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四川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和最主要的口粮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均居全国前列和西部首位。然而,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稻区种植制度主要以水旱两熟兼早三熟为主,不论两熟或三熟,均面临前茬收获迟,水稻栽插季节紧,机插大田生育期延长等突出矛盾。而传统以生育期或产量开展机插适宜水稻品种筛选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急需多熟制下机插杂交籼稻适宜品种筛选的方法研究。
近期,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团队完成的题为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machine-transplanted mediumindicahybrid rice with high daily yield的综述论文在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农业科学学报》(英文),JIA)2022年9期正式发表。
该研究引入了日产量概念,即单位土地面积上每天所生产的稻谷重量,兼顾品种产量潜力的高低和生育期的长短,作为机插适宜品种筛选的标准,并进一步研究了高日产类型机插杂交籼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性,为西南稻区适宜机插杂交籼稻品种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以西南地区近年来审定的20个杂交籼稻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日产量为聚类指标将20个水稻品种分类为高日产、中日产和低日产3个类型,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日产量类型水稻生育进程、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构成的差异。较低日产类型水稻,高日产类型水稻生育期缩短5-6 d,分蘖发生速率则提高了13.33-16.13%。从干物质积累转运特性来看,高日产类型水稻拔节前干物质积累速率、积累量和比例显著低于中日产类型水稻,但其拔节-齐穗和齐穗-成熟阶段干物质积累速率均明显高于中日产和低日产类型水稻,从而提高了成熟期生物量。尽管,高日产类型水稻千粒重不及中日产和低日产类型水稻,但其每穗颖花数显著提高,加之结实率高,齐穗后穗部干物质积累量和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大,最终使其产量较中日产和低日产类型显著提高了6.51-23.16%。综合来看,高日产类型机插杂交籼稻具有分蘖发生快,每穗颖花数高,拔节后生长速率快,齐穗期茎鞘干物质分配比例高的特征。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任万军教授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邓飞讲师和研究生何连华为该文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22和31871564)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D0300105、2016YFD0300506和2022YFD0301700)资助。
点击链接查看全文:
https://doi.org/10.1?016/j.jia.2022.0?7.030
Cite the article:
DENG Fei, HE Lian-hua, CHEN Duo, ZHANG Chi, TIAN Qing-lan, WU Zhen-yuan, LI Qiu-ping, ZENG Yu-ling, ZHONG Xiao-yuan, CHEN Hong, WANG Li, REN Wan-jun. 2022.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machine-transplanted mediumindicahybrid rice with high daily yield.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1(9): 2547-2558.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农业科学学报》(英文), JIA)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与中国农学会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承办。综合性英文学术期刊,月刊。创刊于2002年,现任主编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JIA主要栏目有作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业生态环境、食品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等。刊稿类型有综述、研究论文、简报以及评述等。全部论文在Elsevier-ScienceDirect (SD) 平台OA出版。最新SCI影响因子4.384,位于SCI-JCR农业综合学科Q1区。2016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科协等部委 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计划项目支持。
Websit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
https://www.chinaagrisci.com/Jwk_zgnykxen/EN/2095-3119/home.shtml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