螺,螳螂等。      1.蟹   螃蟹是十足甲壳类动物,通常有一个非常短的突出”尾巴&#8221…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2日
    00
  • 磷酸二氢钾肥磷酸料含量(磷酸二氢钾肥料浓度)

    农用磷酸二氢钾执行标准 HG/T2321-1992化工行业标准。作为肥料级的磷酸二氢钾通常含P2O552%,K2O33-34%,磷钾含量高达85-86%。 法律依据: 《肥料级磷酸二氢钾》作为肥料级的磷酸二氢钾1、通常含P2O552%,K2O33-34%,磷钾含量高达85-86%;2、水溶性很好,与农药,其它叶面肥的混配性也良好;3、可以作为优质水溶肥原料、…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15日
    00
  • 后熟(高压锅炖猪骨头上气多少分钟后熟)

    食物后熟是什么意思 大多数粮食具有后熟作用。新收获的粮粒生理上还没有完全成熟,胚的发育也未结束,这时期的表现为呼吸旺盛,发芽率很低,耐储性差,工艺品质不良,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达到生理上的完全成熟,这个时期叫作粮食的“后熟期”。在后熟期内进行的所有生理生化过程称为后熟作用。完成后熟作用的粮粒呼吸作用减弱,稳定性加强,发芽率升高,品质改善。粮食的后熟作用实际是…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1日
    00
  • 氨基酸肥料级(氨基酸肥料有这么多优点赶紧看)

    氨基酸肥料级 氨基酸叶面肥不用买!教你在家自制全营养氨基酸叶面肥,快收藏! 作物生长离不开氨基酸,它能够刺激和调节作物快速生长,加快作物对营养的吸收。所以,目前很多厂家把氨基酸做在肥料中,用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提高品质和产量。 今天教农民朋友一个在家自己配置氨基酸叶面肥的方法,方法简单,效果还不错,记得收藏一下,以免用的时候找不到了! 配置和使用方法: 作物…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18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