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通讯员 裘云峰
中秋前夜,西藏那曲下了一场雪,中秋节当晚的晚餐,杨金勇是在食堂吃的,有牛羊肉,还有菠菜和芹菜。
在海拔4500米的雪域高原西藏那曲,山头常年白雪覆盖,10月便开始大雪封城,要到次年5月才能春回大地。
在过去,当地的蔬菜比肉还金贵,而如今在那曲超市,藏族同胞一年四季都能买到本地自产自销的新鲜蔬菜。
这变化的后面,离不开像杨金勇这样的浙江援藏干部们的接力帮扶。
】农牧业大市,建起全球海拔最高蔬菜大棚
那曲的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是浙江的四倍,占西藏面积的1/3,当地50万人口中,牧业人口就有47万,妥妥的农牧业大市。
那曲4500大棚内的蔬菜育苗
因为一批批浙江农业农村系统援藏干部的持续接力,如今,那曲已经建起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蔬菜大棚——4500大棚。
原本,那曲当地种植青稞和油菜两种作物,种植业上,只有粮油有些产业基础,蔬菜是没有规模种植的。
4500大棚这一百亩连栋蔬菜大棚建成后,冬季进行集中供暖,四季都呈现出郁郁葱葱、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
每年,4500大棚要种60多种蔬菜。
北方人爱吃圆茄,那曲却种起了南方人爱吃的线茄;牧民的看家菜牦牛肉,也出了新菜色杭椒牛柳,因为大棚里种上了杭椒;还有金黄色、粉红色的水果小番茄以及炒菜吃的大番茄,都是浙江的农业专家带来的新品种。
大棚蔬菜丰收日常
】解决吃菜问题,同时带动800多位农牧民脱贫致富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援藏干部的杨金勇告诉小时新闻记者:蔬菜大棚从2022年开始建造,2022年完工投入运行,目前全年可生产的蔬菜总量是300吨,能解决部分当地人全年吃菜的问题。同时,‘4500大棚’也带动了当地200余户、800多位农牧民脱贫致富。
大棚气雾培蔬菜
作为我省农业农村系统第十批援藏干部,杨金勇是今年7月刚到那曲工作的,一共援助三年时间。
他告诉小时新闻记者:在我任期内,我希望和当地主管部门一起,让4500大棚种植更多品种,实现更大效益。
那曲虫草
为了帮藏区群众带货,从2016年浙江农业农村系统援助那曲以来,省农博会每年都为那曲设销售专区,帮助销售当地特产冬虫夏草,因为浙江人的帮忙吆喝,那曲的虫草每年都能卖光光。
】10月大雪封山前,抓紧为当地牛羊设计营养餐配方
那曲是农牧业大县,县内现有牦牛190万头,还有当地特产色瓦绵羊。
色瓦绵羊
有人会说,雪域高原的牛羊肉,一定很好吃吧。
事实上,由于高寒缺氧的极端气候,冬季草料匮乏,当地牦牛肉脂肪含量低,口感不如我们吃的商品牛肉好。
牦牛
高原牦牛肉的营养价值要比普通牛肉高,但是口感和品质还需提高,才能更加迎合市场需求。
浙江来的畜牧专家杨金勇,援藏三年还有两项重点工作,那就是助力那曲牦牛、色瓦绵羊的提质增效和产业转型。
杨金勇发现,那曲当地牦牛、绵羊冬季普遍吃得太差,我们计划设计营养餐配方,改善养殖方式,来提高牛犊和羊羔的成活率。当地牧民经常需要求教养殖技术,我也计划为那曲引进畜牧专家工作站,让牧区从业者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杨金勇(左一)
我们计划为牦牛、绵羊设计一套营养餐配方,改善养殖方式,来提升牛羊肉的口感品质,提高初生牛犊和羊羔的成活率。当地牧民经常来求教养殖技术,我打算给那曲引进畜牧专家,成立工作站,让牧区从业者也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最近,根据那曲疫情防控要求,杨金勇只能在单位办公,中秋节本来也没打算回家,10月,那曲就大雪封山了,当地将迎来漫长的冬假,手头还有好多事情要处理,就怕工作赶不上进度啊。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