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菖蒲的种植——土壤
黄菖蒲喜性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富含腐殖质的轻黏土或沙壤土是种植黄菖蒲的上上之选。可以将草木灰或粗砂等混入土壤中来改善土壤的结构,已达到适应黄菖蒲生长的目的。
其次,土壤必须每年消毒一次,即深翻晾晒一次,晾晒时间约在20天左右为宜。
这样能够有效控制黄菖蒲的病害发生率。
黄菖蒲的种植——温度
黄菖蒲性喜温良,耐严寒,喜光耐阴。所以黄菖蒲应种植在光照好、通风条件好的土地上,最适宜的气温为12~18℃,最适宜的土地温度为16~18℃。
黄菖蒲的种植——种植方法
种植时,土温不得超过20℃,所以初春、深秋种植最为宜;最好选用大规格的种球或者分株;在用分株下苗时,应该十分小心,尽量避免损伤植株根系;种植深度没进土表7~10厘米为宜;种植密度约以每平方米75~100株为宜。
黄菖蒲的种植——浇水施肥
栽种黄菖蒲的过程中,应该保持土壤湿润,这样会利于植株的生长。在干燥的季节,大约10天浇一次水为宜,浇水必须透入地表以下。秋末要浇足防冻水,防止冻害;春天要浇足解冻水。
种植前应该浇一次水,以确保土壤与种子或花苗根系完全接触。浇水在早晨进行最宜。
种植前施肥不能用化肥,可以马粪或干燥鸡粪为肥料与栽培土壤拌匀;种植后可施肥,但禁用过磷酸钙、三磷化物等,可用二磷酸盐等含氟低的化肥。
春季栽种成活后,可在初夏进行尿素施肥,初秋追施一次碧卡磷酸二氢钾。
黄菖蒲的种植——除草杀虫防害
种植前应做好灭草工作,尽量人工拔出,避免使用化学药剂。
常见的虫害有根腐线虫和蟋蟀。
根腐线虫可使用以蒸汽灭菌或以溴化甲烷消毒土壤来杀虫;蟋蟀的防治,一般采用喷洒七氯灭虫的方法来消灭,或者拔除杂草的方法来躯干蟋蟀。
威胁黄菖蒲植株的病害有白绢病、立枯病、花叶病等。
白绢病的防治:改善通风条件。发病期间喷洒百分之五十的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立枯病的防治:用蒸汽灭菌的方法给土壤消毒。
花叶病的防治:种植期间应给手和劳动工具消毒。
1、花盆大小取决于植株大小,一般20cm的花盆最为常用。黄菖蒲适应力强,生长速度快,一般使用20-30cm的花盆,可以在每年春天换一次花盆。
2、黄菖蒲既可以保护地种植,也可以露地种植。
任何类型的土壤,只要排水良好、保湿性强并且不板结,都可种植黄菖蒲。良好的土壤结构对黄菖蒲的生长很重要,沙壤土栽培效果最好,因为沙壤土的通气透水性好,非常有利于黄菖蒲根系的扩展。 3、种植黄菖蒲的土壤最好每年消毒一次,土壤消毒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般采用深翻晾晒或化学消毒的方法。深翻晾晒一般时间为20天左右,化学消毒一般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喷洒进行消毒。
种球在种植前也必须消毒,用千分之一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钟即可。
1、光照:菖蒲喜光,不管是地栽在水边,还是盆栽养护,都要种在光线好的区域,多晒太阳有利于植株积累养分,开花结果。 2、温度:最适合菖蒲的生长温度在20-25℃,低于10℃菖蒲就会停止生长,温度再低植株就会自然黄叶,冬季以地下茎潜入泥土中越冬。
3、浇水:地栽种到水边,栽种时保持主芽接近土面,灌水1-3cm,盆栽找个不漏水的大花盆,口径在40-50cm,种下根茎后把生长点露出土,加水1-3cm,并且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水位。
4、施肥:地栽无需施肥,像那种塘泥本身就肥力十足,盆栽需要在盆底施入基肥,并追肥2-3次。初期施肥以氮肥为主,抽穗开花前改用磷钾肥,将肥施入土壤5cm以下。 5、修剪:在每年的冬季来临前,将植株地上部分的枯叶剪掉,清理干净,把盆中的水倒掉,保持土壤微潮,等到来年春天换盆分株,重新进行栽种。
黄菖蒲 ,又叫“鸢尾花”,水生花卉中的骄子,花色黄艳,观赏价值极高,并且适应范围很广,可在水池边露地栽培,也可在水中挺水栽培。原产欧洲,中国各地常见栽培,是观赏价值比较高的植物,很多人喜欢种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黄菖蒲 的繁殖方法,黄菖蒲的栽培技术以及黄菖蒲的 其他 相关内容。
黄菖蒲的繁殖方法 1.分株 分株繁殖,每隔2至4年一次,于春秋或花后进行。
花后分株,在冬季之前,花芽能分化充足,第二年开花。分割根茎时,以3至4个芽为好。分株太细,影响翌年开花。分株繁殖时,将植株上部叶片剪去,留20㎝进行栽植。
鸢尾宜浅植。栽植间距因树而异,强健种为50×50㎝,一般品种在20×20㎝ 左右 。 2.播种 采用种子繁殖,应种子成熟后进行,种子易萌发,2~3年即可开花。
3.种球 经一年的种植开花后,养分耗尽,产生新根,周围有许多子球,通过1~2年的种植,发育成开花球。世界花卉种植专家对球根鸢尾的不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使之长出新的球茎,为加速繁殖及培育健壮母球提供了新办法。 黄菖蒲的栽培技术 土壤 鸢尾,可露地种植,只要排水良好、保湿性强,都可种植,沙壤土栽培效果佳,因为透水性好,有利于根系的扩展。
为改善土壤结构,可在种植前,将草木灰、粗沙等施于土表,再深耕混匀;如沙性强,渗漏过快,可在土壤表层撒上稻壳、草炭等来缓解。 消毒 种植的土壤,建议每年消毒一次,深翻晾晒或化学消毒。深翻晾晒为20天左右,化学消毒采用百菌清或五氯硝基苯喷洒。
种球在种植前必须消毒,用1/1000的克菌丹或百菌清水溶液浸泡30分钟即可。种球到货后,立即,消毒和种植,否则须储存2℃以下且通风良好的冷库,不可超过两个星期,储藏太久对茎叶的生长不利,增加根冠受青霉菌感染的几率。 种植 种植鸢尾,土温低于20℃。如果平均温度超23℃,则必须提前或延后。
要高品质的切花,最好使用大规格的种球。种植须十分小心,根系开始生长时,避免损伤根系。深度以种球顶部距土表7-10厘米为宜。浅植的球茎易因土壤干燥而受损,且生长后期易倒伏现象。
种植密度以每平米80-100个球茎为宜。 温度 种植后,低温5-8℃,高温20℃,适温16-18℃。气温最低5℃,最高25℃,最适为15℃。 浇水 鸢尾喜水,栽培中应土壤湿润。
非雨季,10天左右浇一次。种植前浇一次水,保证土壤湿润,利于快速生根。种植后浇一次水,使土壤与种球充分接触。
鸢尾对盐份敏感,因此,灌溉水的EC值最好不大于0.5ms/cm。 施肥 种植前,施基肥不可取,会妨碍鸢尾发根。后期追肥的方法,但对氟敏感,禁用过磷酸钙和三磷化物,可用二磷酸盐。
种植前,可施入牛马粪或烘干鸡粪作基肥,与栽培土壤拌匀。春季成活后,可追一次尿素,初秋追一次磷钾肥,秋末结合浇冻水再浅施一次牛马粪,或直接撒于圃地。 除草 栽植鸢尾的圃地,要做好灭草工作。栽植过程中,杂草应及时拔除,尽量不用化学除草剂。
采收 采收时,连根拔起,将花朵立即扎成捆,放入冷藏室。采收后,切掉球根,除去过长的叶尖和黄褐色叶子,然后分级和捆扎。以5㎝一个等级为宜,捆扎在一束中的鸢尾,最长与最短不超3㎝,花顶部对齐。
秋冬季采收,花茎柔软易曲,捆扎后应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2℃的冷藏室。 黄菖蒲主要价值 黄菖蒲也是一味良药。干燥的根茎,起到缓解牙痛,调经,治腹泻等作用.也可作染料。
在种植观赏盆栽黄菖蒲时,我们需要以营养的土或者园田土最好,分株后非常容易养活,盆栽土要保持湿润2-3厘米的浅水,水边或者池边栽种比较好,摆放的时候要选择通风的地点,夏天高温的时候要往叶面上喷水,冬季要及时清理干枯的叶子。了解到黄菖蒲的生长习性后还要加强它的栽培管理措施,适当的浇水施肥。
要薄肥勤施,如果肥水过浓,会呈现烧根而严重影响其生长。
地栽苗管理可以粗放一些,水位最好坚持根部以上10厘米左右,不能浸没整个植株。施肥主要是春季和花后进行,一般秋季穴施有机肥,每亩施用50公斤至80公斤+碧卡菌肥1袋,分两次完成。春季追肥一两次,以复合肥为好,一般每亩施用40公斤。若不移植,则在开花后适当施少量肥。
冬季及时将枯萎叶剪除,可减少病虫害发生,第二年能更好地长出新叶。当花菖蒲叶尖开始枯萎时,先不要将叶片全部剪掉,因为其叶片在枯萎时养分会缓慢转入地下局部,所以为了争取养分,叶子还有绿色局部时,暂时先不要剪。当其完全枯萎后,可以把整片叶子剪掉。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