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分为大叶香樟和小叶香樟。按照园林用途分又可分为切杆香樟,骨架香樟,全冠香樟,多杆香樟,丛生香樟等品种。
1.及时栽植。
经过修剪的香樟树苗要立即栽植,如果运输距离较远要用湿草和蒸腾抑制剂保湿。2.坑穴要求。坑穴要足够大,同时保证穴内洁净,穴底要用原起挖地土壤或细土垫层,多次填土至穴顶,并在树苗周围堆成一个围堰。
植株栽好后应立即灌水,同时对树穴周边土壤进行搅动以使土壤在树穴内填实,为了提高树木定植后的成活率,在水中可加入生根宝、大树移植成活液等药剂以提高根毛细胞活性,刺激新根生长。(1)栽植时间: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中旬,在春季春芽苞将要萌动之前定植。在梅雨季节可以补植。
秋季以9月为宜。冬季少霜冻或雨量较多的地方也可冬植。(2)栽植方法:①栽植坑穴深度、长度及宽度都要达到50——60厘米。
栽植深度以地面与香樟苗的根径处相平为宜,栽植时,护根土要与穴土紧密相连,回土不紧或不实会形成吊空。②不论是阴天或晴天种植香樟树,都应及时浇透一次定根水。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
连续3——4次即可。移栽方法(1)截根促根对于胸径在10厘米以下的树苗,只需按常规要求挖掘土球移栽,通常土球直径约为移栽树主干的5一6倍,而对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苗,则应先进行截根和促根处理。具体做法是:在主干相对的两侧,距树干直径2一2.5倍处挖土开槽,用锯子或利斧截断粗大侧根,截面必须平齐。较小的侧根可以用修枝剪剪断,再覆盖细土,使其当年于断口附近长出细根,第二年在未断根两侧重复作业,第三年的春季才可以起苗。
(2)截干缩枝较小树苗,Ap1-2年生的无须截枝,3一6年的树苗应截枝1/3,通常在主干下部1/3的侧枝都应剪去,上部2/3的侧枝应分层剪去,而较大的树苗则应全面截枝。通常行道树主干高度控制在3一3.5米,粗大侧枝保留0.3一0.5米。截完后,对截口用蜡封好或用塑料薄膜包好,防止水分散失。(3)起球包扎起苗及移栽时间最好在3月份,土球带土应为胸径的5一6倍(小苗可30一40厘米),用草绳缠绕,保证土球不散。
(4)移栽种植穴的口径应大于香樟土球的1/3,深度以土球人土,根茎部与地面相平即可。将l树栽下后,把细土填人空隙并用粗棍捣实。还差10-20厘米时,浇水使之吸透水分,再将余土填上,直至树干基部成馒头状为止。虫害防治香樟树树姿雄伟,春叶色彩鲜艳,且枝叶幢幢,浓荫遍地,是南方最常见的绿化树种,广泛用作庭荫树、行道树,也可用于营造风景林和防护林,下面就其病虫害的防治简单介绍一下:一、白粉病:此病多发生在圃地幼苗上。
在气温高、湿度大,苗木过密和。通气不良的条件下最易发生。嫩叶背面主脉其附近出现灰褐色斑点,以后蔓延整个叶背,并出现一层白粉,严重的嫩枝和干上也有白粉。
1、苗圃要经常注意环境卫生,适当疏苗;或发现少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或烧毁。2、发生时用波美0.3—0.5度的石硫合剂,每10喷射一次,连续三、四次。二、黑斑病:樟树种子发芽出苗后长出1—4片叶时,容易发生此病。
从苗尖向根部变成黑褐色而死亡。播种时做好种子、土壤及覆盖物等消毒工作。在发病时,先拔除烧毁病苗,并用0.5%的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喷射二、三次,即可防止蔓延。三、樟叶蜂:一年中发生代数多,为害期长,1年生苗受害严重死导致枯死,造林后树木树冠上部嫩叶常被吃光,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
可用0.5公斤闹羊花或雷公藤粉加清水75—100公斤制成药液喷射苗木,或用90%敌百虫或50%马拉松乳剂各2000倍液喷杀。四、樟梢卷叶蛾:一年发生数代,幼虫蛀食枝梢,影响樟树高生长,致使干形弯曲。1、3月樟树新梢抽出后,第一代幼虫孵化时用90%敌百虫、50%二溴磷乳剂、50%马拉松乳剂10000倍液进行喷射,每隔5天一次,连续二、三次,能杀死幼虫。
如果幼虫已蛀入新梢,也可喷洒40%乐果乳剂200—300倍液。2、苗圃或小面积林地,可在冬季收集枯枝落叶烧毁,以消灭越冬蛹。五、樟果螟:一般为害樟树幼苗和20年生以下幼树。一年发生二代。
第一代幼虫在5月底到7月中旬为害。第二代幼虫在8—9月为害,幼虫成群集结于新梢上取食叶芽,并吐丝把残叶卷成球状,包扎顶芽,以至新梢枯死,甚至全株死亡。1、幼虫刚开始活动尚未结成网巢时,用90%敌百虫4000—50000倍液进行喷射,即可杀死。
2、如果幼虫已结成网巢,最好将其栽掉烧毁。六、樟天牛:1、成虫产卵期(五月上旬至六。
樟树分两种:为大叶樟和小叶樟,一年生香樟苗高60厘米左右,根径0.8厘米左右,产苗量每亩2.5万株左右。除用作造林外,一年生香樟苗达不到城市绿化用苗标准,移植后需再培育3~6年。
在栽培过程中如果要迁树,早一天树要浇足水,树吃水后再扦,树叶树干要打上防蒸保护剂(蒸腾剂)。
枝干上要包上棉布,浇上水。
在迁树过程中,细根不能脱水,营养和水分靠细根、肉根来吸收,大根是树身光合作用后来发根的。在水涝地段种植,下面底部深一点方小块石,防结水,烂根,种下后架上黑阴网,必须每天在大阳下山时给树身喷水。
扩展资料:
苗期管理
香樟起苗时一定要坚持“要精不要多”的原则,要坚决弃掉小、弱、弯苗,以免培养出劣质苗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
因此,苗木管理期间要适当处理,例如疏除叶片等。
因为香樟主根深而侧根少,所以育苗时要注意培育侧根。在苗圃中一般要经过2次移植,香樟树苗一般1年后最好进行移苗,有利于提高苗木成活率。
小苗移植是剪去主根一段,只留10~15cm长即可,一年生幼苗易受冻害,移栽时要剪掉晚秋梢,用稻草覆盖保墒。出圃苗标准:地径2~4cm,主干绿色,黑褐色苗木不宜栽植,因为树苗已老化。
在寒冷的冬季,采取地面盖草、树侧设立风障、树冠用薄膜遮盖、树干用稻草包扎(风大且气温比较低的地方应在稻草包扎的基础上加绑薄膜)等方法,来保持土温和防止寒害。香樟,又名樟树、樟木、小叶樟,产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于低山平原,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500米至600米之间。
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它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重要树种,性喜温暖气候和肥沃深厚的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不耐干旱瘠薄,能生于黏壤中,但忌积水。较喜光,幼树稍耐半阴,壮年时更需阳光。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6℃以上、极端最低气温-7℃以上的地域,一般在淮河以南地区可露地栽培。它速生长寿,萌蘖更新力强,对烟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主要区别有,形态特征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分布范围不同,具体如下:一、形态特征不同1、大叶香樟高16-25米,径0.6-1.5米,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末端为3-7花的聚伞花序,花被筒倒锥形,外面密被白色绢毛,能育雄蕊9,退化雄蕊3,果球形,无毛,先端增大成盘状,花期5-6月。2、小叶香樟高90—150厘米,径1—4毫米,通常具分枝。
叶片为线形。
圆锥花序,疏松开展,近于金字塔形。中部以下常裸露,小穗长4—5毫米,黄绿色带紫色或成熟之后呈黄褐色,颖片披针形,先端尖或渐尖,质薄,边缘呈膜质,两颖近等长或第二颖稍短,具1脉,第二颖具3脉,中脉具短纤毛,外稃膜质,花期7—9月。二、生长环境不同1、大叶香樟该树种系典型的北亚热带树种,对水、热条件的要求低于其它樟科植物,既能耐-10℃的低温,又能耐干旱。生于山谷或山坡上,海拔米。
2、小叶香樟生于海拔700—3600米的山坡草地、林下、沟谷潮湿草地。三、分布范围不同1、大叶香樟四川西部、陕西南部及甘肃南部。2、小叶香樟国内分布:产东北、华北、陕西(太白山)、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四川、湖北(巴东)。
国外分布:欧亚大陆温寒地带都有分布。大叶香樟和小叶香樟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叶香樟的叶片上有腺点,而大叶的没有。大叶樟比小叶香樟叶子大,生长快,树干要直,树皮比较青绿,香樟树皮比较深黑红,比大叶樟耐寒。
养殖可使用碧卡水溶肥。
幸福树的:中文名:菜豆树学名:Rad ermachera sinica养护方法: 性喜高温多湿、阳光足环境。耐高温,畏寒冷,宜湿润,忌干燥。
栽培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
花期5月至9月,果期10月至12月。温度:菜豆树喜暖热环境,生长适温为20℃至30℃。盛夏酷暑期,当环境温度达30℃以上时,要适当给予遮阴,叶面喷水。秋末降临,当环境温度降至10℃左右时,应及时将其搬放到室内。
越冬期间,维持不低于8℃的室内温度,最低不低于5℃,以免出现冷害伤叶或落叶。 光照:菜豆树为喜光植物,也稍能耐阴,全日照,半阴环境均可。在室内陈列期间应将其搁放于光照充足的窗前或室内。
如果长时间搁放于光线暗淡的室内,易造成落叶。越冬期间可将其摆放于窗前或阳台前较高的部位,让其多多接受光照。水分:要求有一个比较湿润的土壤和陈列环境。
为了使其不长得过于高大,在春季抽生新梢时,可适当控制浇水,维持盆土比较湿润即可。在室内陈列的盆株,除要求保持盆土湿润外,高温季节每天还要给植株喷水2次至3次。夏、秋季搁放于室外养护的植株,一定要加强植株及周围环境的喷水,创造一个凉爽湿润的适宜环境。
冬季搁放于室内的植株,由于温度均低于10℃,进入休眠状态,不可浇水太多,以免出现积水烂根。 肥料:盆栽菜豆树,除要求在培养土中加入适量的腐熟饼肥和 3%的多元复合肥外,还应不间断给予追肥。生长季节可每月浇施一次速效液肥,北方地区盆栽,中秋后可连续追施2次至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液,以增加植株的抗寒性,有利于其安全过冬。夏季气温高于32℃、秋末冬初气温低于12 ℃后,均应停止追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