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断木种香菇木头,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为理想。菇场的土质以含石砾多的砂质土最佳,这样可使菇场环境清洁,菇木不易染病、生虫。
一、菇木的准备1.菇木的选择 适于香菇生长发育的树种很多,有粟树、柞树、槲树、桦树、胡桃楸、千金榆、生赤杨等。
做为香菇生产所用的树木,其树龄从七八年生的幼龄树到百年以上的老龄树都可以生长香菇,但以树龄15~30年生的树木最适宜。10年生以下的小径树,因树皮薄。材质松软等因素,虽出菇早,但菇木容易腐朽,所以生产年限短,产生出来的菇体又小又薄。老龄树则相反,虽然出菇较晚,但菇木耐久力强,可生产出很多优质香菇。
不过老龄树一般树干直径较大,管理不便,所以,菇木的直径以5~20厘米的原木较为理想。2.砍树 选好的树木要及时砍伐,伐树期选在深秋和冬季为好。这时树内营养物质丰富,树液流动迟缓或停止,树皮不易剥落。
砍伐后的树木因细胞不会立即死亡,不宜马上接种,要将其放在原地数日,待树木丧失部分水分后,方可剃枝,并运至菇场。在砍伐、搬运过程中,必须保持树皮完整无损不脱落。没有树皮的段木菌丝很难定植,也很难形成原基和菇蕾。
3.截段 运到菇场的原木,要自然风干一段时间。风干时间的长短应根据不同树种的含水量而定。当菇木含水量为35%~45%时接种,最适于菌丝生长发育。
含水量大小可根据菇木横断面的裂纹来判断,一般细裂纹达菇木直径的2/3时,就达到了适合接种的含水量。此时可将菇木截成1米左右的木段,菇木长短要一致,便于堆放和架立操作。二、菇场的选择菇场要选择在菇树资源丰富,便于运输管理,通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菇场最好设在稀疏阔叶林下或人造遮荫棚下,要求四阳六荫,花花折射阳光能透进的地方。
日照过多,菇木易干燥脱皮,过荫也不利于菇的生长。菇场附近要有溪流等水源,以便水分管理。常年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在70%左右为理想。菇场的土质以含石砾多的砂质土最佳,这样可使菇场环境清洁,菇木不易染病、生虫。
三、接种1.接种时间 气温在5~20℃的季节里,结合菇木的砍伐时间、不同树种、菌种菌龄、生产规模等都可安排接种。气温在15℃左右时是接种的最佳时期。气温偏低发菌虽慢,但杂菌污染机会少。2.接种方法 制备的香菇栽培种有木屑菌种和木塞菌种,因此接种方法有两种。
(1)木屑菌种接种法 接种前先用电钻或打孔器在菇木上打孔,孔深1.5~2厘米,孔径1.5厘米,接种孔的行距6~7厘米,穴距10厘米,品字形排列。接种时取木屑种一撮,填入接种孔内,再将预先准备好的树皮盖盖在接种孔上,用锤子轻轻敲平。玉米芯也可以作封盖,先将玉米芯用锤子敲成四瓣,手拿其中一瓣用锤子逐个接种孔敲入即可。
(2)木塞菌种接种法 此法使用的一般是圆台形木塞菌种,也有圆柱形木塞菌种,种木应根据接种孔的大小制备。接种前先在菇木上打孔,然后将一块培养好的木塞菌种塞入孔内,并用锤子敲平。四、上堆发菌发菌也称养菌。
发菌的过程就是将接种后的菇木按一定的格式堆放在一起,使菌丝迅速定植,并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向菇木内蔓延生长的过程。发菌时,菇木的堆放方法要因地制宜选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井字形 适于地势平坦、场地湿度高,菇木含水量偏足的条件采用。首先在地面垫上枕木,将接好种的菇木以井字形堆成约1米高的小堆,堆的上面和四周盖上树枝或茅草,防晒、保温、保湿。
2.横堆式 菇场湿度、通风等条件中等,可采用横堆式。堆时先横放枕木,再在枕木上按同一方向堆放,堆高1米左右,上面或阳面覆盖茅草。3.覆瓦式 适于较干燥的菇场。
先在地面上横放一根较粗的枕木,在枕木上斜向纵放4~6根菇木,再在菇木上横放一根枕木,再斜向纵放4~6根菇木,以此类推,阶梯形依次摆放。除上述3种摆放方法外,还有牌坊式、立木式和三角形摆放方法,各菇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五、发菌管理菇木堆垛后,即进入发菌管理阶段。发菌管理主要指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菇木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尽快出菇。
1.遮阴控温 堆垛初期,垛顶和四周要盖有枝叶或茅草。接菌早、气温低时,为了保温,垛上可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如果堆内温度超过20℃时,应将薄膜去掉。
天气进入高温时期,最好将堆面遮荫改为搭凉棚遮荫,这样有利于降低菇场温度。2.喷水调湿 在高温季节,菇木的含水量相应减少,特别是菇木含水量干至35%以?。
香菇可以选择15-30树龄的粟树、柞树、槲树等树种作为段木,并在深秋或冬季砍伐、截断,放入菇场风干、堆放、架力;在温度为5-20℃时,用木屑菌种进行接种,初期注意遮阴控温,高温注意喷水调湿;等至菇木成熟时,先进行浸淋水处理再立木,控制温度、湿度即可出菇。
椴木香菇的种植椴木栽培是由传统的老法栽培(砍花栽培)发展起来的栽培方法,与老法不同的是将菇树截成一定长度的椴木,人工接种,然后进行精细的管理。下面Sara我给大家分享了椴木香菇的栽培技术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椴木香菇栽培技术 一、椴木准备 1、砍树:砍伐菇树最好选在冬季,这时期树木处于休眠状态,贮藏的养分最丰富,同时树木含水量少,树皮与木质部结合紧密不易脱皮。
2、人工接种椴木经干燥后,断面出现裂纹,含水量约为40%—45%时,就可以进行人工接种。
二、做好遮阴、养苗管理 常用的堆叠方式有井字式、条码式、复瓦式。每隔一个月左右要上下调换位置一次,反复排放上下菇木要相错开以利通风,便于吸收水分。 三、出菇期管理 场地通风条件较好,菇木容易干裂,应以在出菇期间特别注意加强水分管理,菇场的空气湿度要保持80%—90%,菇木的含水量以50%—60%为适宜,如遇天晴不雨,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尽量加大温差和湿差,以刺激菇蕾的分化和形成。如果菇木过于干燥,可将菇木浸水12—24小时,然后集中、并用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保湿,每天通风三次,可促使菇蕾大量发生,出菇期间,香菇的呼吸作用旺盛,为保持菇场空气新鲜,必须把菇木周围的杂草清除干净、保证菇场通风,透气。
四、采收及烘干 菇蕾长出后,温湿度适宜约经7—10天,就可采收。从外形看菌盖有6—7分开展,边缘尚内卷,盖缘的菌膜仍清晰可见。为采收适时。
采下的香菇应即进行烘干、应将鲜菇按大小、厚薄和干湿度不同分开。排放烘干装置上,开始用40—45℃缓慢烘烤,使水分逐渐散失。菇体慢慢变软后,把温度徐徐升高到60—65℃,直至烘干。
烘干技术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掌握好温度最为重要,过高易烤焦。过低难干,若温度超过70℃,加上排气不良,很易造成菇盖变黑,剧烈变温也会导致菇盖收缩,龟裂,边缘倒卷等不良情况的产生,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
五、病虫害防治 寄生在菇木上的杂草种类很多,木霉菌、裂褶菌、鳞皮扇菌、桦褶孔菌、云芝等。在害虫方面有食害鲜菇的蛞蝓、蜗牛等,危害菇木的有天牛幼虫,小囊虫和白蚂蚁等,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菇场和菇木的科学管理,创造有利于香菇生长,不利杂苗、害虫等发生的环境,做到防患未然。一旦发生应及时扑灭,勿使蔓延。 1、人工刮除式扑杀,菇木上出现杂菌,应及时用刀刮除,施涂2%石灰水、对于蜗牛、蛞蝓等害虫,可于清晨或傍晚进行捕杀。
2、药物防治:杂苗污染菇木用石灰液局部涂刷,对蛞蝓、蜗牛可用石灰、漂白粉(10:1)混合撒在场地上进行防治。 椴木香菇种植方法 采用椴木香菇种植时,必须提前准备好椴树,大家最好在冬天时收取这种树森,因为冬天正好处于树木的休眠期,它里面储藏的成分最多,而且含水量较小,收取以后树皮和木质之间不容易出现断开,收取以后等它经过必要的干燥处理以后,就可以进行人工接种。 椴木香菇在人工接种以后要注意遮阴处理,如果不阳光太强,并不利于香菇的生成,另外在养苗期间,椴木应该按条码式或者复瓦式进行摆放,而且每个月都要调整一下位置,这样做利于菌木的通风,也能让菌苗吸收更多水分,利于香菇幼苗的快速生长。 椴木种植香菇时,要特别注意水分的供给,因为通风条件加强以后,水分的流失就会加快,这时应该及时补水,让菇场的湿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菇木的含水量也应该在百分之五十以后,补充水分时可以在早起或者傍晚喷水。
另外在香菇生长旺盛的时候,它的呼吸作用还会加快,需要操持菇场空气的新鲜,这样才能出产高质量的香菇。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岩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花栽培法,后扩散全国。
经僧人交往传入日本。
香菇的砍花栽培源于中国,现行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方法/步骤温度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
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水分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
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营养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②氮源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④维生素类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
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空气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光线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
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酸碱度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
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 种植 香菇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香菇的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香菇的种植方法 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气温低于-20℃的高寒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内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内,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
在恒温条件下,香菇不形成子实体。 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形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气湿度80-90%为宜。
营养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营养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铁、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辅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④维生素类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合香菇生长的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
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 空气 香菇属好气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闭易产生畸形的长柄菇、大脚菇。 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合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形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形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
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形成和子实体的发育。
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香菇种植注意事项 育菇场地选择不当 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或不卫生的场所种植,以致杂菌污染严重,香菇不能正常生长而失败;有的虽勉强发菌,但因出菇期空气流通不畅,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而中毒受害,不能出菇或形成畸形菇。 培养料选择或配制不当 用已经污染、结块的原料种植香菇,易造成大面积污染或不发菌。
在调配培养料时,向料内过量加入尿素等氮肥,氮肥在接种后容易分解释放出氨气,使菌丝体受到毒害,不能正常发菌。 菌种选用不当 如冬季选用高温型品种,春季选用低温型品种,或播种已经老化或已被污染的菌种等,都易造成发菌缓慢或不发菌、出菇迟或不出菇。所以,在种植香菇时,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菌种,不使用老化或被污染的菌种。
管理不善 香菇在自然温度条件下,出菇期的管理是光照、水分和通气。在出菇期间,靠散射光即可满足需要, 在菇房种菇光照不足,出菇缓慢,可用电灯光补充,以诱导出菇。 香菇种植管理技术 室内发菌。
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9层,室温控制在25℃左右,相对湿度要求70%以下。 接种后1~6天,菌丝处于恢复和萌发阶段,室温要控制在28℃~30℃之间,此期菌袋不能翻动,不要通风,遮阳造成暗光。
7~10天菌丝生长开始吃料,室温降到26℃~28℃,每天通风2~3次,7天进行第1次翻堆,即将堆好的菌袋上下、内外调换位置,使每个菌袋都能接受同样条件的管理。翻堆时要轻拿轻放,严防封口损坏和感染杂菌,同时结合翻堆认真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若发现有星点杂菌出现,用75%酒精50毫升加25%甲醛30毫升的混合液注射,封闭患处。 菌袋转色。
转色早晚及好坏,关系到出菇早晚和产量高低。菌丝生理成熟后,由白色变成红棕色,并出现?。
在种植香菇之前,首先需要寻找优质木材,作为项目培育的基地。当然,选择木头也得选择优质木头,长度大概在1.5米左右,然后用木屑机把木头加工成木屑,为香菇的培育打好基础。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含有优质的木材不可以选择,比如松树和柏树,就是需要排除的木材。
木屑处理完成以后,就可以把木屑放在装鸡蛋的托盘里,然后把木屑和水混合在一起,同时需要把白糖、石膏等物质进行混合,目的就是改善项目发育的环境,同时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准备好材料之后,用木棍进行搅拌,大概要搅拌三次,等到木屑和相关物质混合到一起以后,就算坐成了适合香菇发育的培养皿了。需要把搅拌好的木屑进行装袋,然后密封起来。当然,装袋的时候不能装的太实,这样不利于木屑的发酵,也不能装的太送,否者不容易把控温度,不利于木屑培养皿的发酵。
包装好的培养皿还要经过100°的高温消毒灭菌,再放上二十四个小时进行消毒灭菌,就制作出了可以做香菇培育的培养皿了。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能够随时移动培养皿,应该直接运输到大棚里面,在适宜的温度里面点种,把香菇的种子种到培育皿里面,并且要注意它的密封和消毒,避免在这个阶段受到感染。此后就是菌丝生长的阶段,这个阶段需要给香菇增氧,让它能够更好的生长。
等它长大以后,需要把它放在大棚里面度过夏天。因为夏天的温度比极高,所以要保持温度和湿度,避免香菇被高温烧死。到了十月份的时候,香菇继续生长,再过半个月差不多就可以收获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