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技术和饲养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导致出现各种疾病,其中羊的寄生虫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做好羊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以下为大家详细介绍夏季羊寄生虫病的危害,夏季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
1、夏季寄生虫疾病的危害分析
羊寄生虫疾病是羊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这种疾病是不会像一些剧烈传染性疾病那样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但是该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会对羊机体产生慢性消耗,其隐藏性较好,通常难以发现,特别是羊体内寄生虫疾病,其隐蔽性更高,日常患病羊和健康羊无明显区别,当患病羊出现症状之后就已经错过了的防治时机,终会给养殖场造成严总的经济损失。
羊寄生虫疾病按照其寄生的环境来说分为了体外生虫疾病如`病和体内寄生虫如原虫病和线虫病。体外寄生虫主要危害羊的皮肤,导致羊脱毛,出现皮`、丘疹和腐烂等症状。体内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羊的脾脏、胆管和消化道等多种脏器之中,体内寄生虫疾病由于症状不明显,发现困难,终会导致羊出现多种并发症,妊娠羊患病之后还会出现严重的流产和死亡现象,有时还会传播给人类,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2、夏季羊寄生虫疾病的传播
羊寄生虫疾病由于病情隐蔽性较高,症状不明显,羊体外寄生虫会通过羊群之间的接触进行传播。而体内寄生虫主要通过被污染的牧草、水源和饲料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当羊群中有个别羊出现症状之后,羊群已经大部分感染了疾病,而且一旦出现症状发病比较急,发病严重,这时进行治疗不仅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差,而且还会严重浪费人力物力。
羊寄生虫传播渠道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羊饲养过程中接触过某些带病虫的环境后患病,另一方面因为饲养管理不当,导致某些含有寄生虫的饲料和饮用水被羊引用之后而产生疾病。此外,在低洼地区放牧,让羊引用低洼地区的饮水同样会导致疾病发生。当羊群身体抵抗能力下贱之后,羊抵御外界自病菌的能力变差,这时病菌趁虚而入,导致羊群患病。因此,在羊养殖过程中,控制好病原、及时进行病原检测,及时做好消毒驱虫工作十分重要。
1、注意保证饮用水的洁净
水源是寄生虫寄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羊失出现寄生虫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很多死水区域内通常含有大量寄生虫,也是寄生虫繁殖的温床。对于采用放牧的羊群到地势较好的地区放牧,让羊群引用江河湖泊的流动水源,禁止让羊引用被污染的水源,对于舍饲养羊的应该固定好饮水点,为羊群提供深井水或者自来水。
2、做好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
在羊寄生虫疾病防治过程中,为了保证防治效果,一定要做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作。夏季气温较高,粪便中携带的寄生虫残体和虫卵能够大量的繁殖和生长,从而危害到其他羊只。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将粪便和尿液集中清理出圈舍,并运送到指定的无害化处理点对进行发酵处理,利用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将粪便中存在的寄生虫杀死。粪便完全腐熟之后,可以作为有机肥施入田间,提要土壤肥效。
3、强化饲养管理,提高羊群抵抗力
在饲养过程中,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定期为羊补充营养物质提高羊的身体抵抗力。避免羊营养不良,这对降低羊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有很大帮助。在寄生虫发病高高分期应该向饲料和饮用水中田间一定量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药物,促进羊群身体抵抗力提升,同时还要做好圈舍清洁消毒工作,保证良好的通风效果,定期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好排泄物,保证圈舍的清洁、卫生和洁净。
4、定期做好驱虫工作
根据地区羊寄生虫疾病的发病特点,需要对羊群进行定期驱虫。
首先,对于体外寄生虫要做好定期药浴工作。药浴前8小时要停止放牧或喂料,入浴前2~3小时给羊饮足水,以免羊入浴后吞饮药液;有病、外伤、有孕2个月以上的母羊暂不药浴。可选用0.1%~0.2%的杀虫脒、0.025%~0.05%的辛硫磷乳油、0.05%的马拉硫磷等。药液配好后,先用几只体弱的羊试浴,确无反应时,再顺次进行,先药浴健康羊只,后药浴患疥癣的羊只,羊只入浴时间要达到2~3分钟,要将头部压入药液中1~2次,使其充分浸湿,浴后在滴流台停留10分钟,滴干羊体药液,将羊群赶到暖和的地方休息5~6小时,防止受寒感冒,待身体全干后即可就近放牧;
其次,体内寄生虫驱虫。可选用丙硫苯咪唑,成羊10~12片/只,育成羊5~6片/只,内服,或者选用碘硝酚按每只羊每10千克体重0.5毫升皮下注射,或者选择使用硝氯酚大羊2片/只,小羊1片/只,内服,或者选用吡喹酮。可驱除脑包虫及多种寄生虫,每千克体重40~80毫克,一次口服,连用3~5天。
以上就是“夏季羊寄生虫病的危害,夏季羊寄生虫病的防治技术”的具体内容了,在养殖过程中,如果寄生虫防治不到位就会造成羊生长受抑制,终会严重危害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5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