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养殖环境的改变,仔猪咬尾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是集约化养猪场更为普遍。一旦发生咬尾症则使整圈猪不得安宁。轻者咬伤尾巴,重者把尾巴咬去半截甚至咬光,造成病猪因感染而导致身体瘫痪,严重者衰竭而死亡。那么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仔猪咬尾怎么办,仔猪咬尾防治措施:
1、配制好猪料
根据不同生长时期的仔猪营养需要,配制满足其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需要的饲料;为仔猪提供足够的水槽、料槽,防止由于争料、争水而发生的追咬;发现仔猪咬尾巴时,在猪料中适当的添加些矿物质、维生素、食盐和粗料。
2、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
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夏季要防暑、冬天要保湿防潮,饲养密度不要过大,以不拥挤、能够正常吃料、喝水、休息为宜。
3、组好群
本场自己繁殖的仔猪的一窝一栏,以免混群时发生争斗而咬伤;外买仔猪按品种、来源、大小分群,有外伤见血的仔猪要及时分开,以防止舔到血腥味而引发啃咬,每栏以10~12头为佳,组群刚开始日内要认真看护。
4、要定期驱虫
用驱虫药定期进行驱虫既促生长,又能减少咬尾病的发生。
5、进行仔猪早期断尾
仔猪出生后的1~2天内,用断尾钳将仔猪尾巴剪短,只保留2~3厘米小尾巴根。
6、在猪栏内设置装饰
在猪栏内设置金属吊链、放置砖头等供仔猪玩耍,分散精力,满足啃咬习性;及时发现有咬尾病的仔猪,并将其挑出单独饲养,严重的用镇静药物治疗;对被咬伤的猪要及时清理伤口,涂上碘酊防止感染,严重受伤猪,要用抗菌素治疗。
其实,仔猪咬尾病发病原因多是饲料营养平衡性差,尤其是猪饲料中缺乏必需氨基酸、维生素、钙、磷、铜、铁、镁、食盐和粗纤维或混合不均;猪舍内通风不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光照过强,舍内过冷或过热,温度过大,饲养密度大,饲槽、水槽不足;同一圈栏内猪只大小差异大,患某种寄生虫病等。因此,在饲养仔猪的时候多注意以上所说的因素,尽量避免仔猪发生咬尾现象,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