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当地人确实很富有,可是迪拜可以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很少,大部分的食物都需要进口,一旦供货方或者运输渠道出了问题,当地人该怎么办呢坐以待毙,自然不如自给自足的好。也正是因此,他们才会尝试各种方法去种植水稻,只是奈何地理环境条件有限,他们没有能力种出水稻。因而他们邀请到了好几个国家的科研团队前去帮助,可是它们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于是在2022年11月,我国的袁隆平和他的团队来到了阿联酋国家,尝试在当地种植水稻。迪拜当地的气温很高,沙漠中更是酷热难耐,气温高达50℃。普通的水稻在这里根本不能存活。
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在这里种植的自然也不是普通水稻,而是耐盐碱抗倒伏的海水稻。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水稻 ,这种水稻生在海边,耐盐碱能力很强。与普通水稻相比,海水稻对环境的适应力更好,并且还具有抗涝、抗倒伏、抗盐碱、抗病虫等优点。
当时海水稻已经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但是异国他乡的土地和国内毕竟不一样。迪拜这里昼夜温差比较大,达30度以上,夏季高温50多度,空气干燥不利水稻生长,再加上地下高盐度水位湿度低,并且还缺乏淡水灌溉。自然环境可谓是非常的恶劣。
要种植海水稻就必须要进行土地改良,只有改善当地土壤结构,降低盐碱地的盐分,提高土地肥力,才能让海水稻健康成长,而土壤四维改良法就是改良土壤的秘方。
四维改良法顾名思义有4个部分,第一就是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系统对沙漠土地进行改造,第二就是应用土壤定向调理剂系统改良沙漠土壤,第三则是用植物生长调节系统管理水稻,最后是抗逆性水稻。
四维改良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区建立海水稻示范种植基地,除国内外,现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都已经建立国外海水稻示范种植基地。
2022年,我国海水稻团队在迪拜终于取得了成果,使当地海水稻产量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海水稻研发取得了重大的成功,并且这也是人类首次在热带沙漠成功种植出水稻,对全球粮食生产都有重大意义。
目前,海水稻的产业化推广已经正式启动,袁隆平领导的海水稻团队已经签约了600万亩地,用于盐碱地改造项目,相信我国未来粮食产量定然会更上一层楼。
说到海水稻,很多人都以为是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新品种,但是实际上,发现海水稻并培育成果的其实是我国海稻之父——陈日胜。
1986年的秋天,陈日胜在海滩边偶然发现了一株高达1.6米的野生稻子。拨开果实后,他发现了藏在其中的红色米粒。当时的陈日胜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后来他的导师告诉他这很有可能是一种野生的稻品种,非常的珍贵,希望陈日胜能好好保护它,并能培育出来。
此后陈日胜就开始了野生海水稻的培育。光是选稻他就花了几年的时间,一直到1991年,陈日胜才将此稻品种定为海稻86。
为了试验海稻86在不同地域的适应性,陈日胜跑遍了整个中国,专门租地去试种。在此期间,陈日胜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为此他连自己最心爱的、价值几十万的藏品都卖了用于发展农业。
随后,陈日胜的海稻86引起了袁隆平院士的关注。2013年,袁隆平派人专程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进行研究、考察。最后专家组通过考察和验证,充分地肯定了海稻86的生物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虽然海水稻是由袁隆平推广到国外,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为此奋斗几十年的陈日胜。值得一提的是,袁隆平在迪拜种植的海水稻和陈日胜的海稻86的并不是一个品种。
陈日胜的海稻86与袁隆平团队在迪拜种植的那种水稻相比,有着更强的抗盐碱性和抗倒伏性。此外,海稻86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那便是它的种植与生长,完全不需要使用农药和化肥,这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是非常有利的,属于是非常珍贵的水稻品种。
当然了,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能在短短数年内解决饥荒问题,离不开袁隆平和陈日胜这样潜心研究农业的人员。也因为他们的坚持,才成就了中国农业史上的伟大奇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6933.html