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经历过的坎坷稻田被毁杂交水稻差点绝种

  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在安江农校没有呆多久,又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是的,你没看错,袁老最初的职业,并不是从事农业科学,而是一名教师。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的北平,这也是袁老名字隆平的由来。袁老经历了中国最动乱的岁月,他的少年时代,是颠沛流离的时代,年少的袁隆平,随着家人辗转全国各地,六年时间跑了六个省份,见识了太多兵荒马乱与饿殍满地,饥饿,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惨痛回忆。

  从那个时候起,袁老就立下了志愿,要努力实现粮食的增产,让天下人不受饥饿的痛苦。

  所以当他从农学院毕业后,虽然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他还是向学校申请了一块水田,用于种植水稻,他不想做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普通读书人。再说,童年时期和青年时期饿肚子的经历,依旧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年轻时候的袁隆平

  袁隆平最初的想法,只是想增加粮食产量,避免学校的同事们受到饥饿的威胁。在工作之余,袁隆平放下手中的书本,挽起裤脚,下到水田,播种插秧,忙得不亦乐乎。

  在他的精心耕作下,学校门前的水田中的水稻,茁壮成长起来,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看见绿汪汪的水稻长势喜人,都非常高兴,经常帮袁老打理庄稼。

  袁老对这块水稻田倾注了大量心血,一有时间,就跑到水田中查看水稻的长势。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所谓的化肥,水稻的收成并不太好,即便如此,袁隆平还是保持着种植水稻的习惯,因为他能解决当前日益紧张的粮食问题。

  既然水稻的产量不高,那就需要想办法提高水稻的产量,袁隆平觉得自己是一个有专业知识的人,提高产量并不是问题,所以他开始研究如何提高水稻的产量。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经历过的坎坷:稻田被毁,杂交水稻差点绝种

  事情的转机发生于1960年夏天,这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带着工具,来到自己的水稻田,打算给水稻除草。

  持续七年的水稻种植,已经将这位白白净净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皮肤黝黑而粗糙的庄稼汉子,他熟练地带上草帽,顶着烈日,给水稻除草。

  不经意间,袁隆平发现当中的一株水稻,长得稻杆高大,叶片繁多,真是鹤立鸡群。如果是普通庄稼人,看到这一株水稻,顶多感叹一句长得真好,并不想其它,毕竟,仅仅是一株水稻长成这样。

  此后,袁隆平每次经过稻田,都要去查看一下这株水稻的长势,斗转心仪间,水稻开始抽穗,与其它水稻相比,这株水稻并没有让袁隆平失望,它抽出的穗粒明显多于其它株。

  等这些水稻成熟后,袁隆平谢绝了其它人帮他收割的好意,因为他担心别人会损坏这株水稻,即使不有损坏,如果将他们收进口袋中,这些被他视若珍宝的宝贝会将成为口中的粮食而已。

  袁隆平将这株水稻的种子精心收集起来,像看宝贝一样将它们珍藏起来,打算留作明年的种子。

  第二年伊始,袁隆平开始看天气看黄历,焦急地等待着播种时节的到来,好不容易等到节气的到来,袁隆平将这些水稻精心种下,每天都要探视一次,盼着它们发芽。

  这些种子成功发芽,长成了秧苗,袁隆平专门在水稻的一个角落插下了它们,等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结果却让袁隆平大失所望,水稻并没有像它们的上一代那样长得出类拔萃,是一般水稻无异,他们抽出的稻穗,也没有任何优势。

  如果是其它人,必定会在失望之余,失去信心,将它们变成腹中粮食,但掌握遗传学的袁隆平并没有这么想,在他看来,它们的上一代能出类拔萃,显然是有原因的,袁隆平继续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把水稻收集起来,打算明年继续留种观察。

  湘西地区,因为温度的原因,水稻只能一季一种,试验一次就是一年的时间,袁隆平年复一年地种植着这些稻种,在经历了4年过后,袁隆平终于得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袁隆平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出了上百粒种子的杂交水稻,证实了他的猜想,高产的原因,就藏在那株他侥幸得到的水稻基因中。

  袁隆平如获至宝,第二年,他采用同样的方式,从4000株稻穗中找到了6株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袁老培育出了下一代。

  1966年,袁隆平根据自己的试验结果,发表了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证实水稻可以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实现杂交,而且杂交水稻的产量将会更高。

  在那个大家都挨饿的年代,袁隆平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他成为了一名科学家。然而,这篇论文,也几乎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

  就在袁隆平每天猫在水田中研究自己的杂交水稻的时候,一场风暴逐渐形成,并很快演变成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袁隆平的研究也受到了冲击,因为他的研究,属于知识分子的范畴。

  点名批评袁隆平的大字报已经出现,但袁隆平并不关心这些,他只关心自己的杂交水稻。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经历过的坎坷:稻田被毁,杂交水稻差点绝种

  1968年5月18日,是袁隆平最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他将自己费心收集而来的700多株不育秧苗种在了试验田里,满怀着欣喜,等待它们创造奇迹。

  第二天早上,天才刚亮,袁隆平就来到了自己的水田,眼前的情形让他欲哭无泪,因为自己好不容易种下的秧苗,全部被人毁掉了。这就是被后来称为5.18事件的灾难。

  袁隆平瘫坐在水稻田边,整整坐了一上午才回家吃饭。由于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我们并不知道他当时有没有流下眼泪,但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被全部毁掉,他的内心显然不会好受。

  闷闷不乐地袁隆平茶饭不思,愁苦了一整天,到了晚上的时候,一直跟着他研究水稻的两位学生偷偷找到袁隆平,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听完这个好消息,袁隆平总算是恢复了精神。

  原来,一直专心研究杂交水稻的袁隆平没有关注外面的事情,他的两位学生却关注到了,这两个学生分别是尹华奇、李必湖。

  图为杂交水稻三人组(左尹华奇,中袁隆平,右李必湖)

  当他们听说有人要来毁掉老师的心血的时候,提前留了一个心眼,将三株秧苗提前藏在了臭水沟中,这才幸免于难,为杂交水稻保住了最后的命根。

  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6月份的时候,袁隆平接到学校的命令,要他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地方教学,当然不是教学如何培育杂交水稻,而是接受思想改造,还要接受锻炼。

  杂交水稻的研究被迫中断,经费停拨,核心人才袁隆平被调离,现场只剩下尹华奇、李必湖两人守着试验田,他们的任务也转变成农民,让他们留下就要他们收割水稻供作粮食。

  尹华奇、李必湖两人都是袁隆平的得意弟子,对老师的赋予半生心血的杂交水稻非常有感情。得益于他们的年轻气盛,两个年轻人写了一封信,越级告状。

  他们的信件受到了国家科委的重视,毕竟,粮食问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重中之重。国家科委联合湖南省科委、农业厅的工作人员组成调查组,前往安江农校调查情况。

  现场只剩下尹华奇、李必湖,两人本来想好好招待远道而来的领导,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办法,就好到水田里抓了些田鸡来招待调来调查的人员。就着田鸡肉,两人声泪俱下,将杂交水稻所遇到的难题和成功后的前景给领导们说了,大家都很满意,决定帮助袁隆平。

  一个月后,袁隆平得心返回自己已经呆了15年的安江农校,继续杂交水稻的研究。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袁隆平的农业研究受限于节气,一年只能播种一次,中途又遭打乱,这让袁隆平心急如焚。他特意向上级请求,能前往三亚地区研究杂交水稻,因为海南地区一年可以种植三季水稻,可以将试验时间压缩至少一半。

  当年的三亚并不是旅游胜地,甚至不叫三亚,叫崖县,是当时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袁隆平师徒三人,来到三亚后,便一头扎进了水稻田中,热带的酷热,像水泵一样快速抽走他们身上的水分。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师徒三人争分夺秒地进行着杂交水稻试验。

  没有休息的地方,师徒三人借宿在当地农民的窝棚之中,有时候只能躺在巨大的棕榈叶子上将就。

  海南地区丰富的基因库,也为师徒三人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在三亚,他们又幸运地发现了野败,后来,野败成为袁隆平三系当中的一系。

  在水稻生长的间隙,师徒三人的踪迹,几乎遍布了全国各地,他们尽往无人的沼泽地钻,目的正是为了寻找一株难得的野生水稻,为杂交水稻实验提供更多的样本。

  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人能在稻穗下乘凉。

  尽管他的杂交水稻经历过一波三折,但在袁老毕生的追求下,硬是推翻了传统与过时的科学,创造了高产的奇迹。

  如今,当衣食无忧的中国人端着手中的饭碗时,都要将袁老的功德铭记于心,因为他给了我们不再挨饿的底气。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4303.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3月7日 下午8:28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下午8:33

相关推荐

  • 包含观铁溪有感6OO字的词条

    本文目录一览: 1、贵州镇远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2、镇远古镇有什么著名景点呢? 3、有关于镇远旅游 4、镇远。下司古镇。400字日记。 贵州镇远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镇远古镇主要景点介绍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青龙洞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最大特色在于其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

    肥料资讯 2022年8月8日
    00
  • 榨菜是什么菜做的

         回答榨菜是用茎用芥菜做成的。常见的榨菜形态为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是以茎用芥菜为原料腌制而成,它是我国的有名的特产之一,与法国的酸黄瓜、德国的甜酸甘蓝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肥料资讯 2022年6月1日
    00
  • 桫椤树 桫椤树图片

    桫椤是什么植物? 问题一:桫椤是什么植物? 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问题二:桫椤是种什么植物?它的果实是什么样子?最好有图片可以直观的看到 桫椤是蕨类植物,它没有种子,也没有果实,蕨类植物是靠孢子繁衍后代的。 问题三:桫椤有几个品种 桫椤属蕨类植物门桫椤科,属蕨类孢子植物,又称黑桫椤、树蕨、刺桫椤、龙骨凤、笔简树…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6日
    00
  • 种植西瓜步骤

      1.选择设施栽培,尽可能延长生长期。西瓜是喜温作物,在18-35℃可持续产瓜。   为了获得多重收获,我们应该在设施中栽培,并延长生长季节。      2.选择生长旺盛、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嫁接栽培。选用台湾省黑豹、豫永康2号、余一甘露等长势强、瓜大、抗病、品质好的品种,与FS90C西瓜砧木嫁接。3.精细整地,施足基肥。(1)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6日
    00
  • 怎样管理杂交水稻后期开花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怎样管理杂交水稻后期开花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水稻是人们最常见的一种食物,只有水稻在生长过程中保证好,才能够保证大米的质量,由于它在市场上人们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说异界农民想要通过自己种植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收入,但是在种植过程中如何保护好经验,怎样防止早衰,一般怎样增强它们进行的一些光合效率,可以适当的提高产量,对农民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就随我一起来…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