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业技术的日益进步下,生态农业的概念也被广泛提出及运用,茶园养鸡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应运而生,还有不少养鸡户还不懂茶园养鸡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什么是茶园养鸡,茶园养鸡需要注意什么”:
茶园养鸡是指脱温后的雏鸡散放在茶园中,白天鸡在茶园中自由活动、觅食、饮水等,傍晚人工补喂一些玉米、荞、麦等饲料,晚上在茶地边的鸡棚内休息、过夜的养殖模式。
一、茶园养鸡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生态茶园中自然放养的鸡,一般是选择野外生活力强、耐粗饲、觅食能力好的地方品种,在肉质和蛋品质方面本身具有一些优质基因,加上采用自然、健康的园地散放饲养方式,鸡的活动量大,以生态的动植物为食,营养物质丰富,饲养周期较长。这种条件下育成的鸡,鸡冠红润,羽毛光亮,脂肪沉积适中,皮薄肉嫩,味道鲜美。鸡蛋水分少,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蛋黄色素深,香味浓郁,口味好。符合当今人们对食品优质、安全的需求,满足消费者“绿色消费”的需要。同时茶园养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种养结合,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以牧促茶,增加农民收入,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茶园养鸡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节约饲料成本
白天,让鸡群散放到茶园中自己采食野生自然饲料,如昆虫、蜘蛛、蚯蚓等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嫩芽、果实、种子以及腐殖质等,鸡在白天获得的大量天然野生饲料,一方面大量节省了饲料的开支,更好的是野生的动植物饲料中含有丰富的动植物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和叶黄素等营养物质,还可以从土壤中获取很多矿物质,仅在晚上补喂一些自种或当地购买的较低价格的农作物饲料,可以节约很大部分饲料成本。此外,在山区,鸡用饲料(玉米、荞麦等)来源方便,价格相对便宜,并且茶农还有条件自种部分作为补充。
2、药物费用降低
由于山区自然屏障好,外通公路少,病原较难传入。加上茶园空气清新,光照充足,饲养密度小,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减少,鸡在山上觅食运动多,抗病力较强,传染病的发生率低,用药少,能节约药物费用。
3、养鸡设备和人工投入少
在园地放养,夜间休息、过夜的鸡舍一般要求不高,可以视具体条件搭建简易棚舍,也可利用人住闲房稍加改造而成,可以减少一笔鸡舍建筑费用。生态土鸡以放养为主,养殖管理简单粗放,需工需时不多。
4、产品市场价格比养鸡场的价格高
由于鸡在茶园中采食野生饲料,且生长的生态环境好,能使鸡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蛋黄颜色橙黄,口感性好,作为无污染、无公害的肉蛋产品销售,深受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价格高。据调查,每千克土鸡价格比肉鸡、蛋鸡价格高30元左右,土鸡蛋价格比规模养鸡场鸡蛋价格每千克高20元左右。
5、节省茶园管理成本
每667平成龄茶园人工除草约需2个工日,每个工日按50元工资计算,每667平可节省人工成本100元。由于鸡在茶园中捕食刨食害虫,同时鸡粪属有机肥,全部还园,还可节约茶园虫害防治成本和肥料投入。
三、茶园养鸡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茶园生态养鸡有利于合理利用茶园及周围的自然资源,做到茶牧结合,以茶养牧,以牧促茶。通过茶园放养土鸡,建立了鸡采食茶园杂草及害虫,控制茶园病虫草害,鸡在茶园中刨食土壤内的地下害虫,不仅使板结的土壤疏松,同时鸡粪属有机肥,全部还园,减少了肥料投入,提高了茶园土壤肥力,促进茶树生长。茶园给鸡提供了自由活动、觅食、饮水的广阔空间;园地环境安静、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有害气体少,能给鸡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鸡群健康,且生长发育良好,从而生产出更优质、安全、生态的产品。鸡在茶园内活动可以增进茶树植株间通风和光照,鸡啄叶片对茶树低枝修剪,改善茶园生态小气候。茶叶生产增质增效,部分产出投入养鸡的循环农业生产链条,实现了资源有效利用。种植业、养殖业相辅相成,循环再生,持续发展,实现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效益同步增长,单位面积土地资源利用率成倍提高,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的多赢效果。
1.养殖环境一定要适宜
养鸡的茶园,一要交通便利,易于管理,二要适宜鸡栖息、活动,三要能防范来自天空和地面的天敌,四要有可供觅食的杂草、昆虫等,五要便于鸡病防控。调查发现,一些山区茶农在茶园养鸡失败,环境不适是首要原因。因此,一定要选择可控性强、适宜养鸡的茶园,同时对茶园及周边环境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
2.放养鸡苗要适应性强
一是鸡苗品种要适宜;选择对当地环境适应性强,抗病力强,且觅食能力强、耐粗饲的本地土鸡,坚持自繁(自孵)自养,这样不仅种源可靠、成活率高,而且成本低、市场好、效益高。二是鸡苗大小要适宜;鸡苗太小抗逆性差,尤其是对低温抵抗能力较差,因此一定要将鸡苗在温度可控的室内养至半月以上,待能够“脱温”、抗逆性显著增强以后,再放至露天使其逐步适应野外环境,然后放养于茶园。
3.要采取分区轮流放养
即把整个茶园按照地形地貌,通过防护栏(网)隔离划分成几个养殖小区,每个小区养殖一段时间(或一批鸡苗)后,再将鸡整体转入另外一个小区。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便于茶园防病治虫、清园消毒,二是可以有效减少鸡群发病,三是有利于茶园生态恢复,增加(或种植、养殖)鸡天然饲料。如果长期在同一片茶园养鸡,很容易因病源大量积累导致鸡病增加,加大防疫难度。
4.放养密度一定要合理
具体放养密度,要根据茶园天然饲料情况和鸡苗大小灵活确定。茶园温暖湿润,土壤疏松肥沃,行间空隙较大,天然饲料充足的,可以适当多投,否则就应该少投;鸡苗小时可以适当多投,随着鸡苗长大,应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初期每亩茶园可放养鸡苗300~500只,后逐渐降低至50~100只。每个养殖小区内,以放养土鸡500只左右为宜;另外,同一鸡群内要做好公母搭配,每1只公鸡配5~10只母鸡,这样一是可以防止公鸡之间相互争斗,二是可以增强鸡群在茶园的觅食能力。
5.要适当地进行补饲
茶园养鸡不能只“放”不“养”,要根据不同季节茶园内可食嫩草、昆虫、蚯蚓等天然饲料数量,以及天气变化等情况,适当地进行补饲。鸡幼龄阶段可补饲全价颗粒饲料,随着鸡苗长大,可逐渐改喂玉米等山区粗杂粮,同时还可在即将投放鸡苗的茶行间,种植小麦、绿肥、叶菜,养殖蚯蚓、黄粉虫,设置频振式杀虫灯等,以增加茶园内天然饲料数量;在具体投喂时,要掌握“喂雨不喂(或少喂)晴,喂晚不喂(或少喂)早”,尽量让鸡养成自己觅食习惯。
6.要落实好鸡病防疫
茶园养鸡虽养殖密度远低于室内规模养殖,但与普通农户一家只养几只或十几只鸡相比,群体数量明显更大,一旦发病则难以控制、损失较大,因此一定要抓好鸡病的防控工作。在分区轮流放养基础上,首先对鸡新城疫、马立克、法氏囊等主要传染病,要尽量进行防疫,如果无法实施免疫注射,可采取饮水或喷雾办法,但疫苗剂量一定要足,以保证免疫质量;其次,鸡苗进场前,要抓好相关设施、用具的消毒工作,养殖期间要尽量避免生人进入或其它畜禽窜入,防止将鸡病带进茶园;其三,在饲喂与管理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病害在鸡群中传播流行;其四,要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鸡病的日常防疫工作,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一些具有健身、预防、治疗作用的中草药,使鸡保持体质健康,增强抗病能力。
7.要防范好恶劣天气
平时将鸡舍加固,遇到狂风、暴雨、冰雹等恶劣天气,要及时赶赴养鸡的茶园,尽量把鸡收回鸡舍,减少意外损失。遇持续烈日、高温、干旱天气,要保证鸡在茶园内有阴凉的休闲场所和充足、洁净的饮水,避免中暑死亡。
茶园养鸡重在营建茶树―鸡食茶园虫草―鸡粪肥园养树滋草―树荫为鸡避雨挡风遮日的生态链,保持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无公害禽产品和有机茶。以上就是“什么是茶园养鸡,茶园养鸡需要注意什么”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