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果高峰期一般发生在8月上旬以及8月底至9月初两个时期。柑橘裂果不仅会降低产量,而且会诱发病虫害,造成橘果腐烂脱落。
裂果发生一般有3种类型,分别为皱皮裂、外裂以及内裂。
皱皮裂
危害特征:该种类型的裂果即为先是果皮的白皮层逐渐发生开裂,表皮逐渐凹进,表面看起来与正常果实没有区别,仅表现为表面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凹痕,但是中果皮已经开始产生分离了,慢慢地即有裂隙,最后表现出明显的外果皮开裂。
原因分析:主要在于果实在生长发育的初期,养分的供给不充足,造成部分中果皮的发育受到一定损伤,出现一些缺陷,易产生皱皮果。
外裂
危害特征:柑橘果实的果皮角质层先出现裂痕。然后沿着从外到内的顺序,细胞慢慢发生变形、开裂,最后白皮层彻底发生开裂。
原因分析:柑橘的细胞开始膨大时或者进入成熟阶段,遇到持续多天的干旱,后又发生大暴雨等灾害性气候,果实在开始受到较长时间的干旱胁迫后,在土壤中水分含量剧增的情况下,果实呈现猛长态势,而果皮相对于果肉生长较慢,造成外果皮撑裂,随着果实的生长,裂开的缝隙越来越大,中果皮、果肉均裂开。
内裂
危害特征:开裂的最开始的部位为果中轴,然后逐渐扩大到果实的顶部,造成裂果现象。
原因分析:主要在于种子败育,内部的赤霉素无法产生,相对而言果皮中的赤霉素较高,造成生长速度不一致,发生内裂现象。
裂果原因分析:
1 、品种原因
如贡柑、砂糖桔、南丰蜜桔、朋娜脐橙、早熟温州蜜柑、锦橙、红江橙等,基本是无核或少核品种。均不抗裂,发生裂果的可能性较其他品种要高。
2、根系问题
对于一些根系长势差的柑橘树,一般易发生裂果。同时,这也与砧木的选择有一定关系,以砂糖橘为例,分别以酸桔、枳壳、红黎檬作为砧木。相同条件下枳壳的裂果最少,而红黎檬最多。
3、果皮厚度
一般生理性裂果受到果皮结构,细胞分裂期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大,对于果皮薄,细胞的分裂期持续时短,细胞之间有较大间隙的柑橘品种,则发生裂果的几率增加。
4、水分问题
有机质含量低,灌溉条件不好,容易积水的地块上,发生裂果的几率较大。久早逢雨,或者骤晴骤雨都易导致裂果。
5、缺素引起
如缺钙、硼等;缺钙导致裂果是由于低水平的钙不足以维持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细胞壁的弹性,但缺硼则影响钙的吸收和转运,最终导致裂果。缺硼多为横裂、斜裂,缺钙为纵裂。钙在果树体内以钙离子形式通过木质部随着蒸腾水流-起运输的,果树果实的蒸腾强度远小于叶片,对钙的竞争也远小于叶片,有时甚至发生果实中的钙倒流入叶片,因此常会出 现果实缺钙裂果。
6、激素使用
主要是赤霉素、芸苔素、2,4-D的使用浓度不适宜。例如在砂糖橘上使用赤霉素,果皮厚度在0.8毫米以下,裂果多;达到1.8,裂果少;超过2.5,砂糖橘起不了砂,影响品质。
裂果防控方法
造成裂果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结起来有三个关键的因素:营养吸收、水分管理、果皮厚度。所以预防裂果还需从这些方面下手。
1、加强果园施肥管理
果皮细胞壁密度高,果胶含量多,果皮柔韧度增强,可减少裂果的发生。春芽期除撒施钙肥和硼肥外,还应多次喷施钙、硼根外肥。果实膨大发育期,及时追施钾,钙等元素。壮果攻梢肥,不可一次性施速效肥过多,避免果肉吸收养分过急,招致裂果,可按“一梢三肥”:放梢前15天,新梢长7-8厘米,嫩梢转绿期,三次施用。
2、保持土壤水分均衡
水分对柑桔果实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切忌不能看见裂果后才加强淋灌,防治裂果应在日常加强果园的水分管理工作,落实科学用水。保持土壤持水量60~80%。秋冬旱,要适当灌水。
3、科学使用生长调节剂
在久旱不雨或久旱遇雨后,及时喷施赤霉素保持果皮细胞活跃状态,减少裂果。要注意用量,果皮厚度关系着砂糖橘的品质,太薄易裂,太厚不起砂,厚度在1.4-2.0 毫米为宜。
4、加强对树体的修剪
要及时对柑橘树体进行适度修剪,以免林间的郁闭度过大,造成光照不足。在大雨或灌大水之前还可对树体进行断根处理,使树体内的水分维持在适宜的范围即可,不会发生水分含量剧增现象,降低裂果的发生概率。
原因:
一是品种间的差异。
在同一果园中,不同品种裂果情况不同,皮厚薄不匀特别是果顶部皮较薄的品种最易裂果。
二是由干早引起。
久旱后突然降雨或灌溉是主要的诱发因素。在橘果的膨大期,若长期干旱,果实的果皮、果肉细胞组织就会因水分不足,停止发育。此时,如果遇大雨或进行灌溉施肥,果皮组织则由于水分不足并受到高温的障碍,生长能力降低,而果肉组织却能继续发育。这样,果皮与果肉的发育速度不一致,就会发生胀破果皮的机械性裂果。
三是土壤水分的影响。
如土壤含水量经常处于饱和状态,造成新根窒息死亡,在雨停骤晴时会引起裂果。前期
土壤积水更能加剧裂果的发生。
四是缺乏元素钙。
防治:
第一 、保持土壤中较高而适中的含水量,使柑橘的水分供应不会发生剧烈变化。
在干早时要及时灌水,一 般连续15天无雨水,就要灌一次透水抗旱,在高温干旱季节要求10天灌溉一次,树盘铺草增加覆盖。涝时要及时开沟排水,大雨过后进行浅中耕。在久旱降雨后不要立即施肥。
第二 、 增施磷钾肥,勤喷叶面肥。
8月上中旬,每株施腐熟的人畜粪水50公斤~70公斤,加尿素0.3公斤、氯化钾0.2公斤,施肥后及时盖土、灌水。对坐果太多的橘树应增施氮肥,以增加果皮的厚度。在干旱时期,每7天~10天轮换喷施不同品种的叶面肥,如在干旱初期喷施三十烷醇加尿素,其后施0.3%的磷酸二氢钾等含钾叶面肥;旱期稳定的高温段,用过磷酸钙浸出液,在采摘前48天~ 52天喷一次加钼酸铵的叶面肥,既可减少裂果,又可促进果实膨大。
第三 、使果皮和果肉的生长发育保持平衡。
在橘果的膨大期若久早无雨,可用3%尿素或30ppm“九二O”在傍晚喷于树冠着生果实处,易产生裂果的树冠中下部是喷液的重点部位。每周喷一次,连喷3次,大雨来临前加喷一次,其防裂果效果比其它方法提高95%以上。
第四、对已裂开的果实,应及时摘除,以免继续消耗树体养料和水分。
柑桔裂果是一种生理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
1、品种。贡柑、沙糖桔、马水桔都是容易裂果的品种;
2、气候。膨大期干早,转色期突遇大雨,裂果会大量增多;
3、土壤。沙质土、早地,保水性差,裂果多;
4、挂果量过大,需钙量多,不能及时补上,裂果也会多;
5、营养不平衡。果皮中钙越多,裂果越少,而氮过多,果皮太软也会导致大量裂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