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4年时,联合国粮农组织宣布,全世界已经有37个国家爆发了粮食危机,甚至某个国家的总理还因此而下台。为了能够应对粮食危机的可怕性后果,全世界的粮食出口大国同时宣布,将限制粮食出口的数量,并对国内粮价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我们都知道,粮食产量的多寡与耕地面积有着很大的关系,可是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迅速提高,耕地面积必然大量减少,加上历年来自然灾害的不断加剧、水资源短缺、人口增长等因素,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萎缩,继而爆发了世界性的粮食危机。
除此之外,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逐渐枯竭,各国也在着手研制用粮食生产酒精,替代各种石油产品,其消耗量之巨大也是造成粮食危机的重要原因。
在世界人民都处在粮食危机恐慌之际,我国人民却依然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似乎全世界的粮食危机风暴,根本没有在我国掀起一丝丝的波澜。
上世纪60年代时,我国还处于粮食短缺的状态,在农业科学家的不断努力下,水稻开始由高杆转变成矮杆,继而令水稻平均亩产量提升了一个档次。1973年时,在袁隆平的带领下,杂交水稻横空出世,让水稻平均亩产量达到了600公斤以上,并彻底解决了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
1996年,我国农业部正式启动超级稻计划,着力提高水稻产量、品质、抗病虫害能力,为我国粮食的大量储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为了不让我国受到世界粮食危机的波及,国家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两会之上,袁隆平发表了讲话,提出《高度重视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发言,为我国粮食储备做出了计划性的方向指导。
同时我国农业部还提出,粮食产量的多少,与科技发展有着极大的关系,必须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对其加以扶持。除此之外,国家还必须保证耕地面积的数量,要严格保护我国18亿亩耕地,任何人不得随意违法占用。在此基础上,更要大力提高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推出各类惠农政策,只有粮农得到切实的生活保证,才能让粮食产量趋于稳定。如此三管齐下,粮食产量问题将不会再成为困扰我国的问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如今我国粮食产量的储备量与消耗量的比例,已经大大超越了联合国规定的水平,同时我国也成功从世界粮食被援助国成功转型为世界粮食援助大国,这些都是与袁隆平的超级水稻密不可分。如今袁隆平依然以90岁高龄的老迈之躯,奋斗在水稻研究领域的第一线,小编相信,在这位当代神农的努力之下,我国粮食产量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