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在特别饥饿和实物匮乏时可进化成食人鱼。那么,淡水白鲳是食人鱼吗淡水白鲳和食人鱼区别有哪些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小编为您解答。
淡水白鲳是食人鱼吗
淡水白鲳(Colossomabrachypomum),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因外形像食人鲳(食人鱼),常被误认为食人鱼,淡水白鲳不是食人鱼。
台湾于1982年从国外引进,大陆于1985年秋由台湾经香港引进批苗种。该鱼具有生长良好、信性杂、肉质鲜、耐低氧、易捕捞等优点。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
淡水白鲳介绍
淡水白鲳也叫锯鲑,是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的俗称。因体形似海水鲳鱼而得名,属脂鲤目、脂鲤科、巨脂鲤属。
淡水白鲳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热带鱼类,具有食性杂、生长快、易养殖、骨刺少等优点,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在原产地个体达20公斤。淡水白鲳肉质鲜美、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捕捞、可以单养也可混养。淡水白鲳于1982年被引入台湾省,1985年从台湾引种大陆,已在全国推广饲养。
淡水白鲳栖息于池水的中下层,耐缺氧能力比鲤科鱼类、罗非鱼类都强,能耐低溶解氧0.48毫克/升,也具耐盐度的特点,盐度在10‰时也能正常生活。
食人鱼介绍
食人鱼(Piranha)俗名水虎鱼、食人鲳,是南美洲食肉的淡水鱼。它们通常有15―25厘米长,长的长度达到40厘米。食人鱼具有尖利的牙齿(能够轻易咬断用钢造的鱼钩或是一个人的手指),非常凶猛,一旦发现猎物,往往群起而攻之。食人鱼可以在10分钟内将一只活牛吃剩一排白骨。
当地人用它们的牙齿来做工具和武器。亚马逊河、圭亚那河、巴拉圭河等河流是食人鱼经常出没的场所。食人鱼也用来比喻残忍不堪、灭绝人性的人。这种鱼身体左右侧扁,前后呈卵圆形,尾鳍略呈叉形,体长仅32厘米左右。体色变化大,成鱼背侧呈蓝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具有银灰色的光泽。幼鱼体侧呈灰绿色,背部为墨绿色,喉部和胸腹部为朱红色。
淡水白鲳和食人鱼区别
相比淡水白鲳就冤枉多了,尽管在亚马逊河里进化出了牙齿,但他的牙不是用来攻击用的,而是咀嚼一些坚硬的食物和坚果。
食人鱼与淡水白鲳体型相似,主要的区别体现在:淡水白鲳的上下颌齿各有2行,齿扁而宽,下颌行仅12-14枚,第二行2枚;嘴闭合时,上下颌齿呈平行接触。而食人鱼的上下颚齿只有1行,牙齿锐利、三角形,下颌齿有28-31枚;上下颌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
淡水白鲳是食人鱼吗,淡水白鲳和食人鱼区别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淡水白鲳的信息,请继续关注火爆兽药饲料招商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8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