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球虫病是羊养殖过程中的高发疾病,多发于羔羊的身上,容易造成羔羊发育不良。本文为大家介绍了羊球虫病流行特点、症状和防治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们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羊球虫病流行特点
各品种的绵羊、山羊对球虫病均有易感性。羔羊极易感染,时有死亡。成年羊一般都是带虫者。流行季节多为春、夏、秋潮湿季节。冬季气温低,不利于卵囊发育,很少感染。羊舍不卫生,草料、饮水和哺乳母羊的奶头被粪便污染,都可传播此病。在突然变更饲料和羊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也易诱发本病。
羊球虫病症状
球虫主要侵害羊肠粘膜上皮细胞,所以该病的症状主要为腹泻、肠炎等。潜伏期1118天。羔羊发病多为急性病程。病羊先出现软便,粪不成粒状,有的带血,但精神、食欲不见异常。35天后开始下痢,粪便由粥样到水样,黄褐色或黑色,混有粘液,沾污尾根,大腿内侧及附关节以下的被毛气味腥臭。体温39.5-40.5℃。食欲减退或消失,饮欲增加,哀鸣卧地,消瘦贫血,红细胞数降至500万,血红蛋白降低35%.急性的2-3天内死亡,临死前体温骤降。病程长的7-10天死亡。耐过羊大多发育不良。
隐性感染的成年羊临床上无异常表现,体温、食欲、精神均保持正常,但粪便中能检出大量的球虫卵囊。
羊球虫病防治
预防:
应采取隔离、卫生和预防性治疗等综合防治措施。
a、成年羊是球虫的散播者,将羔羊隔离饲养管理。
b、羊球虫以孢子化卵囊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很难将其杀死,对圈舍和用具,用70-80℃以上热水或热碱水(3%消毒),经常保持圈舍及周围环境的卫生,通风干燥,每天清除粪便,进行堆积生物热消毒。
c、也可采取提前使用抗球虫药物进行预防。
治疗:
a、呋喃唑酮(痢特灵):按每千克体重7-10毫克,口服,连用7天。
b、磺胺二甲嘧啶:按每千克体重第1天为0.2克,以后改为0.1克,连用3-5天,对急性病例有效。
c、磺胺与甲氧嘧啶加增效剂:按5:1比例配合,按每天每千克体重0.1克剂量内服,连用两天有治疗效果。
d、磺胺喹恶啉:按每千克体重12.5毫克,配成10%溶液灌服,每天2次,连用3-4天。
e、氨丙啉:按每天每千克体重20毫克,连用5天。
f、鱼石脂20克,乳酸2毫升,水80毫升,配成溶液,内服,每次每只羊5毫升,每天2次。
g、硫化二苯胺:每千克体重0.2-0.4克,每天1次,内服,使用3天后间隔1天。
h、氯霉素:按每天每千克体重0.33-1毫克,连用2-3周有效。
通过上文,相信养殖户们对于羊球虫病流行特点、症状和防治应该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今后更好的处理该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