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前期对土壤肥力的要求较高,其特点是前5年生长迅速,以后生长速度变慢。因此,要抓住该特性,种植后的前5年要施足基肥,促其迅速生长,早成材,以后则可以逐渐减少追肥量。
土壤较贫瘠、寄主植物生长不良的地块,可适当施肥,一般旱季施水肥,可在雨季的雨后开浅沟撒施化肥;土壤肥沃、寄主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块上,可不施肥或少量施用。
施肥方法有叶面喷施和表土追肥等。特别要对寄主适当追肥,以保证其良好的生长发育。檀香种植后1~3年要进行追肥,应结合抚育和扩穴同时进行,第1年最好每2个月追肥1次,每次追林木专用肥或进口复合肥50~100 g/株;对长势差的檀香,可加施尿素50 g/株。每次施肥要注意应避免新定植的幼苗根部直接接触粪肥,否则可能会造成烂根,影响其成活[3].第2~3年追肥宜在3月上旬或8月下旬进行,第1次施堆沤过的农家肥1 kg/株或林木专用追肥250 g/株,第2次施材木专用肥或进口复合肥150 g/株,寄主如长势较差,也要进行适当的追肥。
3 防风防倒檀香根系较浅,其幼苗阶段的特点为:苗高茎细、防风力差等。因此,在多风的地方种植檀香时,种后要及时用竹竿扶好,避免因风吹而造成其经常摇摆,进而对幼苗的成活造成影响。可用长度为植株1.5倍左右的竹竿将幼苗插稳绑牢,应注意不可捆绑得太紧,以免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4].4 除草松土檀香定植后,每年除草浅松土2~3次。
除草松土可同时进行。樟子松播种苗的培育技术杂草有非常旺盛的生长力和繁殖能力,不仅争夺檀香林地的养分和水分,也是害虫经常潜伏的地方,因此要及时除草,以促进檀香的健康生长。松土不仅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加强根系的呼吸作用,还可以清除土壤表面的污染物,控制水分等。
檀香为浅根系植物,松土时宜浅,一般以2~3 cm为宜。5 修剪截枝檀香的分枝能力较强,容易造成林间的郁蔽,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应及时对寄主植物进行适当修剪,以保证林内的通风透光。生长期间,若檀香有太多的侧枝,可适当地对侧枝进行修剪,应对明显的主干进行保留,促进主干出材的提高,使主干增粗、挺直,增加檀香的经济效益,提高心材的产量,此外还可增强其对风害的抵御能力。
一般在檀香长至约4 m时,对檀香的高生长进行人为控制,进而促进檀香树干的增粗,增加经济价值。
檀香有着广阔的 种植 前景,那么檀香怎么种植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檀香种植 方法 ,一起来看看。檀香种植方法 整地 在原有天然林或人工林的地段营造檀香林,应避免过度砍伐,以免地面裸露,受 雨水 冲刷和阳光直射。
据测试,清垦林地树木,可使地面蒸发量增大4.5倍;在旱季,地表15㎝内土壤的含水量会降低三分之二;同时由于氧化作用加剧,土壤的有机质将大为减少,而且杂草易侵入,均不利檀香生长。
因此,使林间有充分的透光度,保留适当的原生乔木和灌木做寄主。在林间开穴,株行距无需严格要求,造林时还需补充一些灌木寄主。利用荒山荒地造林,如地面没有或很少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树种,有条件的可以全垦,然后按规划种植檀香苗和寄主树及绿肥植物。造林地如保存有原生植被,并有适合做檀香寄主的种类,在此种情况下无需全垦,只需进行局部整地。
穴状整地灵活性较大,能适用于各种立地条件,而且省工。 挖穴施肥 种植檀香的穴土要达到土地疏松、不积水、基肥充足的要求。 种植穴一般为圆形,深60~70㎝(土质不理想的地区建议深度1米左右为宜),直径60~80㎝;株距3m~5m,每亩可种植檀香70株左右。
挖穴时,要求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有序,回填时,将晒白的表土填入底部。 附:需改良土壤的种植穴,可用风干的塘坭、垃圾坭、火烧土等混合的土杂肥及腐熟的畜粪肥代替部分原有的穴土,在表土中混入一些粗沙。回穴施肥的方法要得当。
先 在穴底铺1/3穴高混沙的表土,然后放1/3穴高拌沙土的土杂肥;再将粪肥与沙土在穴的四边拌匀,最后把表土、粗沙放满回穴,高度应比地面高出约20㎝。应避免让新定植的幼苗根部两个月内直接接触粪肥,否则有可能造成烂根影响成活。等待十几到二十天左右,回穴沉实后的土略高于地面时,再开植穴。
将0.1公斤肤腩丹混入穴土,防止地下害虫危害根系。回穴的原则是定植后的苗基土壤始终高于周围地面。 土壤 土 壤是檀香赖以生存的基础。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土壤是檀香生长优劣的重要因素。
种植檀香的土壤必须排水良好,以疏松、透气,富含铁、磷、钾等营养的微酸性 沙质红色壤土为佳,pH值在5~6.5之间,忌黏土。土壤的深度决定檀香及其寄主根系的营养空间,并能直接影响林地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层浅薄,檀香生长不 良,很难成材,如果寄主植物也生长不良,会导致檀香最终死亡。据剖面观察,檀香根系主要分布在距地表20~30㎝以内的土层中,但主根可达1m以下,因 此,檀香林地的土层应在深达1m左右。
幼苗的定植 要将幼苗营养胶袋小心剪开,切忌将袋里的土团弄散。覆土高达土球2/3时,用手压实植土(切勿足踩),固定土球不下沉,保持苗木端正,最后在空隙处填满表土,深度以仅覆盖根系即可,浇定根水(即使下小雨也要淋定根水)。如种后遇旱,每两天要淋水一次,每次淋水量一粪壳,(约四至五市斤)直至生长稳定为止。种植十五天后,淋浠粪水或1%浓度的复合肥水可以帮助檀香小苗迅速恢复树势。
地下水 檀香根系最忌积水,即使短期积水也会引起根系腐烂,导致檀香死亡。因此,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雨季可能积水的地方均不宜种植檀香。 檀香的栽培方法 1、挖穴与密度 在土壤肥力相对较好的地方,且檀香是野生性较强的物种,挖穴一般以40cm×40cm×40cm或60cm×60cm×40cm的定植穴均可,回填熟土,即可种植。
2、种植时间与方法 檀香种植时间安排在温度较低的4月底前完成。如果苗木规格较大,在40厘米以上,此时苗木较为老熟,移栽时,受强光照的影响就比较少。 由于檀香怕积水,种植时,苗木培土后的高度要比整个台面高出10厘米左右。
栽后培土,浇足水即可。在秋、冬季移植,为了提高成活率,浇水后,用1平方米的塑料薄膜覆盖。保水、保温。 修剪技术 檀香虽然具有多种用途,可精油提取(檀香醇),碎屑用作香盘、焚香等,但市场中经济价值最高还是檀香木材,且长度60厘米与1.5米的材质价钱相差近一半。
因此在檀香栽培中。培育单主杆,较直立杆形是栽培上重要的技术环节。 在檀香苗生长过程中,虽然主杆较为明显但大多数苗木会出现顶芽枯死、折断以及风、虫影响折断主杆,继而萌发多个不定芽成为多主枝,使主杆口径变短、变小影响收益。
早期管理中,苗木初期生长较快(热带雨林特性),而主杆较细,会出现弯腰现象,成材后材质就成弯形。必须采用人工扶持的方法而达到栽培目的。 1、 及时割假蒿 苗期寄主假蒿是草本植物,在春夏高温高湿季节,是假蒿旺长期,一个月时间内假蒿可长1米多高,而且一丛假蒿会抽发几十个单株,在雨水后很容易倒伏,压在檀香苗上,造成檀香生长不良及主杆弯曲甚至致死,因此在5~9月每月都要到田间巡查对于高于檀香苗的假蒿,要及时用镰刀割短。保证檀香苗木不被遮阴及覆盖。
2、立杆扶持 生长中大约有20%的檀香苗需要扶持,防止苗木弯曲,萌发侧枝发生,需要用小棒扶持。 3、整芽 以上所述檀香苗经常会发生顶芽枯死,从而萌发多个不定芽成为多主枝。在每次抽梢5厘米时,要到园中检查,摘去多余芽,只留一个位置较为合适芽,虽然与原来枯死顶芽位置不能重置。
枝杆有些弯曲,但长成材质仍然较为直立。 4、修剪 檀香种植一年后,下部。
檀香树是一种半寄生性常绿乔木,它与众不同的是须根上长着千千万万个“吸盘”,这些“吸盘”紧紧地吸附在寄主植物上,从它们那里掠夺水分、无机盐和其他营养物质。虽然檀香树的根系也从土壤中吸取少量营养,但主要还是靠掠夺盘剥寄主植物的营养而成活。
檀香树对赖以生存的寄主植物选择还挺苛刻,主要选择洋金凤、凤凰树、红豆、相思树等豆科植物作寄主,并从它们的根瘤菌中吸取供自己不断生长壮大的养料。
在培育檀香树苗的同时,要种植一些它的寄主植物,等檀香树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再将它移植到寄主植物的身旁。如果寄主植物死亡,那么檀香树苗就必死无疑,除非及时补充一些寄主植物。檀香树嫉妒心还特别强,不容许赖以生存的寄主树长得比它高,比它长得好,若寄主树长得比它茂盛,它就会很快地“含恨”而死。所以,往往是在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檀香树下,长着几株面黄肌瘦、垂头丧气的寄主植物。
仙人球的栽培 仙人球尽管能耐干旱,但在干旱条件下,生长很慢。在栽培中必须破除那种认为仙人球耐旱不用浇水、施肥的片面观点,不仅要给予适当浇水、施肥,而且要努力创造一个高气温、高空气湿度的局部环境条件。对大多数仙人球来讲是非常适合的,仙人球在这种条件下,不仅生长快,面且晶莹美丽。
仙人球根喜欢通气,水浇多了,空气不畅通,易使根系腐烂。
① 造林地选择:年平均气温>21℃,最冷月平均气温>13℃,极端低温>-4℃,无重霜冻;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铁、磷、钾等营养元素,PH在5—6之间的红色壤土;地势向阳,开阔起伏,有一定坡度的山地为佳。黄壤、沙质地也可栽种。
土质过肥、排水不良的沼泽地,以及地下水位过高的粗沙土壤不宜种植。
檀香根系最忌积水,地下水位在1M以内或雨季积水的地方不宜种植。② 种植规格:造林前一年冬季整地,使土壤充分风化,消灭部分害虫。穴垦,株行距4M×4M、4M×3M或3M×3M,穴规格为60CM×60CM×50CM,每穴施50KG—100KG火烧土或充分腐熟的有机杂肥(3KG左右农家肥、0﹒5KG过磷酸钙及150G挪威复合肥与回穴土混合)作基肥。种植时施少量药肥(呋喃丹每穴50G—100G)防治地下害虫;每年施肥2—3次,春夏施用速效肥如硫酸铵、尿素或挪威复合肥;秋冬施有机肥加过磷酸钙。
③ 栽植方法与季节:定植前后应在穴在四周栽好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在两穴之间定植乔木寄主植物;将檀香苗连同寄主带土团栽入穴内(只要保持土团完整,成活率很高),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如果没有寄主或寄主不够,应及时补种。檀香容器苗除低温、旱季外其它季节均可定植,以雨季(3、4月)为佳,最迟不超过6月,最好选择阴雨天种植。
④ 寄主植物的选择与配置:选择适应性强、具有固氮功能、浅根、根系发达、萌发力强、耐修剪的草木、灌木和乔木等。寄主植物的配置应从地上空间和地下根系的发育全面考虑,营造一个适合檀香生长的生态环境。檀香寄主植物可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长期以乔木为主有药材植物苏木、女贞子、大叶紫珠等;水果类植物龙眼、黄皮、无花果等;经济类树种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木麻黄等。
短期则主要是灌木与草本如蓝花草、假蒿、山毛豆、苗须草等。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选择寄主植物应充分考虑经济收益,可间作果树(如龙眼)、优质木材(如花梨木)、中药材(如萝芙木、马钱子)等。在每株檀香周围配置乔、灌木、草本寄主。
檀香的寄主很广,可根据实际选择。⑤ 抚育管理⑴除草松土、施肥:檀香定植后,每年除草浅松土2—3次。合理施肥,土壤肥沃,寄主植物生长茂盛可少施或不施肥;土壤较瘦,寄主生长不良可适当施肥。旱季施水肥,雨季雨后开浅沟撒施化肥。
⑵修枝整形:檀香小苗需要荫蔽,但荫蔽太大会影响生长,且容易发生病虫害,对寄主植物及时适当修剪,使林内通风透光。檀香分板能力较强,生长期间,应适当修剪侧枝,使主干挺直、增粗,提高心材产量,还可抵御风害。⑥ 病虫害防治幼苗立枯病:主要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侵害幼苗,多在夏季,土壤排水不良时发生。
发病前用0﹒25—0﹒5%的波尔多液喷洒,或1%–2%石灰水浇施;发病期间用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喷杀。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病害,幼苗、幼龄树和大树均会发生。发病初期可用5%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0%敌克松原粉500倍喷洒防治。檀香粉蝶:又名斑马虫,以幼虫啃食叶片。
可人工捕杀幼虫、卵、蛹。使用90%敌百虫草原药800倍液或80%敌敌臣乳油1000—1500倍液喷杀。象鼻虫:成虫咬食檀香叶片嫩枝,造成枝条干枯死亡。
可人工捕杀或用50%甲胺磷800倍液喷雾。此外,还有红蜘蛛、尺蠖、双线盗毒蛾、卷叶蛾、白襄蓑蛾、蝗虫、东风螺、蝼蛄、金龟子、小地老虎等害虫为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7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