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鱼池养殖密度 一般来讲,放养密度的高低取决于水源、地理环境、池塘结构、鱼种的来源、机械设备、饲料的来源、地方消费习惯、养殖水平、管理能力等。 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 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 ,增重倍数6~7倍。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 2. 养鱼池最小面积是多少 不同类型的池塘其面积不同,成鱼池一般5~15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鱼种池一般2~5亩,鱼苗池一般1~2亩。池塘的有效水深一般应达到1.5米以上。池埂顶面一般要高出池中水面0.5米左右,池塘浅水区的水深应不低于0.8米,浅水池塘(池深在2米以下)要保证有充足的水源,及时补充给水,以维持池塘水深基本不变。 水源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在设计建造池塘时应适当考虑加深池塘,以保证水源缺水时池塘有足够的水量。 深水池塘的池深一般在3.0~4.5米。 3. 养鱼池的密度多少合适 以正常密度为例,一亩水面可以养殖700条桂鱼加500条鲈鱼。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清新,水底泥少或无,排灌增氧设备齐全。 ?2、饵料鱼培育: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白鲢、花鲢等鱼苗种为饵料鱼。利用桂花鱼池塘放养前的空闲期培养前期饵料鱼,可自己繁殖鲫鱼或鳊鱼鱼苗种,也可在桂鱼未放养前20天左右投放各类鱼苗,亩放养量为40-60万尾。其饲养方法用黄豆浆或其它饲料投喂,中后期饵料鱼则须专池饲养,宜采用多池高密度饲养,分次起捕,逐步拉稀的方法,以保证饵料鱼与桂鱼同步生长。 4. 鱼池养殖密度是多少 1.粗养方式 在粗养方式中其放养密度不超过每平方米 5 尾,而且虾塘的面积比较大为 10-30 公顷,水池较浅、设施比较简陋,完全不需要另外再投饵,对虾的成长一般都依靠水域的自然营养物质,目前此种养殖方式已较少采用。 2.半精养方式 半精养方式(又称为人工生态养虾法),该方式的基本原理就是采用各种有效措施,建立适合对虾生长的生态环境。 放养的密度多数为 10 尾/平方米左右,虾塘面积一般在 2-10 公顷,产量一般为 750-1500kg/公顷。放苗前需要清理虾塘并消毒,前期主要采用基础饵料,随着对虾的成长就要辅以投饵。此方式多数出现在辽宁、山东等省份。 3.精养方式 精养方式对虾塘、饵料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该方式下的池塘面积一般在 1.5 公顷以内,虾塘必须满足能够完全排干的要求,水深需要至少在2 米以上,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等相应配套设施。 放养密度一般在30 尾/平方米以上,产量达 5000-15000kg/公顷以上。2000 年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 10 个(计 14×667m2)池塘中进行循环水养殖,放苗量为 7.5-13.5 尾/m2,共收获凡纳滨对虾 14563kg,平均 667 m2产量 1040kg。 2001 年海南文昌的高位池养殖凡纳滨对虾,有的 667 m2就可以产虾 1590kg。该方式在我国南方沿海及台湾省等地采用较多。 4.超精养 超精养方式(又叫工厂化养虾 )。此方式下的虾池多数采用在陆地上修建水泥池,可以是跑道式或圆形的水泥池,要求的面积一般在 500 平米以上 2000 平米以下,必须配有进水系统、排水系统、增氧设备,日常换水量大,可达 100-300%。 放养密度大,一般 200 尾/ m2以上,产量高可达 3kg/ m2以上。世界各地都有成功的养殖案例如德国 Mega Fisch 公司运用超精养的方式可使对虾产量高达 13kg/ m2。 我国的广西和广东等地也有不少养殖业者采取超精养方式进行养虾,据统计就山东省东营市就有超精养的养殖场 15000 m2,产量可达 5kg/m2左右,不过,此种模式至今推广较少,因为投资成本较高、养殖技术要求高、养殖风险较大。 5. 鱼池养殖密度多少合适 在水产养殖行业中,经常会提到“溶氧”这个词,说明水中的含氧量很重要。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满足鱼类对氧气的需求,利用科学的养殖密度来增氧,是实现增产增收的基础条件。 科学增氧的作用 在相同的养殖条件下,使用增氧设备的鱼塘与没用使用的作比较,可以增产14%左右,在使用增氧机的成本还不到因溶氧不足而消耗饲料费用的5%。溶氧量提高以后,可以增加水中的浮游动植物,纤毛虫、绿藻、隐藻生长,能替代一部份饲料,起到节约饲料、改善水质的作用。有了增氧设备的协助,适当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单产。增氧机开启以后,水中的溶氧量可以在24小时保持在3mg/L以上。 增氧设备的类型 叶轮式增氧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设备,具有增氧、曝气、搅水的作用,它在增氧的同时,有效的搅动池塘里的水体,使上下的水层进行交换,解决水中溶氧不均匀的现象,又发挥了生物增氧的效果,适合在水深1米以上的池塘使用。 水车式增氧机可以在水平方向的流动性较大,增氧的面积和范围广泛,它的动力效率强,适合在大面积淤泥较深的池塘使用。 喷水式增氧机是将水体喷向空中再落回池塘,同时也使水体交换,只能适合较小的池塘,后来经过改良的多功能喷水式增氧机,还可以用于抽水、增氧、吸污泥的功能。 射流式增氧机的结构简单,能形成水流搅动水体,增氧效率超过了其它的增氧机,而且使水体平缓的增氧,不损伤鱼体。 充气式增氧机在池水越深的地方效果更好,适用于深水水体。 增氧泵比较轻便,增氧功能单一易操作,适合在鱼苗的池塘或温室内的水池使用。 增氧机的科学操作方法 增氧机要安装在池塘中央或偏上的位置,距离池边要在5米以上,连接的电缆线要固定在机架上,不能接触水面。同时还要安装继电器、电阻保护器等保护装置,使用要按说明书,遵守安全用电规则。 增氧机下水时,整体应保持水平,防止电机出现漏油,严禁电机与水接触,以免浸水烧毁电机。 开启增氧机时,要观察机器声音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或反转,应立即断电,检查异常,等问题排除后再来开机。 平时要清除叶轮上的缠绕物,定期检查浮体,不要因浮体磨损降低浮力而烧毁电机。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要根据池塘中鱼的放养密度、水质条件、天气变化来科学使用增氧设备,特别是在夏天闷热的天气,要加长增氧时间,保持池塘有足够的溶氧,使鱼类能够在水中呼吸到适量的氧气。 我是“洪湖渔乡”,专注研究水产养殖知识,给你专业的技术分享, 若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并多多支持! 6. 池塘养鱼密度 传统鱼塘养鱼的亩产量一般一千公斤左右。但是不同的鱼种,亩产量也不一样。 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 放养草鱼为主,适当混养鲮、鲢、鳙鱼。以1亩为例,草鱼规格250-500克/尾,放养密度400尾/亩;草鱼规格1000-1250克/尾,放养密度300尾/亩;鲮鱼放养密度1500尾/亩;鲢鱼规格300-400克/尾,放养密度100尾/亩;鳙鱼规格150-200克/尾,放养密度20尾/亩。放养前,全部鱼种均用4%食盐水溶液浸浴消毒10-15分钟 7. 鱼池养殖密度要求 若锦鲤规格为20cm以下,养殖密度可以控制在每平方米1-5尾,规格为30cm左右的养殖密度为每平方米养1条,若规格为45cm左右,则每4平方米养1条。所以要根据养殖池的大小、以及锦鲤的体型大小等等因素来确定最佳饲养的锦鲤数量。 锦鲤的食量比较大,饲养的密度小一点比较好,可以较长时间的保持水质环境,减少锦鲤生病等情况。 因此养殖锦鲤的数量要根据水池的大小水深、体型的规格大小来决定养殖的密度。还要掌握好养殖池的水质条件,如何喂养以及管理事项。 8. 鱼池如何做到高密度养殖 高密度养殖鱼池粪便要把它处理好不然的话水受了污染整个鱼池里的鱼都遭殃了,要装净化过滤器,他会把水质过滤的非常干净把鱼分也处理的干干净净 9. 养鱼池一般多大面积 养锦鲤的池子理想深度最好1.5米,面积越大越好,可以养育大个的锦鲤。最小多少没有标准,小池子养小鱼,水深50公分,1米见方的池子可以养20公分的锦鲤4条。 10. 鱼池养鱼密度 想要计算养鱼的密度,首先需要计算出水体容积,而水体容积的计算是长度×宽度×高度,最后÷1000计算出最后升量。 按照1升水饲养1厘米鱼的密度,饲养鱼的总长度不能超过鱼池盛水升度,并且部分鱼类还需要根据种类决定饲养数量。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