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宿州8月31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迅员张士翔)近日,记者走进安徽宿州埇桥区符离镇灵寺村的葡萄园,只见一串串晶莹剔透、果粒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一派丰收景象,工人们穿行其间,剪下葡萄,忙得不亦乐乎。
葡萄地里话丰收(央广网发 宿州埇桥区供图)
为了保证每一串葡萄都能以最新鲜的状态送到客户手中,工人们每天早上5点钟就进园采摘。宿州埇桥区力泉葡萄家庭农场负责人权翠平告诉记者,今年的葡萄管理得当,品质好、口感佳,深受顾客喜爱。园区除了每天固定销往百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附近商超的订单,还可零散、采摘。不少慕名而来的周边游客钻进葡萄架下,亲手采摘、品尝葡萄,体验了一回农民丰收的喜悦。
农场现有16个大棚,占地31亩,主要种植巨峰、玫瑰香、夏黑等葡萄品种。目前,我们这里的巨峰葡萄正值销售旺季,每斤葡萄可卖到10至15元。据权翠平介绍,她的家庭农场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葡萄种植,通过积极参加种植新技术培训,引入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实现了葡萄标准产业化种植,拥有了稳定的客源,每年产值可达30万元。
葡萄销路好,不仅增加种植户的收入,也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就业。剪枝、分拣、装箱,工人们在园区忙碌着,异口同声称赞今年葡萄好。我目前主要工作是修剪枝叶,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上手,一个月能挣2000多元,活不重还不耽误照顾家庭。在大棚里干活的曹素玲告诉记者。
葡萄地里话丰收(央广网发 宿州埇桥区供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灵寺村的葡萄种植产业只是宿州埇桥区夯实产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小小缩影。近年来,宿州埇桥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果蔬产业结构,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引进大型食用菌项目,扩大双庆河沿岸、环郊区等名优绿色、有机蔬菜种植规模;采用大棚、温室等设施栽培技术,发展朱仙庄镇、北杨寨行管区、栏杆镇、解集镇等地优质葡萄、优质桃等水果种植。同时,埇桥区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持续加强农业品牌创建,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切实提高埇桥农业竞争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6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