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讯(陈露)春暖花开,万物丰茂。在德安县宝塔乡杨桥村瓦子塘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分拣牛蛙,安置蛙苗,听取蛙声一片成为常态,处处繁忙景象。一幅稻花乡里说丰年的场景已然徐徐铺开。
牛蛙因鸣叫声洪亮酷似牛叫而得名,是一种大型食用蛙,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由于精心养护,基地里的牛蛙产量高、品质好,到收获期最大的成蛙可达七八两一个。杨桥村瓦子塘地势平坦,水质优良,适合牛蛙养殖。我们采取优质饵料,始终坚持科学养殖,定期给蛙池换水,同时做到大小牛蛙分池养殖,保持牛蛙良好的生态环境,确保牛蛙品质和产量。瓦子塘养殖基地负责人郭世贵说。目前,基地一共有13个养蛙棚,保守估计平均下来每个棚的产蛙量在四千斤左右,去年的收购价是18元一斤,今年行情目测是比去年还好的,总产值至少要达到百万元以上。
杨桥村村民、基地管理员李英贵已经在瓦子塘养殖基地工作有近五年时间,我们村十多个人都在基地工作,既能离家近照顾家庭,同时还能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很高。
现在杨桥瓦子塘养殖场的牛蛙除了供应德安本地的农贸市场、餐饮连锁机构之外,共青、高安等地都主动过来收购,省内就可以消化存量,销路完全不愁。我们今后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争取拓宽省外销路。杨桥村党支部书记黄成军表示,瓦子塘养殖基地15年成立,18年底承包投产牛蛙,因找准了市场方向,近两年来合作社成员分红收入可观。从2022年开始,承包户需要继续扩大规模,我们村集体经济就加大投资参与,实现对等投入、对等分红的双赢格局,届时也将大大提高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另外养殖规模的扩大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我们优先让脱贫户参与进来,现在已经安排了李英华等4户脱贫对象。
我一个人赚钱了不算什么,如果能带动村民甚至全乡的养殖户都共同致富,能在牛蛙养殖上形成一定规模,打出地方特色品牌,这才是我们今后努力的目标。郭世贵说道,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对我们养殖户的支持,以后我们同政府还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周边的村民如果对养殖牛蛙感兴趣,我也可以提供种源和技术,帮助大家一起销售。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宝塔乡政府今后将引导带动更多养殖户参与进特色种养项目中来,助力村民实现就业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活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