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仔少是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关于母猪产仔少的原因,以及母猪产仔少怎么办的内容,大家在生产养殖过程中可以参考。
母猪产仔少的原因
品种原因
有些品种本身的繁殖能力低,造成产仔数少。如:皮特兰、杜洛克等,由于品种的原因,产仔数提高非常困难,在商品猪生产的母系选育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猪种的体型和瘦肉率,而忽视了繁殖能力,尽量避免产仔数少的品种的血缘,建议选择长白或大白猪。
年龄原因
猪的年龄及胎次影响产仔数的多少,同时影响产活仔数的多少。怀胎1―2胎的母猪繁殖性能低,排卵数少,产仔数少;3―5胎繁殖性能,产仔数及产活仔数,6―7胎以后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产仔数及产活仔数下降。并且由于体力的影响,产仔过程易发生疲劳,时间过长,造成死胎比例过大,在生产中应加强低胎次和高胎次猪的助产,减少产仔的间隔时间。
饲养原因
1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 有的生产者认为母猪不用或少用添加剂,以免造成母猪的过度肥胖,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必须加以纠正。
2喂给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 玉米的霉菌毒素超标,豆粕的尿素酶偏高,对麸皮的质量不重视,母猪对矿物质的消化力不强,造成钙、磷无法吸收,氟含量超标,均影响母猪的产仔数及产活仔数。
管理原因
1配种前的管理 后备母猪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由于现在猪的品种生长速度太快,配种过早,没有达到性成熟,造成产仔数减少,后备母猪的配种月龄应该在7月龄以上,体重120公斤左右。
2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 后备母猪没有限饲,造成配种时体重过大过肥,产仔数减少。基础母猪断奶后过瘦,流产和返情母猪过肥,影响母猪的排卵数,从而影响产仔数。
3 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 为了增加排卵数,后备母猪配种前3-4周、断奶母猪断奶后短期优饲,喂给优质全价的饲料,增加饲喂量,以提高排卵数。
4 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 妊娠前期每天饲喂2公斤,中期适量每天饲喂2―2.5公斤,后期每天饲喂3―3.5公斤,同时要视母猪的个体体况随时调整饲喂量。
5 母猪应激过大 如鞭笞、惊吓、斗殴、气候骤变、冷热应激等均能造成胎儿着床数减少。
其它原因
1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 母猪在妊娠期间,尽量减少疫苗的注射,以减少因疫苗注射对胎儿的影响。
2疫病的影响 很多疫病都能造成繁殖障碍,引起产仔数下降,死胎、木乃伊胎比例增加。如:蓝耳病、猪瘟、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脑、口蹄疫、猪丹毒、链球菌病和猪流感等。传染病造成的母猪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减少的原因复杂,症状相互重合,不做血清学检查很难判断。
在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防疫工作,减少外来野毒的感染。2.减少外引种猪的地区,因为各地区的种猪健康状况不同,减少地区就减少了感染的机会。减少引种次数,不要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隔离检查,防止传染病的引入。3.定期对母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针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各种疫苗的免疫工作。4.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由于管理的原因造成产仔数的减少。5.引种时选择繁殖性能高的猪种,提高母猪的生产效率。
母猪产仔少怎么办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为了提高母猪产仔率,可以在母猪空怀期、怀孕中期和哺乳后期应多喂粗饲料,适当喂给青饲料。母猪在怀孕初期、怀孕后期和哺乳初期要足量供给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同时,要给母猪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地减少因转群、驱赶等引起的应激反应。
搞好母猪的分娩产仔工作
母猪产前5~10天,要将产圈打扫干净,并用10%~20%的新鲜石灰水喷洒消毒。母猪临产前用2%~5%的来苏儿液消毒母猪的腹部、乳房和阴户。母猪产仔后要及时掏除仔猪鼻中的黏液,扯去胎膜。对假死仔猪可用拍打胸部、倒提后肢或用酒精刺鼻等方法急救。对于难产母猪要搞好助产,使母猪顺利产仔。此外,保温对初生仔猪尤为重要,仔猪出生时,分娩舍的温度必须保持在26℃~32℃
母猪要在哺乳期配种
仔猪要在35~40日龄断奶。一般情况下,在仔猪断奶后的3~5天给母猪喂催情药。母猪发情后要立即配种,使其在哺乳期怀孕,以提高产仔数。
以上就是关于母猪产仔少的原因、母猪产仔少怎么办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们解决母猪产仔少的问题,提升养猪场的养殖效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