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沙虫虽然没有海参、鱼翅、鲍鱼的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养殖沙虫的朋友很多都赚了钱。
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沙虫养殖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沙虫的养殖 方法 海滩条件 养殖用的海滩面积一般在3~5亩为宜,呈长方形或方形,水深80~120厘米,底质以泥沙质为好,含沙量70%以上,且要水质良好,附近无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流入。
苗种放养与养成管理 沙虫投苗放养时间主要在每年 清明 节前后,每亩投苗50公斤,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放养的苗种要求个体完整无伤,颜色为深褐色。放养宜选择晴天进行,海水盐度在25‰左右,养殖水体与育苗盐度差不宜超过5‰ 苗种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放养前计算好池塘所需苗种数量,然后将苗种均匀散播于养殖块面上,让其自然钻入泥沙中。 沙虫苗种放养后即进入养成管理。经常检查养殖块面,定期疏通水沟。
放养2~3天后,下塘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发现成活率低,应立即补苗。以后每个星期都要下塘检查,水沟和堤坝要经常护理。进入夏季,及时疏通沟道,把块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块面积水,使块面结实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便于沙虫的生长。
在台风及大暴雨时,常会引起养殖塘内海水比重突降,故雨后应及时排干塘水,涨潮时纳入新鲜海水,防止海水比重过低引起沙虫的死亡。 成虫收获 经过1年的成长之后,可以将沙虫挖掘上市,挖掘沙虫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体力活,由于沙虫生活在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海滩下,所以需要用锄头等工具,掘滩三尺才能挖到一条沙虫。市场上的常见的沙虫干则是将活沙虫清理内脏之后晒干、烘干所得,几百上千根沙虫才能制出一斤沙虫干,这也是沙虫干昂贵的原因。
但是其味美无比的口感,极高的营养价值,配得上它的身价,更是送礼佳品。沙虫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海水中含有足够丰富的饵料,因此可以不添加任何饲料,自然养殖。 沙虫的营养价值 沙虫的营养、味道及医药与食疗价值都不亚于其他名贵海产珍品,因而素有“海滩香肠”的美誉。
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味道,还胜过海参、鱼翅。因为海参和鱼翅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故烹饪时一定要加鸡肉或瘦肉等配料,否则就索然无味。而沙虫具有鲜美味道,不必加别的配料,单独干吃或鲜食都很有特色,除城乡居民喜食外,更是宾馆、酒楼食肆的名贵佳肴。沙虫还有较高药用功效和食疗价值。
它性寒,味甘、咸,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之功效。 据药书记载,凡有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虚咳喘、胸闷痰多以及妇女产后乳汁稀少等症状,最宜食用沙虫;对于肺痨咳嗽、神经衰弱、小儿脾虚或干燥等症,用沙虫加姜片煲瘦肉汤饮服有疗效;因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获良好疗效。所以沙虫是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及食疗佳品。 沙虫的生存环境 沙虫多在沙内横卧,穴口向下微陷,受惊即迅速缩入深处不易被采到。
沙虫生存环境在恶化,1985年中国海岸调查结果表明,广东是沙虫的主要产地,湛江又是广东的主要产地,广泛分布于沿海沙质滩涂的中、低潮区及潮下带,可捕资源面积为15.3万亩以上,原存资源量为4027吨左右。 专家指出:由于不合理的乱捕滥采,加上屡禁不止的电鱼炸鱼现象,还有令人担忧的环境污染,致使生物量锐减,种群结构畸变,可捕资源量大幅下降,生态平衡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由于每天都有大批的人员在海滩上乱挖乱掘,致使与沙虫一起生长的 其它 物种也遭到严重破坏,如果让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海滩上的挖虫人也感叹:沙虫越来越难挖了!过去每天挖一两个小时,就可挖到五六公斤的沙虫,如今,挖上三四个钟头,只得0.5公斤,有时更少。
沙虫也特别小,收购商都不肯要。
沙虫生活在沿海滩涂沙泥底质的海域,涨潮时钻出,退潮时潜伏在沙泥中,故名“沙虫”。沙虫在我国南北沿海均有生长,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山东沿海分布较多,尤其北部湾广西沿岸和粤西沿海出产的个大肉厚、品质上乘。
沙虫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碘等多种成分,具有较高药用与食疗价值。
据记载,沙虫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等功能,可治疗骨蒸潮热、阴虚盗汗、肺痨咳嗽、胸闷痰多等症,对治疗神经衰弱、妇女产后乳汁稀少、小儿肾亏而夜尿频繁等症亦有效果。此外,沙虫更是酒楼食肆的名贵佳肴,因其味道十分鲜美,不必加别的配料,干吃或鲜食都很有特色。作为老少皆宜的营养滋补食疗佳品,沙虫有“海滩香肠”的美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沙虫原是海滩自然资源,野生为主,数量不多,为适应市场需要,近年广东湛江地区一些养殖户对其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
据先行养殖者介绍,沙虫养殖具有生长快、成本低、易管理、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养殖技术也易掌握。投苗放养时间在每年农历正月至6月,养殖时间快的2个多月,慢的4个月就可达到每公斤80多条的上市规格。沙滩要求松、粗,水的盐度要求在25%左右。
一般一年养殖一茬,沙滩质好的可养两茬,每亩投苗50公斤,沙虫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4个月可养到每公斤80多条,亩产量为200公斤,按现行收购价产值可达5200元。目前沙虫依然货稀价贵,在各地市场上,鲜活沙虫每公斤售价为24-36元,一般沙虫干每公斤售价为240-298元。此外,沙虫还是出口畅销佳品。
因此,积极发展沙虫养殖可望获得丰厚收益。
沙虫又叫沙肠虫,学名方格星虫可口革囊星虫俗称海丁、海蚂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沿海。我省以温州、台州的高潮区泥沙质滩涂居多。
可口革囊星虫肉味鲜美,因富含蛋白质,可煮汤成冻后食用,深受沿海居民喜爱,是高档饭店、宾馆餐桌上的佳肴,近年在我省温岭等地区已开发进行人工养殖。
养殖场地的选择与建造选择中高潮区滩涂或标坝内的涂地。附近无工业和生活污水流入,底质以泥质或泥沙质为好。滩涂以内湾或河口附近平整的泥涂为宜,要求风浪平静,但有一定流速的潮流。坝内涂地要求每半个月有10天以上能自然纳潮,并配备水泵供小潮汛时提水。
可口革囊星虫属广盐性品种,适宜盐度5~35。养殖前期盐度控制在15以上为宜,中后期则适当降低盐度有利于生长。对选好的养殖涂地,需经过整理才能放养。
对于坝内涂地要建成低坝蓄水塘,大小因地制宜,一般以3~5亩为宜。堤坝高0.6~0.8米,堤宽1~1.2米,堤顶应修得坚固耐用。塘内应有环沟,沟宽0.5米,养殖涂面划块,每块宽2~2.5米,块与块之间留沟,宽0.5米,是排水与操作的通道。
整建后的场地称为“埕”。整建一般要经过翻土、耙土、平埕等步骤。翻土:用海锄头、四齿耙等工具,熟涂、软涂翻深20~25厘米,生涂、硬涂翻深30~35厘米。
耙土:用四齿耙将翻土形成的土块捣碎、并用密齿耙把表层泥土耙烂梳匀,使涂质细腻柔软。平埕:用木板将埕面压平抹光,平埕时先重后轻,由埕面两边往中央压成“马路形”,不使埕面积水,平整时人站在沟中操作,逐渐后退,对底硬的埕地要增加翻土、耙土、平埕的次数,精耕细作是提高单产的重要措施,对软底质的埕地经过一次翻土、耙土、平埕就可播种。对整理好的场地在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清涂,可选用漂白粉制成乳液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为8~10公斤,药效期过后蓄水培养基础饵料。肥水可选用发酵的农家肥,用量为每亩200公斤,铺在养殖涂面上,或每亩施氮肥3公斤、磷肥1公斤。
苗种放养与养成管理在工厂化育苗尚未解决以前,目前可口革囊星虫放养的苗种均采捕自然苗种。每年的3月中旬~4月中旬,即清明前后,进行放养。放养的苗种要求个体完整无伤,颜色为深褐色,规格选择每公斤1500~2000个左右,最好当日起捕的苗种。放养宜选择晴天进行,养殖水体与苗种生长海区盐度差不宜超过5。
苗种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50~400个为宜,放养前计算好每埕所需苗种数量,然后将苗种均匀散播于涂面上,让其自然钻入泥中。可口革囊星虫苗种放养后即进入养成管理。经常检查养殖涂面,定期疏通水沟。放养2~3天后,下涂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发现成活率低,应立即补苗。
以后每个星期都要下涂检查,水沟和堤坝要经常护理。进入夏季,日照长、气温高,涂面缺少油泥,涂质变硬,会影响生长,应及时疏通沟道,把涂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涂面积水,使涂面结实起来,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台风、雨季及大暴雨时,因洪水注入,常会引起养殖塘内海水比重突降,故雨后应及时排干塘水,涨潮时灌入新鲜海水,防止海水比重过低引起可口革囊星虫死亡。
养成期间不同季节根据气候变化情况,注意调节水位。春秋季天气暖和蓄浅水,夏季炎热、冬季严寒加深水位。一般每一个星期换水一次,每半个月露滩2~3天,利用露滩之机,下涂检查可口革囊星虫的生长情况,整理、填平涂面、疏通排水沟,清除鱼、虾、蟹及浒苔等敌害生物。
可口革囊星虫以底栖硅藻、有机碎屑为食,养殖期间根据涂质情况,可适当进行施肥繁殖藻类或投喂一些人工饵料,作为补充饵料。产品收成可口革囊星虫最大个体约10厘米,春季放养的可口革囊星虫苗种经过6—8个月的人工养殖可长至每公斤200~300个的商品规格,可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起捕面市供应。起捕可采用挖、捉两种方法,硬质底可用蛏锄等工具挖,软泥埕地可用手捉。通常情况下第一次收捕可收80%左右,蓄水隔几天再收捕一次基本上能收完。
收获后装筐直接销售。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