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到冬季,由于露地蔬菜生产面积的的大幅缩减,市场上的蔬菜供应量处于一年中相对较低的水平,自然也是一年中价格较为理想的时期。调控好这一阶段的蔬菜生长的环境条件确保丰产丰收,是提高蔬菜种植效益的关键所在。
芹菜对光照强度的要求较低,在南北各地通过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设施条件均可实现反季节栽培,在现阶段的蔬菜种植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要取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菜农朋友要重点做好以下3点:
芹菜属于典型的喜冷凉环境的蔬菜,具有一定的耐低温能力,在苗期的时候耐低温能力相对更强,甚至能短时间耐受-7摄氏度的低温,不过在苗期,处于低温环境中的时间相对较长,不但有碍于生长速度,还有可能使幼体完成通过春化作用而发生抽薹开花,从而大大降低商品价值和栽培效益。
一般情况下在2-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累计的时间达到10-20天的时候,芹菜会通过春化作用从而为抽薹开花埋下隐患,不过不同品种的蔬菜感受低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本芹在4-5片叶的时候对低温反应最敏感,而西芹则在7-8片叶的时候最敏感,在栽培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这一生长期的低温。
在发芽期,芹菜种子最适宜的温度介于15-20摄氏度,不过在更低的温度条件下也可以发芽,但是发芽的速度会明显变慢,不利于培育整齐壮苗。在芹菜定植之后,地上部分叶片叶柄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介于15-24摄氏度,在中后期适当将温度降低2-3摄氏度有利于叶柄的膨大增粗,但温度不易超过26摄氏度,不然容易发生叶片生长异常,并影响品质形成。
芹菜的地上部分生长量较大,这说明蒸腾作用较相对强烈,蒸腾作用挥发掉的水分也相对较多,但是根系群落相对较小,也就是说它的根系吸水能力相对较差。这种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特点决定了芹菜的良好生长必须有充足的水分供应。
也就是说在芹菜的整个生长期,菜农朋友都要保持土表湿润,不然就容易导致芹菜生长缓慢叶片和叶柄老化速度加快,商品器官纤维化程度增强口感变差,并且空杆的比例也会明显增加。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水分的涵养能力不同,一般情况下壤土或粘壤土涵养水分能力较强,而沙性土壤的透水能力较强,相对而言沙性土壤环境下,芹菜根系群落相对较好,生长较快,品质较好,但是在水分供给频率上要比黏性土壤要高。
芹菜是典型的叶菜,很多菜农朋友以为叶菜喜氮肥,吸收量最大的肥料也是氮肥,其实不然,虽然氮肥对芹菜叶片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芹菜的一生中需求量最大的仍然是钾肥,钾肥的总需求量大约为氮肥的1.5-2倍。
尤其是在生长的中后期,叶柄重量开始快速增加的时候,这一时期的钾肥需求量明显高于氮肥,钾肥又被成为品质元素,不仅关系到叶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向商品器官的运输和积累,还会影响芹菜的食用品质。
在生产上如果过量施用氮肥,不但难以达到产量增加品质提高的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因为氮肥的过量施用会影响根系对钾元素、磷元素、钙元素的吸收,因为这些营养成分在溶于水之后,在根系的吸收过程中会存在离子拮抗,即吸收竞争,氮元素过多,影响钾、钙、磷吸收,会降低芹菜品质和产量,甚至会因为缺素导致新叶焦枯、茎秆褐变或开裂等不良影响。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时,在氮肥的选用上以碳酸氢铵为主,尽量避免施用尿素,因为大量的生产时间表明,芹菜施用氮肥会减缓生长速度、降低脆嫩口感、增加纤维化程度。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