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平正在除草
12月22日,郊区河底镇东村村蔬菜种植基地内,不少村民匆匆走进日光温室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村民李书平掀起门帘进入大棚,察看挂在墙上的温度计。温度有些低,要把棉被收起来,阳光照进大棚才能升高温度。李书平按下自动卷帘机,棚顶的黑色棉被徐徐卷起。
今年56岁的李书平已经种了10多年大棚蔬菜了。村里修起大棚后,我就承包了一个大棚,种植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李书平介绍,我们村的黄瓜远近闻名,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每斤售价比外地黄瓜高六七毛呢。
东村村是我市有名的蔬菜种植基地。2006年,村里成立了冬春蔬菜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土壤肥沃疏松、昼夜温差大、周边无工矿污染等有利条件,建设温室大棚。2009年,合作社采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将大棚承包给村民。
也是在这一年,李书平承包了村里的一个大棚开始种菜。这个大棚小一些,只有7分地,今年种植了两茬黄瓜。李书平蹲下身子察看卷心菜长势,我家的大棚建得早,标准低,天冷不能再种黄瓜,我就种了圆白菜。一方面倒倒茬,另一方面能利用倒茬间隙增加收入。
种菜是个辛苦活。李书平和妻子曹秋梅大多数时间在大棚里忙活。忙的时候,早上四五点就要进棚,晚上10点多才能回家。最近,大棚里活儿不多,老伴儿就出去打零工,每个月有2000块钱的工资。李书平说,我已经订购了黄瓜苗,春节后栽种,明年三四月就能上市销售。
大棚内种植的卷心菜刚长出六七片叶子,正是管护的关键期。李书平打开开关,地里铺设的滴灌管道里流出了水肥。给蔬菜浇水施肥后,李书平拿着工具来到大棚一侧的土墙前,开始修整墙壁。秋天的连阴雨把土墙洇了,掉了一大片黄土,我有时间就自己修一修。李书平边干活边说。
受到降雨的影响,李书平种植的第二茬黄瓜收益略低。正常来说,一年种两茬黄瓜,每茬收入1万多块。今年第二茬黄瓜遇上了连阴雨,长得不太好,才卖了几千块。李书平说。
李书平承包的大棚已经有十多年了,标准低了、竹支架也破损了。李书平说:这两年村里也在想办法帮我们整修大棚,今年种植基地的供电线路和设备全部更换了。他计划明年抽出一段时间整修大棚,把破损断裂的竹竿和立柱全部更换掉,自动卷帘机的有些钢管断了,也需要更换。
前几天,李书平参加了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的技术培训。我们也要不断学习,提高蔬菜种植管护水平,还要学会现代营销方法。李书平说,蔬菜种得好、卖得好,我们才能持续增收。
本文来自【阳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