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气逐渐凉爽,是秋季养鱼生长较快、催肥长膘的季节,总的趋势是气温的日夜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但此时气温在一天之内时高时低,如果管理不善,致使鱼儿增重缓慢,影响鱼的产量。下面就一起来了解春夏秋季养鱼发病原因有哪些以及秋季养鱼注意事项。
秋季养鱼发病原因有哪些?
1、水质条件差
秋季池中残饵、粪便等腐殖质剧增,养殖水体缺氧严重,而水体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含量上升,调控难度大,造成水质变坏,导致鱼类发病。
2、投入品增多
经过春、夏季(特别是夏季)的养殖,渔用饲料、肥料、药品等使用频率较高,投入量也大,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必然加剧水体污染,造成水质恶化,导致鱼类发病。
3、养殖密度高
鱼类经过春、夏季的快速生长,个体渐渐增大,池内鱼的养殖密度自然增加。入秋后,随着养殖密度的进一步上升,鱼类粪便也随之增多。当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水质不稳或变坏,导致鱼类发病。当遇到“秋老虎”来袭时(入秋后气温达35℃以上的天气,持续时间为15d左右),鱼塘水体出现严重分层现象,池底处于缺氧状态,造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浓度升高,水质变坏,导致鱼类发病。
秋季养鱼注意事项
1、注意科学投喂。此时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如果中午投料,会超过鱼儿摄食的气温范围,所以投料应在一天中的8―16时进行,切忌中午水温高时投料。同时投喂要做到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2、注意调节水质。在养殖过程中,鱼塘中残饵、污物较多,厌氧发酵产生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体恶化,尤其是秋季温度还比较高,水质变化更快,因此定期注水、调节水质至关重要。
3、注意防治鱼病。对鱼病的掌握以防为主。此时气温变化大,是鱼肠炎病的多发期,可定期投喂药饵,每50公斤鱼用痢特灵0.7―1克,连续6天投喂。
以上就是关于秋季养鱼发病原因有哪些以及秋季养鱼注意事项的简单内容,了解更多资讯,请关注火爆畜牧招商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