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引起的,病猪多为隐性感染,也有表现消化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需要以预防为主。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症状有哪些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怎么治疗一起了解一下吧。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原
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粒子为球形,直径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本病毒可与鸡、大鼠、小鼠、仓鼠及火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及吸附现象,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及去氧胆酸钠等敏感,不耐热。
该病毒通常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及脑组织中,故病猪及带毒猪为重要的传染源。通常经呼吸道传染。多数是在引进新的种猪之后而发病,侵害一窝或几窝哺乳仔猪,以后由于猪群产生了免疫反应而停止发病。该病仅猪感染,特别易感的是哺乳仔猪,较大的猪多为隐性感染,且隐性感染率很高。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猪发生该病,一般呈现隐性感染。血凝抑制及中和试验调查表明美国屠宰猪群阳性率高达98%。其它国家的阳性率也较高,但均无明显的经济意义。该病的传染源为带毒猪和病猪,经口、鼻感染发病。不同的毒株感染不同日龄的猪只后,其临床表现明显不同。在老疫区,母猪初乳中含有该病毒的抗体,哺乳仔猪一般呈隐性感染。断奶仔猪已能抵抗该病。新疫区以3周龄以内的哺乳仔猪易感。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观察,可分为脑脊髓炎型和呕吐消瘦型,这两种类型可同时存在于一个猪群中,也可发生在不同的猪群,或不同地区。
脑脊髓炎型 脑脊髓炎型发生于出生后4-7天的仔猪,体温短暂升高,先是食欲废绝,随后出现嗜睡、呕吐、便秘。病猪背毛倒立、四肢蓝色,有部分病猪打喷嚏、咳嗽、磨牙。1-3天后出现中枢神经症状、步态不稳、趴地、发抖或痉挛、后肢逐渐麻痹。感觉过敏,遇突然声响或扰动便发出嚎叫,病猪侧卧,四肢做游泳动作,呼吸困难,眼失明,眼球震颤、昏迷死亡。病程约10天,病死率达98%以上。
呕吐消瘦型 呕吐消瘦型病猪初期体温升高,反复呕吐,仔猪聚堆,倦怠无力,时常拱背,以后磨牙,虽嘴伸到水中但又不喝水或喝水量极小,便秘。危重的病猪因咽喉肌肉麻痹而吞咽困难,失重快,多在1-2周内死亡。有些不死转为慢性或生长不良,发病和死亡率差异很大,一般在20-80%左右。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防治方法
尚无有效的防治药品和预防疫苗,主要依靠加强综合性防治措施,注重加强口岸检疫,防止引入病猪。一旦发生该病,要及时诊断,严格隔离消毒,防止疫情蔓延扩散,以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多数流行地区处于呼吸道亚临床感染状态。母猪多在初产前即感染病毒,通过初乳抗体可以有效地保护仔猪,仔猪受到感染时也处于亚临床状态。
在新建猪场,母猪产前未感染PEV时,3周龄以内的仔猪可能出现临诊症状。所以,维持母猪的感染状态可以避免仔猪发病。仔猪一旦发生本病,很难自然康复。应及早诊断,防止本病蔓延扩大。2~3周后出生的仔猪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保护。在此之前未获得母源抗体的仔猪,可在初生后注射高免血清建立被动免疫。
此外,猪血凝性脑脊髓炎主要侵害哺乳仔猪,以呕吐、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为特征,病死率很高。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的症状,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怎么治疗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