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猪口蹄疫发病快,传播速度也很快。猪群口蹄疫发病后,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疫情会迅速爆发,造成不可控的局面,而且很难根除。以下为大家介绍猪口蹄疫是什么病猪口蹄疫如何防治
一、发病原因
猪口蹄疫传播受病毒毒性、饲养环境和宿主抵抗力等因素影响;传染源是处在口蹄疫潜伏期和发病期的动物,口蹄疫病毒随同动物的唾液、粪便、乳汁、尿液、精液以及呼出的空气,形成该病的传染源。猪口蹄疫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易感猪群接触发病动物或都口蹄疫病毒的动物感染,也可在牧场、猪舍、运输过程中感染。也可通过带病毒的器械和空气传播,特别是空气传播,含病毒的空气能传播数百千米的距离,通过呼吸道传染给易感猪群;另外野生动物也可以传播此病,以上就是猪口蹄疫的发病原因。
二、临诊症状
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蹄冠、趾间、蹄踵出现发红、微热、敏感等症状,破溃后露出鲜红色烂斑;若有细菌感染,则局部化脓坏死,可引起蹄壳脱落,跛行不能站立。约30~40%的病猪在鼻镜和口腔粘膜上有水泡和烂斑,并有流涎。鼻盘和母猪的乳头也可见到水泡和烂斑;常迅速传遍全群,新发病区病死率可达20%左右。哺乳母猪的乳头常出现水泡,引起疼痛而拒绝哺乳;哺乳仔猪出现急性胃肠炎、急性心肌炎或四肢麻痹,衰弱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大猪解剖一般特征性病变,少数可见胃肠出血性炎症。仔猪呈现典型的“虎斑心”,心肌外出现黄色条纹斑,心外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个别肺有水肿或气肿现象。
三、诊断方法
诊断猪口蹄疫方法一般依据病猪体温升高,蹄部、口、鼻、乳头等部位有出血水泡症状,病猪发病初始跛行,进而水泡溃烂发生继发感染,蹄甲有可能脱落,喜卧,仔猪为因为心肌炎或肠炎导致死亡。一般情况下这是诊断猪口蹄疫的主要症状,因为猪水疱疹、猪水疱性口炎和猪水泡病也有类似水泡症状,所以加以诊断鉴别,能进行病毒分析,抗体检测来诊断猪口蹄疫。
一、预防方法
1、免疫接种,通过接种猪口蹄疫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猪口蹄疫的病发率、病程程度以及流行范围。猪群进行猪口蹄疫免疫时要严格按照接种的准则,合理安排接种剂量和次数,紧急预防科增加注射的剂量和次数。
2、扑杀患口蹄疫的动物和感染口蹄疫病毒的动物,消除传染源。
3、做好日常卫生措施,猪场要按规定严格消毒,保持猪场清洁,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整体的抵抗能力。
4、切断口蹄疫的传播途径,对猪口蹄疫疫情一定严加防范,如有养殖区出现疫情,应立即限制该养殖场动物的活动,杜绝动物移动传播口蹄疫病毒。
5、尽量不要引种,防止带入病毒,如果需要引种,进栏前一定做好检测,进栏后隔离观察一周左右,方可混养。
二、治疗方法
1、抗口蹄疫血清25ml用法:一次肌肉或静脉注射,按1kg体重0.5ml用药。
2、适量0.1%高锰酸钾溶液,适量碘甘油或1%-2%龙胆紫液。用法:先以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龙胆紫。
3、用明矾5g、黄连5g、硼砂5g、冰片5g、儿茶5g共研细末,将患部洗净消毒后,撒到患处,也可以用明矾水涂抹患处。
4、保持猪舍内安静、干燥卫生,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5、加强护理,尽量避免打针,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Vc饮水,以减少应激,降低死亡率。
以上关于“猪口蹄疫是什么病猪口蹄疫如何防治”的内容,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望能对养猪朋友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