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粉虫温度要求 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是发育起点,30~33℃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生长速度减慢,39℃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 黄粉虫的适宜温度是多少 黄粉虫一生(指一个生长周期),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1)卵。乳白色,很小,长约1-2毫米,直径为0.5毫米,呈椭圆形。卵外面有卵壳,比较薄,起保护作用,卵液为白色乳状粘液。卵分为:卵壳、卵核、卵黄、原生质。 (2)幼虫。黄色有光泽,长约35毫米,宽约3毫米,呈圆筒形。有十三节。各节连接处有黄褐色环纹。腹面淡黄色。头胸所占虫体的比例较短,约为身体的1/5。身体直,皮肤坚,中间较粗。腹部末端一节较小。头缝呈U字形,咀扁平。尾突尖,向上弯曲。 (3)蛹。幼虫长到50天后,长约2-3厘米,开始化蛹。蛹头大尾小,头部基本模样,两足(薄翅)向下紧贴胸部。蛹的两侧呈锯齿状,棱角。蛹初为白色半透明,体较软,渐变褐色后变硬。 (4)成虫。蛹在25℃以上经过一星期后蜕皮为成虫。成虫刚刚蜕皮出来为乳白色,甲壳很薄,十来个小时后变为黄褐色,黑褐色,有光泽,呈椭圆形,长约14毫米,宽约6毫米,甲壳变得又厚又硬,这时完全成熟了。经过交配产卵进行第二代繁殖。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头部比幼虫头部多长出一对触须,并且是幼虫面的五倍长。足三对,一对长在前胸部,二对长在腹部,足长比幼虫长8至10倍。每个足尖二个钩爪,足趾上有毛剌。背部翅膀上有竖纹若干条。成虫虽然有一对漂亮的翅膀,但只能作短距离飞行,翅膀一方面保护身躯,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爬行。 二.生活习性 黄粉虫生性好动,昼夜都有活动现象。一般发生3-4代,世代重叠,无越冬现象,冬季仍能正常发育。适宜的繁殖温度为10-38℃,在20-25℃下,卵期7-8天,幼虫期122天,蛹期8天,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133天;在28-30℃下卵期3-6天,幼虫期100天,蛹期6天,卵发育至成虫只需110天。湿度对其繁殖影响也很大,相对湿度以60-70%了为适宜,过高湿度达90%时,幼虫生长到2-3龄即大部分死亡,低于50%时,产卵量大量减少。成虫羽化率达90%以上,性别比1:1,喜群居,性喜暗光,黄昏后洗动较盛。羽化后的经3天交尾产卵,夜间产卵在饲料上面,每条雌虫可产卵约200-600余粒,常数十粒粘在一起,表面粘有食料碎屑物,卵壳薄而软,雌虫寿命1-3个月不等,产卵一半月后,产卵量下降,可以淘汰。7-8月卵期要1周,幼虫有1-10个龄期,约4-6天脱皮1次,历经60-80天,喜群集,在13℃以上开始取食活动。 黄粉虫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幼虫化蛹后要及时与幼虫分开,因为蛹不会活动,有被虫咬的可能。分开后要把蛹放在通风、温度、干燥的环境中,在20℃以上时,经过一星期基本上能变成蛾子。 养殖黄粉虫的基本设备 一.厂房准备 饲养黄粉虫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0~35℃,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黄粉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用具准备 黄粉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 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塑料纱网。 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一般为40厘米×80厘米×10厘米为宜,最大为50厘米×100厘米×15厘米为宜。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 养殖黄粉虫的基本要求 1、对饲料的要求: 在自然界中,黄粉虫吃的食料来源广泛,故在人工饲料中不必过多讲究食料,但为了尽快地生产黄粉虫,则以麦麸、米糠、饼粉、包谷面、青草、胡萝卜、白菜等物,以增加营养,但其中要有80%麦麸为适合。幼虫和成虫都要给予饲料,一般3-7天投料一次,虽然黄粉虫很少病害,但不能投放发霉的物质。 2、对温度的要求: 成虫繁殖适宜温度20-30℃,卵为15-25℃,幼虫及蛹以25-30℃为宜,最适宜相对湿度为60-70%。夏季要注意通风,冬季低温要防寒加温。 黄粉虫的卵,在25℃时,经3-5天即可孵化,温度降低则延迟孵化。产 卵与温度关系密切,黄粉虫适应的温度范围较广,一般当虫体含水量接近适宜时,低湿大气能够抑制新陈代谢而延期发育,高湿大气却能加速其发育 蛹期虽然不吃不动,但在呼吸,故仍需置于通风干燥,保湿的环境中,不能封闭和过湿,以免蛹腐烂成黄黑色。若在南方炎炎夏季致死蛹皮容易干枯,要适当翻动,喷一点水雾滴,以保持蛹皮湿润。 3、对水份的要求: 黄粉虫有耐干旱的习性,但正常的生理活动没有水份是不能进行的;黄粉虫从外界获得的水份方式有三:一是从食物中取得水份,因此必须经常投以瓜皮、果皮、蔬菜叶之类;二是从空气的温度中通过表皮以吸收水份。若在南方炎热季度要在饲养盒中喷少许水滴,以造成湿润小气侯。三是黄粉虫从体内物质中转化亦可获得水份,因有机物质的最终氧化都能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4、对光线的要求: 黄粉虫生性怕光、好动、而且昼夜都在活动,说明不需要阳光,甚至雌性成虫在光线较暗之处比在强光下产卵要多。 3. 黄粉虫温度是多少 是可以越冬的,不过我们要做好一系列的工作: 1、加强取暖工作,取暖设施可用煤炉,有条件的或取暖面积较大的可采取烧暖气统一供热,。特别应注意晚上取暖,否则白天热,晚上凉,虫子不会正常生长。昼夜温度都应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否则达不到虫子生长需要,相反会增加养殖成本。湿度可采取炉上烧水的方法来解决。2, 饲料要保持一定的温度。3, 适度增加养殖密度,一般标准饲养盘饲养2.5-3公斤,但到了冬季为了低升温成本可以增加到3.5-4公斤。这样一旦升温设备产生的温度达不到所要求的温度,虫子自身产生的摩擦也能将饲养盒里的温度提升一些。4, 房屋的密封,一般采取封塑料布的方法,防止了冷气的入侵,暖气的散发,还能够很好的保持湿度。黄粉虫的生活环境:温暖、通风、干燥、避光、清洁、无化学污染。1、成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5000 — 8000 只。 2、幼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 万只左右(约5千克)3、蛹身体娇嫩,以单层平摊无重叠挤压为宜。4、种虫饲养密度每平方米在2000—3000 条为宜。5、夏季高温饲养密度要小一些,冬季密度可稍大此外:1、饲料含水量15 % ,大气湿度70%左右。若饲料含水量超过18%或空气湿度大于85 % ,黄粉虫发育减慢并容易患病。2、幼虫很耐干旱,最适湿度为80~85%。在特别干燥的情况下,黄粉虫尤其是成虫有互相残食的习性。 3、黄粉虫幼虫活动的适宜温度为13~32℃,最适温度为25~29℃,低于10℃极少活动,低于0℃或高于35℃有被冻死或热死的危险。 4、黄粉虫在0℃以上可以安全越冬,10℃以上可以活动吃食。在长江以南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5、黄粉虫卵的孵化时间随温度高低差异很大,在10~20℃时需20~25天可孵出,25~30℃时只需4~7天便可孵出。为了缩短卵的孵化时间,尽可能保持室内温暖。 4. 黄粉虫最高温度 一、黄粉虫生活习性 黄粉虫成虫羽化后4-5天开始交配产卵。交配活动不分白天黑夜,但夜里多于白天。一次交配需几个小时,一生中多次交配,多次产卵,每次产卵6-15粒,每只雌成虫一生可产卵30-350粒,多数为150-200粒。卵粘于容器底部或饲料上。成虫的寿命3-4个月。 1、 杂食性 黄粉虫原以粮食为食,人工饲养下以粮食加工后的糠麸类、叶菜、根茎、瓜果等为食,也自食死蛹、死成虫及其他动物尸体,成为杂食性。 2、 群集性 该虫不论幼虫及成虫均集群生活,而且在集群生活下生长发育与繁殖得更好。这就为高密度工厂养殖奠定了基础。 3、 负趋光性 黄粉虫的幼虫及成虫均壁强光,在弱光及黑暗中活动性强。 4、 雌、雄比例及交配 黄粉虫的自然雌、雄比例可达3.5-5:1。如果生存环境不好,缺少饲料,雄性黄粉虫数量会超过雌性,雌、雄比例1:4,而且成活率低。人工养殖黄粉虫在投放种虫时的雌、雄比例要求为1:1。 二.黄粉虫养殖场所及设备 1、 黄粉虫养殖场地的选择 黄粉虫的养虫厂应有电源、交通方便,以利于运输饲料、虫粪及黄粉虫,养虫场最好附近设有饲料种植场地。养虫室宜坐北朝南,有痛风、控温、控湿及遮光设施,虫室可分成种虫室及幼虫室,室内地面一般水泥地为好。 2、 黄粉虫饲养室 饲养房内部温度要求冬夏季都要保持在15-25℃,低于10℃以下虫不食也不生长,超过30℃虫体发热会烧死。温度要保持60-70%,地面不宜过湿,冬季要取暖,夏季要通风,室内备有温度计、湿度计。 种虫室饲养成虫产卵,并定期将收集的卵进行孵化,幼虫室饲养1-2个月龄后的幼虫,种虫养于种虫盒内。饲养室要避光、通风,冬季要有取暖保温设备。饲养室的大小,可视其养殖黄粉虫的多少而定,一般情况下梅20m2的一间房能养300-500盒。 3、 黄粉虫饲养盒 饲养盒的规格、大小可视其养殖规模和使用空间而确定,可大可小,但要求盒内壁光滑,不能让幼虫爬出和成虫逃跑。种虫盒尺寸一般为长80cm。宽40cm,高8cm,其下底为18目铁丝网,网眼大小能使成虫可伸出腹端产卵器至铁丝网下麸皮中产卵为宜,但不能使虫整个身体钻出网外,在边框内侧贴透明胶带,防成虫爬出盒外。 每个种虫盒网下均垫一块面积大于网底的胶合板,胶合板上垫一张同等大小的旧报纸,铁丝网与旧报纸间,均匀撒满麸皮,铁丝网上放些颗粒饵料和叶菜。每个种虫盒内养成虫0.1-1千克,每个种虫盒连同垫板纸以一定的角度层垒1.5m左右高。 孵化盒与幼虫盒的尺寸一样。长80cm,宽40cm,高8cm,塑料盒木质均可,木质虫盒四壁及底面间不得有缝隙,侧壁上缘也应贴胶带,以防幼虫外逃,1-2月龄以上的幼虫应养于木质盒内,以增加空气的通透性,防止水蒸气凝集,孵化盒金额幼虫盒底面不用铁丝网,而是塑料或木质底板,各盒间均以一定角度相互叠至1.5m高,盒堆间留人行道或20cm以上的间隔,以便于管理或通风透气。 筛盘、筛子:用粗细几种铁筛网,12目大孔的可以筛虫卵;30目中孔德可以筛虫粪;60目的小孔筛网,可筛1-2龄幼虫。 三.黄粉虫饲养管理 1、黄粉虫小幼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的卵经6-7天孵化后,头部先钻出卵壳,体长约2毫米,它啃食部分卵膜后爬至孵化盒麸皮内,并以麸皮为食,此时应去掉旧报纸,将麸皮连同小幼虫抖入盒内饲养,长到4-5毫米时,体色变淡,停食1-2天便开始第一次蜕皮。蜕皮后体白,约2天后又变成淡黄色,一般每4-6天蜕一次,一个月内通过4个蜕皮逐渐长大成为体长6-10mm,体宽0.6-1mm的中幼虫,幼虫的饲养至关重要,在温度20-35℃,空气相对湿度50-70%,投喂麸皮与叶菜的情况下,幼虫期大约120天,为方便于饲养管理起见,将0-1月龄幼虫称为小幼虫;1-2月龄幼虫称为中幼虫,2-4月龄幼虫称为大幼虫,变蛹前的幼虫称为老熟幼虫。该期间饲养管理简单,主要如下: 空气相对湿度为65-70%。控制料温在20-32℃,最适料温27-32℃。经常在麸皮表面撒少量叶菜碎片,使其含水量达到20%。当麸皮吃完均变成微球形虫粪时,可适当再撒一些麸皮,当达1月龄时即用80目网过筛,将剩下的中幼虫均匀分到2个幼虫盒中饲养。 值得注意的是,小幼虫消耗虽少,但孵出后立即应供给饲料,否则小幼虫会啃食卵盒刚孵出的幼虫。 2、 黄粉虫中幼虫的饲养管理 1-2月龄的中幼虫生长发育增快,消耗渐多,排粪也增多,通过1个月的饲养管理,中幼虫经5-8次蜕皮,体长可达10-20mm,平均个体重0.07-0.15g,在管理上应做到: 每7-10天筛出粪一次,筛孔约40目。 每天早晚各投喂麸皮、叶菜类碎片一次,投喂量为虫体重的10%左右,或喂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实际喂量要看虫体健康,虫日龄,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虫群内温度控制在20-32℃,最适温度27-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黑暗或散弱光照。 3、黄粉虫大幼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蜕皮8次,大约2月龄后的大幼虫,在正常饲养管理下,摄食多,生长发育快,排粪多。当蜕皮13-15次后,即成为老熟幼虫。大幼虫群集厚度为1-1.5cm,不得厚于2cm。稀密度养殖时每盒也可达5000条,老熟幼虫摄食渐少,不久则变为蛹。当老熟幼虫体长达到22-32mm时,体重即达到最大值。根据大幼虫实际摄食量充分供给麸皮及叶菜,做到当日投料,当日吃完,粪化率达90%以上。 4、黄粉虫 蛹羽化期的管理 老熟幼虫变蛹后至羽化为成虫前,蛹期为1-2周,蛹期外表看不吃不动,但体内却发生巨大变化,对外界环境条件很敏感,为了保证顺利高质量完成羽化过程,应认真做好蛹期管理工作。 所以就是在化蛹6个小时之后,把它与幼虫分离,但分离的时候动作要轻,之后撒上麸皮,因为大约7天左右蛹就可以羽化为成虫了,这时候它们就要进食。不翻动、不挤压蛹体。提供羽化所需的适宜温度24-32℃和空气相对湿度65%。及时取出羽化后的成虫,防止咬伤未羽化的蛹。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禁止室内吸烟、喷洒农药和卫生化学药品。 5、 黄粉虫种成虫的饲养管理 黄粉虫成虫繁殖期内,有部分成虫繁殖后死亡,对这种自然死亡的成虫,不必挑出,不久即被活成虫啃食而剩下鞘翅及头部,这样可以弥补或成虫的营养。饲养种成虫时要经常检查种虫盒,及时堵塞种虫盒孔及缝隙,保持胶带的完整与光滑,防止室温过高及天敌的侵入。种成虫产卵2个月后,为提高种虫盒及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最好将全盒种虫淘汰,以新成虫取代。为控制种虫室的适宜的温、湿度,在夏季应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工作,还要设置门帘、纱窗,防止苍蝇进入。在成虫室内不能使用化学农药灭蚊、蝇,否则会杀死黄粉虫成虫和幼虫。同样接触过杀虫农药的叶菜类也不能投喂成虫。冬季种成虫应做好保温、增湿工作。 控制室温在25-32℃,空气相对湿度65%-70%,室内为黑暗或弱光。羽化后1-3天成虫外翅由白变黄、变黑,活动性由弱变强,此期间可不投喂饲料,羽化后4天成虫开始交配产卵,进入繁殖高峰期,每天早晨应投放适量全价颗粒饲料,如麸皮45%、面粉20%、玉米面6%、鱼粉5%、豆饼24%或麦麸40%、玉米粉40%、豆饼18%饲用维生素0.5%、混合盐1.5%,本配方主要用于饲喂成虫和幼虫;或麦麸75%、鱼粉4%、玉米粉1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主要用于喂养产卵期的成虫。另加适量的复含水分的叶菜类,每隔2天换一次产卵纸及其上的麸皮。注意的是,精料使用前要消毒晒干备用,新鲜的麦麸也可直接使用,不要把过多的水分带进饲养盒,以防饲料发霉,发霉的饲料最好不要投喂。 6、 黄粉虫孵化期的管理 卵期要多喂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这样可以提高它的繁殖率。一只雌成虫一生要产卵600多粒。这就是黄粉虫的卵,长约1毫米左右,卵壳较薄。如果室温控制在28度左右,7天就能孵出幼虫。幼虫的生长发育是经过蜕皮进行的,5―7天蜕皮一次,要蜕皮6次才能成为商品虫。这时候簸箕就用上了,不要小看这虫皮,它可以提取甲壳素。这虫粪也大有用处,它可作为家禽的饲料。 五、 黄粉虫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禁止非饲养人员进入饲养房。如果进入室内,必须在门外用生石灰消毒。 2、 在幼虫期,每蜕一次皮,更换饲料,及时筛粪,添加新饲料。在成虫期饲料底部有卵粒和虫粪,容易发霉,要及时换盘。 3、 饲料要新鲜,糠麸不变质,青菜不腐烂。 4、 饲养人员每天都要查看各虫期情况,如发现病虫、死虫应及时清除,防止病菌感染。 5、 为了加快繁殖生长,对幼虫、羽化后的成虫,在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粉或维生素粉、鱼粉,每天都要喂鲜菜。 6、防除黄粉虫天敌的侵袭。 5. 黄粉虫夏季温度怎么控制 大麦虫养殖方法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全年都可以生长繁殖,大麦虫养殖方法与黄粉虫或黑粉虫养殖大致相同,只是在饲料、温度等主要环节要特别注意。 大麦虫虫体大,生长周期及速度与黄粉虫相同,食性杂,适应性广,以麸皮、蔬菜、瓜果为主,饲料来源广泛,饲养成本低廉,适合我国各地居民饲养,其产量是黄粉虫的3—4倍,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珍稀畜禽和特种水产动物的需求必将越来越大。当今,由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当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对大麦虫的开发与利用,势必作为今后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它不断可以直接为动物提供高档蛋白饲料,也可以为人类提供蛋白食品。大麦虫养殖在国际市场上起步较早,大麦虫养殖方法以卵-幼虫-蛹直至羽化为成虫的生育周期约为100天左右。温度在 6℃以下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30℃,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 大麦虫养殖方法的场所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冬暖夏凉的屋里,光线不宜太强,保持温暖,最适宜温度是18~30℃,相对湿度70%。夏季气温高时,洒水在地上降温;冬季要保温,以保证大麦虫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大麦虫主要的设备是网筛和饲养容具。大麦虫养殖方法网筛盒:供成虫产卵用,又是分离虫卵、虫体及饵料的工具。可用木盒框装上纱网,网孔3毫米。容具:有柜、箱、池、盒等。网箱规格大小,依虫量多少而定,最大为70厘米×45厘米×18厘米为宜(我们都是采用这种塑料框养殖)。大麦虫养殖方法容具内壁四周要求光滑,避免大麦虫爬出和防止蜘蛛、壁虎、螳螂等虫危害。 我们通常把体格大,色泽鲜艳、体态饱满的成年幼虫挑选出留做种虫来培养,大麦虫养殖方法可在培育种虫的饲料种适量添加些精饲料象玉米粉、小麦粉、大麦粉等。挑选种幼虫可用接近四目的筛网对幼虫进行过滤,四目以上的成年幼虫均可留做种虫。大麦虫的卵外表为卵壳,内层是卵黄膜,里面充满乳白色的卵内物质。大麦虫养殖方法卵期7-10天。在26℃-32℃下成虫产卵最多,每只成虫最高可以产卵1000粒左右,质量也高,19-25℃产卵只有500粒左右,低于15-18℃只有150粒左右,低于14℃很少交配产卵,低于10℃不交配产卵,幼虫有时也把蛹咬伤。因此,要将同龄的虫、卵、蛹、成虫筛出,放在各自的容具中饲养。 大麦虫食性杂,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饲料的营养成分是幼虫生长的关键。大麦虫养殖方法若以合理的复合饲料喂养,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繁殖率。在传统的饲养实践和公司所掌握的材料中,均介绍以麦麸、玉米面为主,辅以青菜叶的饲料模式,饲喂成本较高,对工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工农业有机腐屑)的全面开发利用重视不够。大麦虫养殖方法若能用丰采牧草,甜象草等加工制作成大麦虫幼虫饲料的话,可大大提高大麦虫养殖的经济效益。未成龄幼虫要多喂青菜,对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利。有的老龄幼虫在化蛹期以后,食欲表现较差,可加喂鱼粉,以促进化蛹一致。大麦虫养殖方法幼虫因生长速度不同,出现大小不一的现象,按大小分箱饲养,一箱可养幼虫3000~4000只,老龄幼虫2000~3000只。饲养过程中要根据密度及时分箱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因为密度过高就会引起大麦虫的相互残杀。 6. 黄粉虫 温度 春末夏初。 黄粉虫喜干燥,生命力强,并耐饥、耐渴,一年四季均可繁殖。温度在 1℃~6℃时进入冬眠,其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8℃~25℃,39℃以上可致死;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较适宜。黄粉虫60多天即可完成一个世代,由卵到成虫只需5~7天,由幼虫变成蛹需40天左右,蜕皮15次,由蛹变成虫需7天左右,能生存1~4个月,一般每只雌成虫可产卵2000~4000粒,在成虫期的两个月内是产卵盛期,成虫虽有翅,但一般无飞行能力;成虫一般每公斤为6000~8000头。? 7. 黄粉虫的温度需要多少 在我养蝎子的同时也饲养殖黄粉虫,因为黄粉虫是蝎子的主要蛋白饲料。黄粉虫最适宜的生长和繁殖温度是25℃左右,由于黄粉虫的生长快慢和温度的高低有很大关系,有时为了让黄粉虫生长快一些,也会提高温度到30℃以上;但如果黄粉虫所处的实际温度高于35℃ ,生长和发育就会迅速下降,还会引起虫子的大量死亡,所以夏季必须防止高温对黄粉虫的危害。 在夏季,要想正确防止高温对黄粉虫的危害,首先要知道黄粉虫养殖盒里会出现局部高温现象。所谓局部高温,就是指黄粉虫挤压在一起,身体之间相互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引起的温度升高。打个比方说,在你黄粉虫养殖房里,虽然温度表显示的空气温度是30℃,如果你养殖盒里的黄粉虫密度太大,虫子之间的相互摩擦,会使养殖盒内的实际温度升高到32℃甚至35℃(密度越大,局部温度越高)。所以有有时候,看着养殖房里温度表显示的温度不高,可你把手伸进养殖盒里,会感觉到烫手,这就是局部高温现象。在黄粉虫运输时,之所以加冰袋(或者装水后冻成冰的塑料瓶),就是防止局部高温。 黄粉虫的局部高温,首先跟养殖盒里虫子的密度有关,再者局部高温,会随着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得更高。比如说我们养殖盒里的黄粉虫,在同样的密度的情况下,如果室内温度是25℃,不会出现局部高温;如果室内温度是30℃,局部高温也就32℃;可如果室内温度达到35℃,局部高温则可能会达到40℃。所以我们说,夏季防止黄粉虫的高温,不仅仅是指防止养殖房里的空气温度过高,更重要的是防止黄粉的局部高温。对于如果防止这两种高温,说一下我的经验。 夏季防止黄粉虫养殖房内高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搭防晒网,或者把黄粉虫转移到背阴的房间房间里;如果温度还是过高,就要考虑用降温设备了,降温最直接有效的设备就是空调(要是养殖的黄粉虫少,也可以把黄粉虫临时放在开着空调的卧室或者客厅里,节省成本嘛)。 至于说装水帘降温就别考虑了,有那成本也不至于用简易养殖房养黄粉虫了,再者水帘的湿度太大,对于养殖黄粉虫不适合;有人用风扇给黄粉虫降温,没用的,风扇不能降低温度,黄粉虫也不是像人一样有汗腺,风扇对于它没有凉爽感;对于说夏季高温时开窗通风,更是完全没有用,说不定室外空气温度比室内还高呢。 夏季防止黄粉虫养殖盒内局部高温,首先要减低黄粉虫的密度,从经验上来说,夏天养殖盒内的黄粉虫厚度不超过一指厚;再者,夏天养殖盒内适当的留些虫沙(黄粉虫粪),可以减少虫子之间的摩擦;实在不行也可以放冰袋降温;或者把黄粉虫直接倒在室内的地面上(地板砖地面最好,黄粉虫是变温动物,接触地面后,虫体温度就降为地面的温度),四周要用光滑的东西围起来,防止虫子乱爬。 夏季高温的时候千万不能给黄粉虫喷水降温;炎热干燥的时候可以适量补充青绿饲料、瓜果皮、胡萝卜等;闷热的阴雨天气,不要大量喂含水量大的饲料,高温高湿会导致虫子大量黑腐死亡;夏天喂虫子的麦麸里可以添加复合维生素等,降低高温造成的应激反应。 8. 黄粉虫冬眠温度 对于成虫和幼虫来说,-4℃是其生存低限,低于6℃进入冬眠状态,12t是发育起点,30~33℃是其生存适宜温度,在此温度下生长健壮,成活率高。生长最快温度是35℃,但长期处于此温度容易发病。高于37℃生长速度减慢,39℃是其致死温度。对于蛹来说,最怕高温,30℃以上就可能使其窒息死亡。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通风降温,减小密度,防止太阳暴晒。 9. 黄粉虫对湿度的要求 黄粉虫属杂食性的昆虫,吃的东西没有多大的限制,五谷杂粮均可以作为它的食物。 相对于黄粉虫成虫,黄粉虫的幼虫食性更广,除了麦麸果皮之外,鲜榆叶、桐叶、桑叶、豆科植物的叶片,以及各种昆虫的尸体都是幼虫的吃食范围。在饥饿的时候,黄粉虫甚至会出现自相残杀,以大吃小的现象。所以黄粉虫的饲料来源非常广泛。 考虑到经济成本等方面,目前养殖黄粉虫的主要食物是:麦麸,搭配一些瓜果蔬菜,树叶野草等,饲料成本相对比较低。黄粉虫吃的饲料根据饲料原料分类,主要有以下六类。 1、粗饲料:农副产品和干草类都是属于粗饲料。农副产品主要是:荚、壳、藤、蔓、桔、秧等等。树叶类和沼渣类都是粗饲料的范围。 2、精饲料:主要是以粮食、油料加工的副产品为主。如:麦麸、高粱、玉米、米糠等等。这些饲料可以生喂,可以熟喂。所谓的熟喂就是炒半熟,其饲料就带有清香,更加适口。特别的注意,掺有滑石粉的麦麸不能饲喂黄粉虫。 3、多汁饲料:主要指含水分比较多的瓜类饲料。如,西瓜、南瓜、菜瓜、桃、李等,以及这些作物的花瓣。由于多汁饲料的含水量过多,最适宜在夏季的高温季节使用,不仅可以增加养殖环境的湿度,维持黄粉虫的水分,也可以有一定的降温效果。 4、青绿饲料:青绿饲料主要包括多种蔬菜,鲜嫩野草、牧草、树叶、农作物的茎叶。如各种青菜、白菜、豆叶、南瓜叶、莴苣叶、甘薯叶;幼虫吃桑叶、桐叶、榆叶、豆类植物叶片中和各种阔叶青草等。 5、蛋白质类饲料:包括植物蛋白饲料,如菜籽饼,豆饼,豆腐渣。动物蛋白饲料如鱼粉、蚕蛹粉、蛆粉,还有厨房的肉类下脚。蚯蚓也是黄粉虫的好饲料。 6、添加剂饲料:安全的饲料添加剂能够对黄粉虫的饲养起到相当大的效果。如骨粉、贝壳粉、维生素等等。在这里,给广大的黄粉虫养殖爱好者提供一些黄粉虫比较常用的饲料配方。幼虫常用配方(%):麦麸70,玉米粉25,大豆粉4.5,饲用复合维生素0.5,将以上各成分拌匀,经过饲料颗粒机压成颗粒,或用16的开水扮成团,压成小饼状,晾晒后使用。成虫常用配方(%):鱼粉4%、玉米粉15%、麦麸75%、食糖4%,饲用复合维生素0.8%,混合盐1.2%,加工方法同幼虫配方。此配方可以提高黄粉虫的产卵量,延长成虫的寿命。 10. 养黄粉虫需要什么温度湿度 养殖黄粉虫时,要选择抽屉状木盘作为容器,形状一般是长方形,木盘底部用纤维板钉好,为了防止黄粉虫往外爬,还要在饲养盘的四个边框上贴好塑料胶条。 黄粉虫养殖时要选用优良虫种,最好满足个体大、生活能力强、体格健壮的要求, 初次选择种时,最好购买专业部门培育的虫种,后期每养 2-3 代更换 1 次虫种。 每20平方米的空间可以投放300-500盘黄粉虫,饲养房内部要求冬夏温度都要保持在10-35摄氏度之间,而且湿度要保持在70-80%之间,以免黄粉虫不吃食或者发烧热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